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1月05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市、

让基础更牢  让品牌更亮

邱县努力创建“六好”关工委事迹材料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关工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邱县关工委高举习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中关委“重基层、创六好”的要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党政重视支持。县委、县政府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规划,年初定目标,年终组织部考核;相关部门配合。县委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组织、宣传、政法、教体、卫健、交通、民政、司法、供电、工、青、妇等部门按职定责,形成了合力;基层组织健全。全县7个乡镇,217个村、6个居委会、30所学校、18个县直教大单位、21家规模企业均建立了关工委,实现了基层组织全覆盖;活动经常有效。因活动好,2009年《中国火炬》第一期以《“马兰牧骑”式的宣讲团》为题,报道了邱县“五老”宣讲团的事迹;2011年以《强组织、优机制、让基层关工委活起来》为题,在全国关工委基层工作大会上发言;2018年《中国火炬》第三期以《留守娃的欢乐驿站》为题,报道了邱县创办“社亲园”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做法;制度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关工委全部制度上墙,而且所有活动上网,让制度执行和活动开展情况一目了然。

重视探索创新是邱县关工委的老传统、特别是2016年以来为农村留守儿童创办“社会亲情园”(简称“社亲园”)的做法,引起各级领导关注和支持,省、市委领导王东峰、许勤、赵一德、梁田庚、高宏志、王立彤等分别批示,向全省、全市推广。2018年9月省关工委在邱县召开了全省关工委基层活动阵地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进行现场观摩和推介。新华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上海东方卫视、河北电视台、邯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

邱县为留守儿童创办“社会亲情园”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其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回答了一个社会普遍关心的课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阶段大多数人口仍然是农民。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这个群体中的失学、失教、失管、失情、失亲等问题,很多家长无奈,学校无策,全社会关注,党中央也十分重视。习总书记在中央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在随迁子女就学和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上推出务实管用办法”。邱县关工委正是适应这一要求,才于2016年初提出了为留守儿童创办“社会亲情园”的新概念。之所以称其为“社会亲情园”,目的是通过这一平台把社会亲情汇聚起来,然后再通过这一平台按照留守儿童的不同需求再释放出去,从而达到社会关爱与留守儿童需求的有效连接。实践证明,这一做法简单、易行、可操作,只要认真办,认真做,这件事就能够做好。

二是找到了一个较容易操作的“切入点”。儿童最大的特点是“兴趣”,凡有兴趣的事情都对他们有吸引力。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邱县关工委利用学校课外时间举办“兴趣班”进行“切入”尝试,受到儿童普遍欢迎。于是县关工委动员一批有技能、愿奉献、身体又较好的“五老”与学校关工委联合举办“兴趣班”。之后,活动内容不断外延,讲红色文化、革命斗争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前沿成果、人生避险、交通安全知识等,逐步将孩子们引入到了知识殿堂和人生正途。“兴趣班”在学校试办成功后,迅速向社会拓展,开始是退下来的“五老”在自己家庭院办,继而又延伸为不同类型的社会爱心人士办。但不管是谁办,其宗旨永远不变,那就是只奉献,不收费。因此,“兴趣班”也就成了社会公认的“社会亲情园”(简称“社亲园”)。

三是已形成一套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创办“社会亲情园”三年多来,该县不断总结、完善,力图使这一新生事物生命力更强,更可持续。具体说是“六有”、“五帮”、“五位一体”、“一纳入”。“六有”是指办“社亲园”六条标准,即有法人、有标牌、有场所、有器具、有教材、有档案,把一个个社亲园建设成家长们放心、孩子们开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阵地。社亲园以领办创办的“五老”名字命名更能激发老同志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五帮”是指帮立志、帮学业、帮安全、帮亲情、帮解困,让办园者的职能更加明确。“五位一体”是党委行文件、政府做规划、部门分职责、五老为主体、老干局总协调。“一纳入”是将社亲园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内容。这套运行机制的确立,既调动了“五老”和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办园积极性,又为“社亲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和环境保障。

四是培树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典型是旗帜,是榜样,也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因此邱县关工委始终重视典型的培树和推广。如在县二中附小率先举办“兴趣班”而后命名为“社亲园”;东常屯关工委利用春节组织动员在外工作人员自捐,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让关工委经费成了有源之水;邱县老年书画研究会秘书长张育才不仅自己带头办“社亲园”还动员十几名会员争相办园;留固村农民王书田因“社亲园”办得好受到村民欢迎,在2018年5月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还全票当选村主任;退休女职工霍桂菊为办“社亲园”腾出五间西厢房供60名留守儿童使用,还为一些特殊儿童免费提供午餐;南辛店乡后王庄村民办教师杨俊平丈夫在外打工,三个女儿都在外上学,她也利用周末和假期举办“社亲园”免费教画画、剪纸等技能;退休教师安东生不在县城享清福,而在原籍农村西石彦固村老家办起了“社亲园”。问他图个啥?他说别的我不图,只想能为家乡孩子健康成长做点儿事!我们就是依靠这些典型的引领和感召才确保了“社亲园”持续向前推进和发展。

三年多来,邱县“五老”和社会爱心人士已办“社亲园”123家,入园留守儿童3987人,入园率达82%,遍布全县城乡、学校、企业、社区,成为邱县农村基层党建、学校德育教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社区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