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时代使命 构建坚强堡垒
长春市农安县关工委
农安县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聚力担当中彰显作为,在创新求实中接力奋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农安特色的关爱之路,使各级关工委真正成为了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坚强堡垒。
一、党委重视支持,营造“众星捧月”氛围
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 坚持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深扶一步,给位置、给政策、给任务,强组织、强力量、强保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思想上重视,放在心上。坚持“四个纳入”,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议事议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政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在26年中下发23个文件,特别是在2017年2月,同时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的意见》(农发【2017】3号)《农安县基层关工委工作细则》(农办发【2017】)4号)。形成了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的“三个一”模式,即坚持一个方向——培养时代新人;坚持一体推进——党建带关建;坚持一切支持——有求必应。建立了全县党员干部、各个部门共同关注参与支持的“大关工”工作格局。
(二)经费上保障,全力支持。坚持“三个确保”,确保经费充足、确保到账及时、确保专款专用。在县关工委推进科技教育品牌建设中,县里共批拨35万元专项经费,保证了建设成效;在开展“三年基层工作年”活动中,批拨16万元基层建设经费,夯实了基础优势;在落实中国关工委实施“春苗营养厨房计划”中,特批10万元,用于完善农村学校学生食堂建设,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畅开展。
(三)情感上关心,真诚爱护。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尊重、关心和关注老同志工作生活,每年的重阳节,都组织四大家班子主要领导,与关工委驻会老同志共同过节。每逢重要节点,县领导都会到县关工委看望老同志,共同探讨农安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方向。分管县领导每年实际到县关工委现场办公不少于两次,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县委县政府的表率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了党委政府关心关工委、社会各界支持关工委的良好局面,激发了广大“五老”同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探索出了具有农安特色的“党委高度重视、部门合力支持、关工委担当有为”的工作模式。
二、优化“三大体系”,筑牢堡垒根基
农安县关工委始终遵循把班子配精、把队伍建强、把网络织密的组织建设理念,以提升各级关工委的组织力为目标,坚持党建带关建,优化了“三大组织体系”。
(一)优化领导班子体系。在县级层面:由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和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等6位领导兼任县关工委名誉主任,县委副书记负责主抓关工委工作;县直23个相关部门一把手分别兼任县关工委副主任或委员。乡级层面:由党委(党工委)书记兼任本级关工委名誉主任,副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村(社区)级层面:实行村校联建体制。由村(社区)党的书记兼任主任。小组层面:自然屯关工小组实行综治小组和关工小组联建体制,综治小组长兼关工小组长。这种体制的创新,有效破解了基层组织“五老”难发动、活动难开展、阵地难落实、经费难保证的“四难”问题,打通了关爱事业的“神经末梢”。
(二)优化“五老”队伍体系。一是党委政府发号召,用文件请五老。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动员更多的离退休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等6个文件。通过广泛宣传和组织学习,增强了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领导登门拜访,用真情感召五老。党政机关的领导和关工委的领导,亲自深入千家万户拜访老同志,请他们出来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三是搭建服务平台,用事业吸引五老。搭建工作平台。县、乡两级组建了服务内容各有侧重的“五个团队”,即政治报告团、法制宣讲团、科技服务团、关爱帮扶团、家长学校讲师团等。“五个团队”共221支,选聘五老骨干1105人。搭建娱乐平台。全县建立五老活动室56个,成立文娱宣传队、秧歌队和各类体育活动队等75个,通过娱乐,吸引了五老。搭建特教平台。把具有音乐、书法、绘画、乐器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建立各类专业培训室、辅导室等94个,提供场所,凝聚了五老。四是整合社会资源,用新思维选聘五老。在农村动员组织了50岁以上的优秀的原村组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生产经营能手、先进模范人物、老乡医等,加入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五是成立临时党支部,用政治信仰引领五老。全县有三分之一的乡镇级关工委组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一些老党员、老干部通过这种组织形式,自觉地融入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优化并稳定了五老队伍。目前,全县共有五老3974名,并涌现出一大批省、市、县级先进个人。如20年如一日,奋战在科教前线的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农业专家李玉华;20年如一日,培养出近千名“田秀才”的园艺专家张登信;20年如一日,培养出近百名养殖业小老板的畜牧专家殷庚寅;20年如一日,累计捐资20余万元助学助困助残的老乡医荣显;20年如一日,在国旗下面育新人,传递爱心,传承信仰的关工小组长赵桂兰等。
(三)优化组织网络体系。一是党建带动。把关工委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日程,与党政工作组织、队伍、阵地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运转。二是典型触动。用典型经验引领,高位对标找差距,强化网络质量建设。三是考核拉动。坚持督导检查,把网络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常态化。通过运用“三动”办法,加密了关工委组织网络。全县乡、村、组三级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已发展到3123个(含学校),其中村民小组关工组织2560个。在这些组织中, 进入五好关工委行列的有1782个,接近五好标准的有946个,合计占全县关工委总数的87%。
三、切实履行职能,树立“有为有位”形象
县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力担当、主动作为”,组织各级关工委,为实现农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尽其所能,作出了贡献。
(一)以特定的位置在“塑魂”教育中发挥密切配合作用。县关工委联合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见》等7个文件,指导各级关工委开展 “塑魂”教育。2018年县关工委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极大促进了红色基因融入学校德育教育、学科教学、家长学堂,强化了占领功能和渗透功能。农安十中打造了“青年党校”品牌;农安一中打造了示范家长学校“空中课堂”品牌;德彪小学打造了“凝练经典文化,建设书香班级”校园文化品牌;鲍家中心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细、做小,打造了“养成教育”品牌等等。另据统计,全县学科渗透红色基因达28500余学时,展示手抄报19985份,红色征文16520篇,读后感7000多篇,艺术节活动160多场,主题宣讲活动300多场,建立红色图书角1700多个,为帮助中小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出了特殊贡献。
(二)以特有的优势在科技教育中发挥助力发展作用。通过建立155个学农实践基地、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施“三个1000”工程,打造了“基地做平台、五老育人才、青年奔小康”的工作品牌;通过合力育人,全县涌现出新型职业农民 2730多名,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青年徐大庆创办的“吉林省乾益农业发展专业合作联合社”,在2016年省政府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介绍了经验;青年陈钊创办的“春江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今年2月2日,被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联合认定为首批100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长春市唯一入选园区。
(三)以特殊的角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各级关工委创建了联盟救助体系,联系社会团体、爱心人士以及民营企业等,帮扶救助困境青少年。形成了“关工牵线—企业捐献—学校兑现”的三位一体帮扶救助模式。几年来,组织捐款400多万元,捐物20多万件,救助青少年3万多人次。2018年,积极响应中国关工委号召,融入了“十百千万”关爱工程,采取精准结对帮扶、联盟组织帮扶、利用现代媒体实施帮扶、助力司法矫正帮扶和争取政策对接帮扶等五项措施,全面融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特别是建立的205个微信群,参与其中的在职干部、“五老”、工商户等达1900多人,以捐资助学的方式,资助了800余名困难学生,极大助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四)以特别的职能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配合补充作用。在维护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组织965名五老参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平安校园活动。劝退125家校边叫卖的小商贩和35家摊点杂铺,制止25起拦截小学生“要烟钱”“收保护费”等现象。在抗洪抢险中,靠山镇关工委组织五老深入第一线参加抗洪抢险。五老景志全等3名同志,组织放假在家的35名学生,仅用半天时间从各户收集5000条纺织袋,及时解决了堤坝加固问题,保证了120公顷粮田,51户农家房屋的安全,充分展示了五老的风采。
四、培育县域样板,打造教育工作品牌
经过多年精心培养,农安县关工委先后打造出20多个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先进典型和工作品牌。诸如:县关工委 的“基地做平台,五老育人才,青年奔小康”的科技教育;县教育局关工委的“示范家长学校”(市级品牌);靠山镇关工委的“科技大院”(市级品牌);合隆镇关工委的“圆梦大学”;农安镇关工委的“道德大讲堂”;开安镇关工委的“写家书、晒家规、助成长”传承中华优秀红色文化的教育模式;华家镇关工委的“留守儿童之家”;农安十中的“青年党校”;农安一中的“空中课堂”(市级品牌);开安镇祁家屯关工小组的“国旗下面育新苗”(市级品牌)等等。这些典型及品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全县关心下一代事业蓬勃发展。
农安县关工委的工作,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和各方面的认可。时任县委书记周贺在县委十三届四次会议上表扬县关工委是“全县机关工作的一面旗帜”;2018年长春市关工委和市文明办联合命名农安县关工委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标兵单位”;2010年和2015年,省关工委和省精神文明办联合,授予农安县关工委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中国关工委“创建基层五好关工委”优秀组织奖;2015年中央文明办和中国关工委联合授予农安县关工委“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县关工委主任王满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