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1月05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市、

心系祖国未来  情系民族希望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关工委


黔西县总面积2554.1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街道),384个村(社区),居住着汉、彝、苗、仡佬、布依、白、满等18个民族,总人口100.19万人。2018年,脱贫攻坚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脱贫摘帽,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近年来,全县各级关工委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形成了“党政重视纳入党建大盘子、五老主动作为工作有法子、围绕中心探索创新有路子、五抓五坚定工作有样子”的良好工作局面。全县共建基层关工委749个,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675个,创建率达90%;2000年以来,三次被表彰为“全省关工委工作先进集体,3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关工委先进个人,2人被评为省关工委先进个人,21个单位被评为全市“一评三管好”先进集体,92人被市、县评为“美德少年”。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被省关工委授予“全省基层关工委工作样板县”。

一、党政高度重视,纳入党建大盘子

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主要领导亲自了解关工委工作问题和困难,经常看望慰问老同志,分管领导把关工委工作抓在手中,亲自安排部署、督促落实。

(一)坚持党的领导,抓组织保障。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紧紧抓住组织保障这个“定盘星”。一是由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意见》,为关工委工作提供保障。二是县委常委会议每年定期听取关工委工作情况汇报1至2次,集中学习中央、省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常委会议纪要明确解决关工委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县委办文件转发县关工委工作要点。三是坚持把关工委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近几年年工作经费30万元、专项经费10万元。四是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关工委工作,连续五年为县关工委发放年终目标考核奖(2018年,发放“特别贡献奖”14万元)。五是以组织部文件或组织部与县关工委联合行文安排部署关工委重大活动。六是党政分管领导定期与关工委老同志研究部署全县关工委工作和重大活动。

(二)坚持“四带四加强”,抓机制创新。紧紧围绕党建带关建,带什么?怎么带?这些关键问题,抓住机制创新这个“强引擎”,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关工委主动作为、各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格局。一是坚持从思想上带,加强思想建设。把关工委系统干部纳入培训计划,每年由县委组织部、县关工委及县委党校联合举办系统干部培训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级关工委文件及业务知识,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从组织上带,加强组织建设。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县关工委第一主任,具体分管关工委工作;离退休县级老领导担任关工委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乡镇(街道)关工委由党委(党工委)副书记任第一主任,组织委员任关工委主任,三至五名老同志为关工委班子成员,其中一名老同志任常务副主任,明确一名年轻干部作为关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联络协调、信息报送等工作。同时,依靠“党组织发动、广泛宣传动员、重点走访邀请、表彰奖励凝聚”的方式,动员更多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同志参加关工委工作,充实各级关工委队伍。另外,各级党委按照“三有”(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的标准抓好乡镇(街道)关工委这个关键层级;建立健全村(社区)、学校关工委组织,并延伸到村(居)民小组,明确村民小组长兼任关工小组长,打通关工委服务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坚持从制度上带,加强制度建设。统一制定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关工委的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调研制度、总结考核制度,形成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管理。四是坚持从活动上带,加强活力建设。基层党组织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弱势群体关爱帮扶等活动时,主动为关工委“安凳子”“搭台子”,把关工委主题教育和法制教育宣讲及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活动融入进去,有效激发各级关工委工作活力。

二、五老主动作为,推进工作有法子

(一)围绕自身建设抓学习。一是县关工委的同志根据专长分农村、社区、教育、法制四个工作组开展工作。实行每天轮流值班,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二是每月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议,调度当前主要工作;半年一次分组对全县32个乡镇(街道)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二)围绕工作内容理思路。一是围绕“主、法、关、管、训”(主题教育、法制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参与社会治理、对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村关工委工作;二是依托学校青少年教育主阵地,重点围绕“主、法、关、家、青”(主题教育、法制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办好家长学校、开展青蓝工程)推进学校关工委工作。

(三)围绕重点工作求突破。一是每年主题教育和法制教育宣讲,县关工委老同志深入学校调研,亲自撰写讲稿,分组到中小学校、农村、社区进行宣讲,近年来,主题教育宣讲60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二十万余人次,法制教育宣教70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25万余人次;二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关工委督促检查指导工作,推动全县关工委工作均衡发展。

(四)围绕部门协同献爱心。县关工委老同志主动协调公检法司、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农牧、扶贫办等部门和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为贫困留守儿童献爱心、送温暖进行帮扶,近5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一千万余元,近年来,培训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长1.5万余人次,发放资料1.7万余份,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联动、齐心协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贡献的良好局面。

(五)围绕脱贫攻坚奉余热。县关工委根据农村青年农民和城市待业青年的实际需求,动员一批老科技专家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培训组,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先后举办蔬菜、养殖、香菇、经果种植等培训班90余班次,培训科技二传手、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建立农业园区或专业合作社关工委科技服务示范基地3个,带动青年就业500余人。

三、围绕中心工作,探索创新有路子

(一)依托社区阵地,打造社区典型。一是水西街道水西社区关工委依托社区阵地,打造“四点半学校”“代理妈妈”“绿色网吧”“爱心超市”“社区矫正”等工作品牌,社区荣获国家、省、市、县奖励73个,社区关工委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社区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喻朝芬同志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二是杜鹃街道大兴社区关工委依托社区阵地,建立社区巡查系统平台和留守儿童大数据管理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法治学习和咨询平台,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管理,实现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零发生和青少年受侵害案(事)件零发生。先后荣获“贵州省十佳法治文化阵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称号。

(二)立足乡镇优势,铸就农村品牌。一是红林乡党政重视“五老”工作,总结出“一线两访三巧”(一条电话线,白天巡访、晚上夜访,巧化农家事、巧分学校忧、巧解政府难)工作经验,荣获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称号。二是林泉镇坚持“党建带关建”,探索出“一核多元、四个起来”工作模式。把“五老”人员、村民代表、企业代表等力量形成合力,实现儿童快乐起来、青年富裕起来、老人幸福起来、民风好起来。三是锦星镇关工委总结出“三评三管三用好”(评美德少年、评师德标兵、评优秀家长,管好口、手、腿,用好口、手、腿)经验,得到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锦星镇考察调研时的充分肯定。四是金兰镇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切实做到“六个”主动,不断创新党建带关建工作,并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大数据管理,先后总结提炼出“一卡两分三百四巧”和“五个零距离”工作法获得中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雅芝,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嘉甫等的充分肯定。五是雨朵镇开展“一带两路、三员队伍、四万产业”活动,帮助青年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实现脱贫致富。

(三)依托教育基地,做实关爱教育。一是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1000余平方米贵州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采用高科技和法治知识相结合方式,引导青少年知荣辱、辨是非、守法纪,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成为合格守法的小公民。2018年4月投入使用以来,培训法治兼职教师200名,接待青少年学生1900余人、教师300余人参观学习。二是立足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大关盐号等红色文化,打造党史国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每年可覆盖10万余青少年参观学习。

四、五抓五坚定,推动工作有样子

(一)抓“引领”,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向同级党委请示汇报制度,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关心一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督促、同考核表彰。

(二)抓“五好”,坚定强基固本。把“五好”作为督查指导工作重点,坚持党支部建在哪里,关工委组织就建在哪里,各村(社区)、中小学建立健全关工委组织,覆盖村(居)民小组。

(三)抓“关爱”,坚定铸魂育人。下拨专项经费,对困难青少年进行慰问、帮扶,联系相关单位及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进行送温暖。开展“三评三管三用好”活动,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四)抓“载体”,坚定生机活力。以经常开展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为载体,把活动开展到村、组、农家小院等,让关爱工作落小落细,提高群众的知晓率、社会的影响率和领导的认可度,让关工委工作充满生机活力。

(五)抓“典型”,坚定全面推进。以“抓典型、促全面”的方法,先后总结出了红林乡“一线两访三巧”,林泉镇“一核多元、四个起来”,金兰镇“六个”主动和“一卡两分三百四巧”及“五个零距离”等典型经验在全县推广。

“沧桑老树抱春枝,夕阳洒落千古暖。”在关心下一代的路上,黔西县关工委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发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关工委事业再创辉煌、再创佳绩!努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衔接乡村振兴、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5/47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