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 砥砺前行
开创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厦门市思明区关工委
思明区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这里长年活跃着一支一心向党、心系未来、默默奉献的“五老”志愿者队伍,他们以执着的信念和崇高的历史担当,为新时代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关定向。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全区2个系统(政法、教育)、10个街道、98个社区,88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实现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并向部分民办学校延伸。有145个非公企业建立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队伍232支,6964人。社区青少年志愿者队伍287支,8185人。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主动作为,持之以恒,砥砺前行,十八大以来先后5次被评为全国和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创“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
坚持党委领导,突出党建带关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区委始终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由区委副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政府一名副区长联系关工委,由一名副厅级区级老领导主持工作。区关工委从组建之初就作为一个正处级工作部门独立编制,专门配备5名在职工作人员。历任区委书记都高度重视关心关工委工作,现任区委书记廖华生上任伊始,就到关工委看望慰问老同志,为大家加油鼓劲。区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明确工作要求,每年由区委办及时转发关工委年度工作意见。区委始终重视关工委骨干队伍建设,结合区、街换届,通过提前摸底,组织谈话,把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下来的“年轻干部”及时补充到各级关工委岗位,形成了“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良好机制,使骨干队伍始终充满活力,紧跟时代。专门建立表彰制度,区委、区政府坚持每届召开一次“双先”表彰会,定期对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的基层现任领导及“五老”予以表彰。专门下发文件,把关工委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老同志返聘补贴从一开始就全部兑现到位。配备专门办公场所、桌椅和电脑,订阅《中国火炬》、《福建老年报》等期刊,为老同志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拓展了工作空间,提供了舒心的环境。为使部门协作功能最大化,区委支持区关工委率先提出并建立“群团联席会议制度”,从过去的“借台唱戏”到现在的“共同搭台唱戏”,不仅主动拓展了关工委工作的内容空间,也极大促进了关工委工作与其它相关部门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区台办合作,举办“相聚厦门,两岸小学生闽南文化寻根”等体验式交流活动。与团区委协作开展“家、校、社”联动“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一个社区”的积极效果在城市文明创建中得到很好体现。实现了具有思明特色的“四纳入、四同步、四到位”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坚持夯实基础,突出创“五好”活动的典型示范效应。从2000年开始,区关工委就在全市率先开展创“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按照“高位启动,高标准要求”、“精心指导,高质量推进”、“巩固提升,力求高水平发展”、“探索创新,力争深层次突破”的要求,制定了《思明区“五好”基层关工委达标考核评估办法》,经过不懈努力,首轮创“五好”达标率94.39%。2010年区关工委又适时提出开展新一轮“五好”关工委争先创优活动,把非公企业也纳入其中,并作为“基层工作年”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抓手。经过近10年的基层“工作年”、“深化年”、“创新年”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全区基层关工委组织网络已由党政机关、街道社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向非公企业、民办学校延伸,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左右相联的组织网络。按照中关工委“五好”标准,结合实际不断丰富细化标准内容,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五好”达标关工委能够立得住、叫得响、可复制、可持续,全区关工委“五好”达标率98.2%。先后为78家在创“五好”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非公企业和3家民办学校颁授“五好达标关工委”牌匾。活动中充分发挥书院文化优势,利用筼筜书院、金榜书院、爱心书院等有利平台,多视角、全方位展示教育内容,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为进一步弘扬“五老”精神,与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余热生辉、禾苗茁壮”为主题的“价值观论坛”,邀请创“五好”活动中的典型代表现身说法,反响热烈。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关工委为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积极引入微信、QQ、美篇、抖音等新媒体,通过线上线下实时互动交流,使教育形式更加灵活,教育内容更加富有趣味性,使青少年更加易于接受。目前,各种新媒体手段已经深入到关工委工作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坚持政治引领,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主旋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后投入亿元以上巨资打造“鼓浪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英雄小八路纪念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广场”等一批区级教育实践基地,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平台和空间,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情点赞。区关工委始终围绕党的中心,深入一线搞调研,立足时代主题抓教育,教育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由区、街(系统)关工委组建的14支队伍118人组成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宣讲报告团,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喜迎建国70周年等重要内容通过精心准备和激情演绎,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广大青少年,为他们做好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储备。讲师团成员深入学校、社区、企业,与广大师生和青年志愿者座谈,面对面沟通,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形成有针对性的、更加贴近当前青少年思想实际的活动方案。利用区内丰富的红色资源,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厦门大学、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诞生地、英雄小八路纪念馆等31处红色旧址,通过“三个结合”,把红色基因注入未来接班人的血脉中。把“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与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既讲清红色基因的孕育发展、深刻内涵,又突出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更加坚定对党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把“传承红色基因”与“两史”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颂歌献给党”等讲座,“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伟大精神”等知识竞赛,宣传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家乡和家庭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深刻领悟当代共产党人赋予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把“传承红色基因”与“三爱”教育结合起来。以喜迎党的十九大、纪念建军90周年、“树文明新风,迎金砖宾客”和鼓浪屿申遗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举办“践行三爱、争做红色传人”、“激扬申遗梦,少年勇担当”等系列夏(冬)令营,教育引导青少年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近年来,全区基层关工委开展各种教育活动6420场,受教育青少年132万人次,举办夏(冬)令营3834期,参加中小学生19.2万人次。
坚持关工委工作进网格,突出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在全区10个街道98个社区依托“党建带关建”,与区民政局合作,搞好日常工作的结合融合,并形成图文并茂、数据详实的网格态势图,全面推广关工委工作进网格入楼院,“五老+网格员”的工作模式,使得关工委工作网格化的“末端效应”在网格楼宇中得到很好体现。中华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成灶,应邀在全省关工委培训工作会议上,专题介绍了街道党工委创造性推进关工委工作网格化的经验。2018年3月中关工委顾秀莲主任在厦门调研时,中华街道镇海社区汇报了网格化服务的新做法,受到了顾主任的高度肯定,并在《中国火炬》刊登。网格细化进一步促进了关工委工作落实更具体、效果更明显。建立“以街道为依托、以社区为平台、以共建为载体”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及“关工、义工、社工”三工合一的“大关工”模式,形成了“组织联体、工作联动、活动联手、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格局。发挥共建优势,各级关工委建立共建单位675个,由军地、警民、校社向民营企业、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社会化共建发展。由218名“五老”志愿者组成的网吧巡查队伍,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数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网吧督导第一线。“厦门金砖会晤”期间,专门成立了“五老网吧督导小分队”,为社会环境的净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网格中逐步深化“七五”普法教育,不断推动法律进学校、社区、家庭,进一步扩大“零犯罪学校”、“无诉讼社区”的覆盖面。按照网格划分,全区98个社区的774名帮教员组成210个帮教组,对847名帮教对象进行结对帮教和社区矫正,效果明显。全区建立44个关爱基金,仅2018年就募集资金273.2839万元,2256人受到资助。通过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依托关工委工作进网格,还创建了一批“社会化共建平台”、“公众化教育平台”和“民间关爱助学平台”,为全区8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条件。
坚持“品牌”示范,突出“亮点-特色-品牌”三级培育模式的新效应。区关工委始终致力于打造“品牌特色工程”,以品牌特色为牵引,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工作整体提升。广大“五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崇高境界,老骥伏枥,默默耕耘,精心打磨,逐步培养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受到省、市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其中荣获省、市级品牌荣誉的以“海军少年军校”为代表的区级品牌有12个。由区关工委与海军原厦门水警区关工委历经20年、创办29期的“海军少年军校”夏令营,培养了3000余名小营员,“爱祖国、爱海洋、爱海军”的军校主题已经深深烙印在心中并伴随他们一路成长,现已成为厦门市军民融合关心下一代和创建文明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多次被中央及省、市和部队多家媒体报道。区法院连续17年举办了17期的“小法官夏令营”,被省高院推荐评为全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评审”50件优秀事例之一。厦港街道鸿山社区创建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被省关工委确立为社会化教育平台的典范。经过多年的实践努力,基层社区、学校培育形成了50个特色亮点,具有社区特色的“午托班管理模式”、发挥共建优势的“多元化共建模式”、坚持不懈全面推广的“五好小公民读书活动”等,这些不同层面的品牌特色亮点不仅为全区的关工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更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新征程中持续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