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1月05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市、

肩负东坡故里关爱重任  不断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关工委

眉山市东坡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幅员面积1331平方公里,人口87.3万人,其中青少年15.98万人,占总人口的18.3%。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关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在市、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把立德树人、帮弱助困、固本强基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原关工委执行主任余德槐二十多年如一日,全身心奉献关爱事业,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首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五老志愿者李俊英组建“李妈妈爱心工作团”,7年关爱贫困失依孩子1200多人,2016年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出席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李佳、李东俊同学分别被评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全国最美中学生。区关工委多次荣获全国、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至今15次荣获省级以上表彰。2018年11月13日,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视察东坡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后给予高度评价。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摆上日程有位子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每年区委常委会议至少2次专题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每年区委区政府两办下发《区关工委工作要点》;区委区政府出台《东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实施细则》;区委书记多次对关工委工作作出批示,肯定成绩、鼓励五老再接再厉,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做到“思想落实有位子、组织落实建班子、经费落实给票子、硬件落实配房子”。实现和超额省关工委倡导的县、乡、村“三三制”的工作经费保障要求,区财政每年保障区关工委40万元工作经费和70万元关爱项目经费。2017年起,每年8月开展“金秋助学·筑梦起航”大型公益活动,区委书记、区长等主要领导亲自为2100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建立关工委五老退出激励机制,区委区政府依据五老个人在关工委工作年限、职务和贡献给予一次性奖励,2017年以来区财政累计兑现奖励金131300元。区委区政府连续三年组织评选表扬“十佳美德少年”共36名。

二、围绕核心价值教育,立德树人育苗子

持续开展思想道德理想教育。每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定一个青少年思想教育主题,开展了“家训家风”“两史三爱”“学英烈、坚定理想信念·圆梦想、争做时代新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等主题巡讲。连续5年,宣讲团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宣讲共500余场次,听讲师生达25万多人次。举办家长学校。全区建立家长学校89所,其中有7所被评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每年向4万余名家长学员授课,有效提高家长素质,提升家教水平,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办关爱青少年活动室。从2014年起,按照“制度规范管理,开展活动经常”的要求,已建设关爱青少年活动室46个,利用节假日组织少年儿童开展音乐、体育、文化等活动,把活动室建成学习文化、健康娱乐和互动交流之家。开展具有东坡文化特色的家训家风教育。发挥“千载诗书城”独特优势,开展弘扬三苏家风,传承三苏文化的系列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诵读三苏诗词,讲好三苏故事,阅读三苏系列书籍,组织东坡书画比赛,参观三苏祠、三苏纪念馆,将三苏家训家风纳入课堂教育,融入祖辈学堂、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在中小学举办传承三苏家训家风专题讲座。

三、“六好”创建不断推进,固本强基建班子

区关工委始终把创建“六好”关工委,作为强基层、打基础、添活力、出效益的战略任务来抓。连续8年创建,坚持“党建带关建”的原则,基本做到有党组织、有青少年的地方就有关工委组织。全区有基层关工组织共576个,“六好”创建达标率90%以上。2013年,大石桥街道关工委被中国关工委表彰为“五好”关工委,被四川省关工委表彰为“六好”关工委。2015年,全市“六好”基层关工委现场会在东坡区崇礼镇召开。经过创“六好”,关爱工作不仅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网络,而且还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工作。目前,仅五老志愿者就有12200余人,极大地凝聚了关爱力量。通过创建,全区基层关工委普遍做到了“七有”,实现了“五个纳入”“四个同步”“四个到位”,关爱工作常态化、长效化。2014年起,区关工委围绕中心助力脱贫攻坚,开展“五失”青少年关爱帮扶,累计帮扶1614人次,投入帮扶资金122.7万元。

四、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全面发展打底子

2013年东坡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在全市率先建成,共开班636期,培训学生6.5万人次。连续九年开展夏令营活动,组织1200名学生免费参加。基地以军事训练、拓展体验、三爱教育、三苏文化、孝德教育等为载体,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动,在参与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原省关工委谢世杰执行主任,省委常委、省关工委李登菊主任等领导先后到基地视察指导。资阳市、凉山州等8个地市关工委领导来基地参观交流。2016年基地被省关工委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2018年11月13日,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视察基地,听取了区关工委工作汇报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基地办得非常好,一是集中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基地,形成了关爱合力;二是通过精心设置的实践体验课程,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是加强学校教育的有效尝试;三是基地由关工委牵头,汇集各部门资源优势,组织学生接受训练,是一个大协作、大联盟的组织,其组织健全,有人员、有经费,这令我放心,相信会越办越好,越来越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越来越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五、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帮弱助困搭梯子

东坡区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战略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领全区1186名党政干部“一对一”结对关爱留守儿童,示范带动形成大关爱格局。与民政、残联等部门配合,融入脱贫攻坚,整合财政、民营企业、爱心人士资金6000多万元,资助贫困、残疾、重病等各类困境青少年13000多人次。与公、检、法、司、教体、科协密切配合,在全区98所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禁毒教育。与两新党工委、经信局密切配合,加强民营企业关工委组织建设,2017年以来新建企业关工委59个。民营企业水天花月十年如一日,捐资300多万元,资助周边16所中小学校3000多名贫困学生。与文化部门配合,加强网吧监督,助推了眉山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教体、团委、残联、妇联等部门连续两年开展“情系残疾人关爱进特校”活动,为322名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及过冬衣被。

六、倾情尽力服务关爱,当好参谋出点子

2010年10月,区委同意成立区关工委办公室,下达4个工作人员编制,落实200平米的办公场地。在全区选调政治觉悟高、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热爱关爱事业的4名同志专职从事关工委办公室工作。认真办文、办会、办事,做好沟通、协调和后勤保障,尽心尽力为五老服务、为基层关工委服务,为青少年服务,为党委政府和关工委当好参谋出好点子。2018年,区关工委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关爱明天》通联站,认真组织订刊、学刊、用刊活动,共在《关爱明天》上稿200余篇。

七、推动工作再上台阶,求实创新探路子

一是工作再加强。在之前“三纳入”的基础上率先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取得工作主动权。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眉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政的年终目标考核。我区迅速结合我区实际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考评,实现了变“要我抓”为“我要抓”的根本转变,有力推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发展,受到省关工委的充分肯定,2011年在眉山召开全省经验交流会推广。二是创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创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是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市关工委于2011年启动此项工作,2013年我区关工委争取资金400万建成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又经过五年的不断完善提高,“四新”效果逐步显现。即:开辟了思想道德教育新渠道;创设了社会实践教育新课堂;拓展了交流互动新天地;搭建了关爱活动新平台。三是在党校中青班开设关心下一代课程,超前提高年轻后备领导干部的关爱意识。为打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长效领导体制,区关工委争取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的支持,自2017年以来在区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设关心下一代工作课程,并写入区委、区政府两办印发的关工委工作《实施细则》、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重点围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如何才能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等三个问题安排授课。这一举措,无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持续发展,还是对党校的教学科研都具有深远的意义。2017年、2018年,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两次莅眉调研,都对此创新之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写入了2018年省关工委张中伟执行主任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给予肯定。三年来,区关工委的老同志们走上党校讲台共为368名年轻后备领导干部授课,学员们听了五老精神的生动事例后,被五老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深表敬意。四是一年一次大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关工委一班人就“五失”青少年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困境儿童帮扶工作、残疾学生现状、村(社区)关工委工作等开展集体调研。通过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能力素质的调研,总结出了一些中小学生存在的八个缺少的问题: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缺少文明礼貌修养;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动植物的认知;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缺少社会实践知识;缺少体力劳动锻炼;缺少服务他人理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和学校提出教育引导孩子做到八个学会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孝道、学会思考、学会感恩、学会尊师。五是一年一场大讨论,一年编著一本书。近三年,区关工委在全区开展了家训家风、理想信念、做时代新人、加强“四德”建设大讨论,共征集论文200多篇,评出优秀论文48篇,由区委书记作序,编著了《重家教、传家训、守家规、扬家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优秀论文选和《学英烈模范传承红色基因,圆梦想 争做时代新人》3本书,发至基层学习,指导实践。六是创办“祖辈学堂”。针对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其子女普遍托付给祖辈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升级创办了“祖辈学堂”21所,有针对性地为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们开课,解决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5年办班195期,培训祖辈4.8万人次,其经验在四川《晚霞报》《关爱明天》杂志报道。七是在青少年中开展戒除手机网瘾活动。在崇礼镇关工委试点,区关工委联合教体、卫健、团委、妇联等部门向全区中小学生发出戒除手机网瘾的倡议,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正确科学的使用手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八是选树先进典型,全区五老有22人次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区关工委还连续3年每年选树一名先进典型,号召全区五老学习。九是区上投资324万元,建成十九个青少年毒品预防体验馆。参观受教育的青少年达6.7万人;6.26禁毒日组织20所学校和乡镇关工委致信家长,对毒品说“不”。2015年区关工委被评为全省禁毒工作先进集体,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关工委。十是在柳圣乡开展青少年“零伤害零犯罪”创建活动。全乡青少年实现了无吸毒、无上网、无事故、无案件的“四无”目标,并在全区组织学习推广。


 24/47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