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事迹材料
八个坚持 开创关工委工作新局面
北京市大兴区关工委
大兴区关工委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按照中国关工委和北京市关工委的部署,携手广大“五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扎实地开展工作,深入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2013年,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2015年,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承办北京市关工委就区县关工委与区县教育系统关工委如何形成联动机制现场会,面向全市介绍了经验;承办北京市“欢乐足球在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向全市展示了欢乐足球游戏成果。承办首届“2015京津冀欢乐足球在校园小足球节”活动,荣获“突出贡献奖”。2016年至2019年,荣获“北京市青少年迎新春传统手工艺展”优秀组织奖。承办首届“北京市少年儿童趣味体育活动”,获优秀组织奖。连续4年获《中国火炬》杂志宣传报道工作“先进集体“。先后两人获得国家级荣誉,区关工委主任周静溪同志于2016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提名奖。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三次来大兴调研关工委工作,教育部关工委主任田淑兰、北京市关工委领导多次来到大兴调研指导关工委工作。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做到以下“八个坚持”。
一、坚持完善组织建设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坚持“以党建带关建”,坚持“四纳入、四同步、四到位”机制,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写进了党代会的工作报告,把关工委工作和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工作、法治建设工作、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好局面。提出并做到“七有”:主要领导心里要有“份儿”,党政文件中要有“字儿”,具体抓工作要有“人儿”,工作考核中要有“分儿”,日常开展工作要有“钱儿”,组织活动要有“地儿”,推动工作要有“点儿”。全区22个镇、街道全部成立了关工委组织,社区和村一级基本健全了关工委组织,成立了两个非公组织关工委,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全覆盖的工作网络。2019年,全区镇和街道关工委全部达到“五好”标准。
二、坚持壮大志愿者队伍
区级志愿者队伍由刚成立时的38人发展到3000多人,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志愿者人员服务网络。选拔出一批有热心、有能力、乐于奉献的基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队伍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每年通过优化志愿者队伍、强化培训、搭建平台、关心支持、大力表彰等举措让志愿者真正发挥作用。
三、坚持探索工作机制化
联动机制:与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形成联动机制,“两委”形成了相互支撑、优势互补、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得到了中国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和北京市关工委领导的高度认可。合作机制:与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妇联、团区委、区公检法司等部门积极合作,形成合作机制,有效开展品牌活动。
四、坚持创新品牌活动
一是“我爱大兴 我爱家乡”主题展活动。2012年至今,区关工委与相关部门合作,连续举办了八期主题展。展板在全区展出,并组织演讲、书法、摄影、绘画原创诗歌大赛等拓展活动,受益总人数达几十万人次。
二是欢乐足球在校园、青少年橄榄球活动。欢乐足球在校园活动:自2012年,联合区教委,将由中国关工委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计划——欢乐足球游戏》项目在全区小学普及推广,全区40所学校20000名学生参加。2019年已在幼儿园试点继续推广。青少年橄榄球活动:举办2017“橄榄少年杯”全国触式橄榄球冠军赛,首个触式橄榄球示范基地落地大兴区魏善庄镇。
三是家长学校大讲堂活动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自2014年,区关工委与区妇联、区教委、专业家庭教育机构合作举办“家长学校大讲堂”。2018年,区关工委开创了“智慧父母”家长学校“菜单式”服务,完成现场授课40场,受益家长8000余人,网络直播课程4场,观看直播及回看1万余人次。2019年举办51场讲座和视频直播课程。
四是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自2013年,区关工委联合团区委、区政法委、区文明办、区公检法司等部门,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活动。几年来,共成功帮教了8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帮教工作;“五老”志愿者为在社区接受矫正的涉罪未成年人提供社会关护员服务。
五是建立关爱书屋。自2017年,区关工委筹建“关爱书屋”,专门为村和社区的少年儿童提供阅读空间。目前,已帮助20个村、社区建立了“关爱书屋”,为每个书屋配备了2000余册图书。荣获了大兴区2018年“书香大兴”全民阅读汇“阅读推广示范单位”称号。2019年,与民进大兴区工委合作,推出“漂流书包”活动,书包流动在学校、社区书屋和家庭。
六是开展儿童防拐防丢公益行动。在中国关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互联互助安全守护”——儿童虹膜识别安全守护公益行动,建立了北京市首家“儿童防丢防拐”虹膜采集工作站。目前,已为2000余名儿童采集到虹膜信息。
七是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区关工委组织开展“腾飞中国 辉煌70年”系列主题活动,如联合区教委、区创城办、大兴区诗词学会举办了“腾飞中国辉煌70年”大兴区第一届青少年原创诗歌朗诵比赛;组织基层关工委开展了征文、绘画、摄影、手抄报、童谣、书法作品等“腾飞中国、辉煌70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
八是开展“楼门文化”活动。在有条件的镇、街道,以辖区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和中小学生为主力,在每个楼门内设置关心下一代园地。2018年,瀛海镇南海家园二里试点效果非常突出,2019年,在榆垡镇全镇范围内推广。
五、坚持落实上级关工委的活动部署
一是按照中国关工委部署,区关工委在全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系列主题活动。联合区教育系统关工委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征文活动,为青少年赠送由“五老”编写、绘画的大兴英雄人物故事连环画《弯弯的永定河》系列一、二。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听老党员讲故事”活动等。二是参与市关工委组织的北京少年儿童迎新春手工作品展、“我们爱诗词”活动。协办并参加市关工委开展的趣味体育展示活动。组织基层关工委踊跃参加市关工委开展的“老少携手过大年”展示活动,并获得奖项。
六、坚持帮助指导基层关工委工作
一是与榆垡镇关工委合作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镇。 2015年创建工作启动,两级关工委努力开拓思路,利用“爱心联系卡”、“家长协会”、“党建带关建 联动共建”等有力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麻各庄村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未成年人零犯罪零受害试点村”。创建至今连续三年,全镇4200余名未成年人实现了“零犯罪”。既榆垡镇关工委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在全区各镇、街道推广未成年人“零犯罪”工作。二是指导瀛海镇关工委开展特色活动“助力青少年成长计划(爱心学堂)”。三是支持清源街道各社区关工委开展青少年活动丰富多彩,各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充满活力。四是帮助礼贤镇关工委挖掘王庄村“罐艺”馆、“皮影”、“毛猴”制作、“葫芦”体验馆等传统文化资源,建立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
七、坚持加强自身建设
大兴区关工委拥有独立办公场所,所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经费保障到位,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有工作计划、总结,有专门网站,并设置了关工委办事机构。区关工委办公室是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有六名在编干部,并成立了党支部。
八、坚持奉献精神
区关工委主要领导自2010年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依然保持在职时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坚持每天坐班,坚持思考研究工作。积极寻找机会向区委领导汇报工作,千方百计争取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跑遍全区镇和街道,到基层关工委组织培训、悉心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