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1月05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市、

突出特色抓关爱 牢记使命谱新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关工委

近年来,兴宾区关工委围绕中心,创新工作思路,健全组织网络,以党建带关建推行“1234”(即落实“一项保障”、打造“两个之家”、抓好“三项教育”、搭建“四个平台”)工作机制,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全区各级关工委“五好”达标率排全市第一,《中国火炬》《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兴宾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做法200多篇,在自治区、来宾市作典型发言6次,得到自治区关工委领导高度评价。兴宾区关工委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三次被评为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南宁市青秀区、桂林市永福县、湖南省资兴市、海南省海口市关工委等30多个单位600余人慕名到兴宾区参观学习。

一、落实“一个保障”,形成齐抓共管大格局

以党建带动“关建”为根本保障,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夯实关工委工作基础。一是以宣传十九大为主线,多层次、多批次组织离退休干部认真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组织开展“晚霞行动畅谈 展望 建言”座谈会,同时还举办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演出,组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五老”宣讲团,进学校、社区、农村开展宣讲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取得良好效果。二是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名誉主任,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主任,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任委员的领导机构。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层党建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到“关工经费优先解决,关工汇报优先安排,关工活动优先参加”。各乡镇、街道关工委由党委(党工委)副书记任主任,退休或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由在职干部兼任。目前,兴宾区已建立关工委组织机构551个,其中区直单位、企业48个,乡镇(街道)24个,村(社区)229个,教育系统250个。实现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关工委,确保党建带“关建”工作的全覆盖。三是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党委组织发动、领导出面邀请、关工委成员推荐等办法,不断壮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思想教育、留守儿童关爱、家庭暴力和邻里矛盾纠纷的调处中。创建“五团、两队、一组”工作机构(即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团、普法教育宣讲团、扶贫帮困关爱团、家庭教育报告团、关工委艺术团,“五老”义务网吧监督队、“五老”志愿服务队,信息宣传报道组),目前全区有“五老”志愿者骨干6858人。四是通过整合政法、教育、妇联、共青团、司法、公安等部门力量,形成党、政、群齐抓共管,关工委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五老”志愿者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五是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党建带关工委建设”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将党建带“关建”的具体要求以党委文件形式固定下来,把关工委的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和考评体系,实行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不断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建设,指导督促基层关工委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学习、例会、值班、调研、培训等制度,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打造“两个之家”,实现关工工作大提升

(一)打造儿童之家,强力推进校内外活动阵地建设。一是通过划拨专项资金以及上级妇联和财政“以奖代补”等途径筹集经费170多万元,创建国家级儿童快乐家园4所、自治区示范性儿童之家4所、市级示范性儿童之家55所,区级示范性儿童之家182所。组建1支10人以上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代理家长”队伍,积极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村委干部、当地“五老”人员及群众邻里等社会爱心人士,担任儿童之家兼职辅导员。多次举办儿童之家管理人员培训班,制定各级儿童之家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等制度文件,规范儿童之家管理。通过组织家庭教育协会、爱心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深入儿童之家开展德育教学、安全防护以及儿童成长教育服务工作等活动250多场次,受益儿童5万多人次。充分利用志愿者队伍、巾帼文明岗开展“五个一”(一个亲情电话、一封书信、一个微愿望、一节心理辅导课、一堂家庭教育课)“结对帮扶”爱心活动,丰富儿童文化生活。二是通过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乡镇(街道)自筹一点、社会各界捐赠一点、各级文明单位帮扶一点,共投入400多万元,在兴宾区建成打造280所少年宫,率先在全广西实现了行政村、乡镇、社区、城区“四级”全覆盖。同时,配备活动室、阅览室、书法绘画、舞蹈科技等活动室。组建“五老”人员、青年志愿者等关爱服务队伍26800人,组织引导青少年培养兴趣爱好。2013年广西示范性“儿童家园”培训会、来宾市“两个创建”等会议均把兴宾区创建的乡村少年宫及儿童家园列为主要参观点。时任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国家文化部蔡武部长、中央文明办领导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各种媒体报道达70多篇/次,其中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1次、军事农业频道1次,《人民网》《新华网》各1篇。

(二)建立青年之家,增强基层青年组织凝聚力。兴宾区建有青年之家12个,形成“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日常管理“五个规范”(即有专人负责、有管理制度、有计划总结、有活动记录、有档案资料),明确3名工作人员参与管理运营。探索实施“1+6+N+分类组织服务青少年”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网格员,构建“1+6+N”的党带团组织联系青少年儿童工作体系,有效引导联系服务各网格区域6至35周岁青少年群体。结合暑期大、中学生“1+1”基层培养计划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3个志愿者分队深入城区政和社区、河西社区、中南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七彩假期”陪伴营志愿服务活动。目前,青年之家已成为奉献爱心互助进步公益之家、联谊交友互动交流青春驿站、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服务平台,为社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志愿服务。

三、抓好“三项教育”,实现主题宣传大覆盖

(一)抓好德育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组织“五老”开展“家庭教育”到乡镇、入村屯、进社区,举办家长学校、家庭辅导讲座等家庭教育培训学习班,增强家长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据统计,共举办培训班60多场次。参加学习的家长及监护人达5000多人次。充分发挥“五老”骨干作用,带头深入全区各中小学校,利用道德讲堂,培养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理念。在来宾市三中创建“来宾市兴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邀请“五老”与逆反学生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活动,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上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兴宾区关工委举行思想道德宣讲报告会300多场次,受教育达10万多人次。

(二)抓好法治教育。大力加强普法队伍和活动阵地建设,建立了党政主导、关工委协调、部门参与、学校实施“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教育长效机制,以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零犯罪学校”为抓手,深入开展第二、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充分利用“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日开展各种法律知识讲座,“五老”利用“开放日”到学校给学生上禁毒教育课、法律宣讲课等主题活动。区关工委、团区委、区教育体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演示活动,组织广大学生代表现场观摩了模拟庭审、案情点评、学法互动、演员感言等环节。区检察院邀请来宾第四中学学生到看守所实地参观;区法院邀请兴宾实验小学学生到法庭旁听,体验庭审,让学生们耳听目睹罪犯因小失大,堕落犯罪的惨痛教训。近年来,兴宾区举办普法培训班146班次,上法制课818节次,开展普法专题文艺演出158场次,展示普法图片展版3000余张,张贴普法板报和宣传栏8000余版,受教育青少年30多万人。

(三)抓好主题教育。“五老”宣讲报告团深入学校、村镇、社区开展以“颂党恩,跟党走”“三爱”“学习宣传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及“腾飞中国·辉煌70年——谈祖国新成就,话壮乡新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兴宾区开展主题教育文艺汇演400多场次,受众近30多万人次。“五老”报告团共作报告200多场次,撰写报告15篇,受教育人数达10万多人。

四、搭建“四个平台”,实现“五老”作用大发挥

(一)搭建“助力脱贫攻坚”平台。组织“五老”志愿者队伍通过“大手牵小手”“一帮一”等形式,与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结对子,每年到学校开展慰问活动,捐赠慰问金及学习用品。联系养乃世家、神墨学校、爱尔眼科等爱心企业给乡村学校捐款捐物10万多元,为200多名留守儿童解决困难。目前,兴宾区已有“五老”志愿者与蒙村、凤凰、高安、迁江及河西等乡镇(街道)10多所学校250名贫困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子。通过各种渠道捐资助学20多万元,捐赠书籍3万余册,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活动和慰问300多场次,协助解决生活、学习等实际困难5000多人次。

(二)搭建“服务青年创业”平台。兴宾区各乡镇、街道关工委组织“五老”积极配合科协、农业、畜牧、水产、劳动服务等部门,建立科技教育示范基地,采取讲课示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导青年农民参加各类科技培训班。近年来,共开展活动200多场次,受教育青年30万多人次。先后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余人,培训初级技术人员1804人。

(三)搭建“开展网吧监督”平台。2009年4月起,兴宾区组建了一支由48名“五老”人员组成的网吧监督员队伍,主动配合市、区两级文化管理部门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每个监督小组按各自负责的区域分片包干,每月对城区30多家网吧开展3至4次的监督活动,并形成书面巡查汇报材料。区关工委根据各组汇报材料,及时进行总结,每月召开两次组长会议,互相交流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形成周周有督查,月月有交流的工作机制,使网吧监督工作逐步制度化、常态化、正规化。

(四)搭建“助力社会综治”平台。兴宾区充分发挥“五老”独特的经验和优势,建立了帮教小组、纠纷调解组、维权服务站等平台,充分发挥“五老”在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网吧监管、心理辅导中的积极作用。如兴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雪丽及樊国全、黄炳嫦等38位老同志十几年如一日,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宣传十九大精神、创建文明城市、普法宣传等,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出谋划策。凤凰镇关工委创建了镇“五老”民间理事会,选聘了25名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作为理事会成员,积极参与解决矛盾纠纷、廉政监督、社会稳定等工作,近年来,理事会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多次成功化解群体性上访事件。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


 21/47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