把握关键环节 提升整体水平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关工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的批示中指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揭示了关爱事业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全区广大“五老”在对关爱事业的认知中,奋发作为,甘于奉献,把守初心融入到一切为了孩子们的践行中。几年来,按照打基础、抓典型、建阵地、重活动、树品牌、上水平的工作思路,把握关键环节,提升了整体水平。
一、求创新,在培树和提升品牌质量上使韧劲
我们的“五彩课堂”“心语小屋”“街道、社区、学校多元联动”“关爱青少年流动咨询岗”“国学微讲堂”“五老骨干团队建设”“系列演讲活动”“两学一创培训基地”“党建带关建”“大学习大培训方式”等多个项目被上级关工委肯定。其中“五彩课堂”和“国学微讲堂”被《中国火炬》刊发,另5次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巩固和发展品牌,成为了全区关工委人的共识和追求。一是坚持创新就是发展,在创新中培树品牌的理念不动摇。二是坚持对新调换的关工委主任和常务副主任跟踪培训,使这批关键群体关切品牌,重视品牌,人人熟知品牌。三是把抓典型与树品牌融为一体,落实到全面发展。四是重引导使韧劲,保持品牌项目多年不间断有长进。五是充分利用融媒体宣传品牌,扩大内外影响。
例如“五彩课堂”,从2015年一个社区起步,经两次现场会推广,4年的季度调度会次次必讲,到2017年发展到全区每个乡镇、街道、社区,实现了实体课堂与微课堂的紧密融合,为全市树立了样板。“五彩课堂”已成为我们开展五好关工委评选活动的基础性条件,是我们绝不放开的重要抓手,是全区五老的必修课。
自2016年底在省关工委介绍建微讲堂经验起,国学微讲堂坚持每周两讲,到今年9月底已达433讲,这种4年如一日的韧劲也是出人始料的。2018年12月26日,我们在吉林省关工委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了“建群设网覆盖千家万户”的经验,到目前有《区关工委工作群》《五彩课堂群》《国学微讲堂1—2群》《宣传报道群》等7个大群,区级群友1000余人。按照两级组网、三级联动的方式已实现了全区覆盖,网络已成为了连接人民群众的桥梁,拓宽工作的阵地,撬动工作的杠杆。
为落实好大学习大培训活动,我们采取了多元学习方式,一是区关工委集中组织学,已组织了两期骨干共85人。二是于3月18日建立了区关工委网上学习园地,到9月底已达33期。三是组织五老们加入《学习强国》网上平台自学。四是在微讲堂里讲学。省关工委王葆光主任评价说:这是昌邑区关工委打造的又一个工作品牌。
二、抓关键,强化组织建设在聚拢人才上下真功
5年来实实在在的抓住了三件事。首先是高标准选配常务副主任,按照严格标准用人、千方百计找人、两级把关定人、动态管理换人的思路,确保了各街道乡镇常务副主任的优化,抓住了关键环节。其次加强区关工委班子建设,2017年初选聘一名在基层工作最突出的街道常务副主任,为区关工委副主任,另吸收7人同时组建了区关工委参谋团,现有大班子成员11人,共召开了14次参谋团会议,提升了议事和决策水平。另外是在各基层单位建3至5人组成的五老骨干团队,目前全区12个街道、5个乡镇、一个开发区、65个社区、教育系统,五老骨干团队成员达300人,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该做法被《春风》转发。
几年来聚集并涌现了一批五老典型:例如舍小家顾大家的女强人,被吉林省评为最美家庭的副主任王雅茹;“东局子现象”的带头人,在街道关工委时一年开展73项活动的区关工委副主任常国栋;每年工作300余天,在所在街道组织了80人的骨干团队,组织开展活动270余场(次)的参谋团成员,通江街道常务副主任王大秋;身兼法治教育关爱团团长、小报总编、系列演讲活动的主办人,撰写50余万字教材,到基层讲课过百场的老警官、老战士、参谋团成员郭景文;参加中国关工委宣传报道员培训并在大会上发言,被区委宣传部、关工委连续两年评为宣传报道突出贡献奖的参谋团成员,报道站主任老战士李金山;无固定收入连续4年组织国学微讲堂并亲自授课的参谋团成员孔德亮;让187名青少年远离网吧的雷锋战友魏昌;音像制作工作站主任参谋团成员袁伟;延江街道常务副主任邵玉惠;兴华街道东厂宅社区常务副主任,87岁的姜文甲。有人问靠讲学为生,在微讲堂讲授近300课,却不拿一分钱的焱姜为什么这样做时,她坦然的回答:我被全区五老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我乐此不疲。
正是这些五老们不忘初心的积极奉献,才有了昌邑区关工委的今天。
三、重活动,在影响社会和接受社会检验中得共识
只有坚持不懈的开展活动,才能在影响和接受社会的检验中求共识得证明。
几年来,除了完成上级部署的主题实践活动外,另组织了4次系列演讲活动:2017年初组织的“女德之光”巡回演讲,中国妇联常务副主席到昌邑区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2017年夏季洪灾刚过,组织了14名到灾区慰问过的家长和孩子组成的“情系灾区、亲子挚爱暨黄大年的家国情怀”巡回演讲团;2018年3月组建了少儿故事宣讲团,网上网下演讲40余场(次);2018年11月起,由关工委牵头,文明办、妇联联合组织的家教之星宣讲团目前正在巡回演讲中。今年的3月8日,在区文明办、妇联、关工委联合组织,以区委名义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在受表彰的37人中,由关工委提名的10位家教典型获奖。
为提升五彩课堂和国学微讲堂网上网下的质量融合,2018年11月利用4天时间,组织了210名孩子参加“少儿故事演讲和经典诵读大赛”,12月3日在市艺术中心隆重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孩子和家长们像过节日一样参加活动。左家镇的一位村书记,得知村里的孩子因路远参赛困难时,专门安排车辆保障孩子参赛。
今年围绕“腾飞中国辉煌70年”及“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以“五彩课堂”为载体,充分利用节假日,全区开展活动达200余场次。
自2017年4月成立网络通信报道站至今年9月20日,合计有550余篇报道被转发,其中被中国关工委媒体转发280余篇(次),至2018年底,被《春风》刊发40篇,仅今年至9月底,在“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刊发报道17篇,正是这些有质量的活动,才有了这样的报道结果。
目前区关工委有两刊(雨露阳光小报,微讲堂百讲汇编)、两团(少儿故事,家教之星演讲团)、7网(区级微信网)、两站(网络通信报道站,音像制作工作站)、1板块(多彩昌邑栏目),构成了系统的学习、活动、报道的载体。
四、求根本,坚持以党建带关建的定位不动摇
(一)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关怀。2014年以来,先后6次接待中国关工委、中国妇联、省关工委工作调研,区委书记与宣传部长全部到场。连续6年的工作会议,宣传部长,主管副部长无一次缺席,宣传部机关干部全力担负各次会务保障。区委书记亲自过问五老的补贴,到宣传部调研工作安排了关工委的工作内容。宣传部长亲自在区委多彩昌邑栏目安排关工委版块,亲自和我们共同查阅文件为五老增加补贴,昌邑区的五老补贴是全市标准较高,落实较早的。几年来凡是区关工委和街道级组织的较大活动,宣传部的领导都如期到场,区委宣传部为全区的党建带关建树立了榜样。
(二)基层党政领导积极支持亲自参与。连续6年的工作调研实现了求共识,增感情,解难题。在文庙街道、延江街道、兴华街道、土城子乡,沟通调换常务副主任时,四个单位的书记当即表态做了调整,使这四个单位的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兴华街道的袁伟被吸收为参谋团成员,文庙街道和土城子乡年初被评为五好关工委(全区5个单位)。延江街道的邵玉惠成为了后起之秀。全区各街道乡镇的关工委主任各个尽职尽责,为常务副主任做靠山,形成了争先恐后的可喜势头。
各社区主要领导积极参与活动是党建带关建的最好体现。几年来500余场次活动大都是在基层的社区和区属学校以联动的方式开展的。7月21日,王葆光主任对通江街道3个社区同一天开展活动报道的点评中指出:3个社区的书记参与组织活动,是党建带关建的有力证明。
(三)将关工委的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中。文庙街道天胜社区把关工委工作纳入邻里守望品牌工作中,五老和孩子成为了重点;纳入文化体系建设中,设立红色家书墙,历届党代会地标;纳入网格化管理中,把五老和孩子融入其中;纳入社会联动体系中,为孩子们建立了多个课外关爱活动场所。在几年的调研中,随处可以看到街道和社区有对应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全区基本实现了四纳入。
关工委的工作,关乎党政形象,在大局下扎实工作,自觉为党政负责,有为才有位是我们坚守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上级关工委组织的指导下围绕我区党政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把握重点和方向,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