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1月05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市、

提高政治站位  争创一流业绩

奋力谱写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

成都市龙泉驿区关工委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0年以来,区关工委先后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级表彰17项(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汇聚关爱青少年工作新合力

坚持把关心下一代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一是党委政府真重视。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基本内容,与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工作同步研究部署、同步贯彻落实、同步考核奖惩。区关工委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和办公用车,办公室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区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关工委工作经费。二是工作责任真履行。区委常委会和党政主要领导坚持定期听取汇报,统筹调研重要事项,推动解决重大问题;区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牵头推进具体工作;区委其他常委和四套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领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配合抓”的良好局面。三是社会各界真参与。区级各部门和街镇乡除抓好系统内关心下一代工作外,还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整合区内资金、场所、师资等资源,协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构建起“党委政府重视、关工委主动作为、部门和街镇乡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体制机制。

二、聚焦立德树人,青少年思想教育取得新成效

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创新教育形式,打造“四个寓教”新亮点,抓好青少年思想引领。一是坚持寓教于讲。充分发挥“五老”宣讲团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作用,深入学校、社区、家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专题讲座326场、青少年听众达11.4万余人次,推动爱党爱国的情感认同入脑入心。二是坚持寓教于赛。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党史国史、家风家训等征文、演讲比赛和音乐、舞蹈、朗读、书画等诸多才艺比赛,产生获奖团体660余个,获奖个人1.1万余名,总参与人数达25万人次。三是坚持寓教于乐。先后举办“重走长征路”等主题冬夏令营10期,1000余名优秀青少年代表等分批前往长征博物馆、延安、南昌、井冈山、瑞金、赤水、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地接受党史国史教育、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全区65个青少年活动阵地常态开展“假日学校”、“周末课堂”、“430课堂”、“七彩假期”等主题活动,不仅帮助青少年辅导功课,还让他们开心的接受主题教育,许多家长感谢的说:“谢谢关工委帮我们解决了放学后娃娃没人带的后顾之忧。”四是坚持寓教于评。积极开展 “新时代优秀青少年”、“三爱”优秀青少年等形式多样的评比表彰活动5次,累计表彰2461名优秀青少年代表,传播了正能量,激发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的活力。

三、创新活动载体,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新进步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联合政法委、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一是校园普法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师生学习普法读本、上法制课,举行“14岁学生守法典礼”、“18岁成人宣誓仪式”、“学法有感”征文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150余场,覆盖青少年近10万人次。二是社会普法成效显著。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各级关爱团队、“五老”法治宣讲团和法治副校长的作用,举办法治讲座、以案说法、庭审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230余场,覆盖青少年17万余人次。三是专题普法成效显著。开展全区扫黑除恶、禁毒防邪宣传工作“六进”活动,作专题报告38场,使4.8万多中小学生,3万多居民受到了教育。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区关工委在第二届和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中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

四、不断提档升级,规范化家长学校取得新突破

始终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一项民心工程,通过三个“创新”抓紧抓好。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区关工委主抓、教育局关工委主管、学校关工委主办,各级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全新工作机制。二是创新工作方法。提出“以点带面,分片并进”的发展思路,将全区57所中小学分成8个片区,以骨干学校带动其他学校,共同推进家校建设。每年召开一次表彰会,共表扬了120个先进集体和840名先进个人。三是创新教学模式。为全区所有教师订阅以《中国火炬》、《父母课堂》为主的多种家校教育教材,创立“班级家长学习交流课”,以班级为基本教学单位,组织家长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家校教育的积极性;将“家教培训”融入教师的岗位培训,对班主任实施区、校两级培训计划,为全区家长学校培养了一支适应家校发展的专业师资队伍。目前,全区已建成家长学校57所,28所学校获得“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授牌,13所学校获得“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授牌。2015年,中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莅临我区专题视察家长学校工作并予以了高度肯定。2018年,中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和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在我区验收“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工作,给出了“龙泉驿区家长学校工作是全国的一面旗帜”的高度评价。2019年1月,区教育局关工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总结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省关工委已将我区家校工作经验作为先进典型推广至全省。

五、支持科创活动,青少年科技素质有了新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要求,强化老科技工作者指导,资助科创活动经费,积极扶持各中小学开展科创活动,大力提升全区青少年科学素质。近年来,全区青少年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系列科技比赛活动,共取得了443项奖励,其中:国家级35项、省级9项、市级特等奖6项,一等奖393项,获奖质量、获奖数量和参与的青少年人数逐年提升,资助成效明显。区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每年召开一次青少年科创活动表彰会,共表扬了476名优秀青少年,152名辅导老师和50个先进集体代表。

六、着力作用发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持“党建带关建”,以三个“着力”不断扩大企业关工委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推动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一是着力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区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进一步加强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组建党建指导员工作组,“一对多”指导尚未建立党组织和关工组织的企业。二是着力创新组建方式。分层分类推进企业关工委建设,以“单建”、“联建”等方式,推动关工委组织组建,对于无法建立关工组织的企业,由企业推荐人选进入所在村(社区)关工组任副组长,联合开展活动。目前全区已组建企业关工委209家。三是着力丰富活动内容。先后开展了十九大精神宣讲、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30余次;为经开区企业青工子女提供区级公益培训18000余人次;组织开展素质拓展、单身联谊、集体婚礼、“七夕低碳秀恩爱”等活动,覆盖青工7000余人次。

七、积极整合资源,青少年关爱帮扶取得新成果

始终把做好困难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作为重点,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是真心动情助“五失”。健全完善“五失”青少年台账,整合部门资源和“五老”力量,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实施帮扶。近年来累计投入经费60多万元,帮扶困难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群体4870人次,取得了显著的帮扶成效。二是关爱基金惠万家。通过财政拨付和社会募捐,率先在省内成立区级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每年实施山区儿童营养工程、重大疾病和特殊困难青少年救助、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等10余个项目,共投入爱心资金1800万元,全区直接受益青少年达40000余名,间接受益青少年52万余人次。目前是全省筹资规模最大的县级基金会。三是多措并举护成长。组织全区“五老”志愿者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劝导、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70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0万人次;坚持开展“五老”网吧监督,共开展监督活动3000余次,为净化未成年健康成长环境做出了贡献。

八、扎实创建“六好”,关工委自身建迈上新台阶

始终高度重视关工委自身建设,以建设“六好”关工委为目标,不断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能力水平。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坚持以组织覆盖推动工作覆盖,在全区28个区级部门、12个街镇、144个村(社区)、57所学校建立关工组织245个,全区“五老”志愿者近2.1万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互联的关工组织网络。二是制定政策配套。先后出台《龙泉驿区关工委关于开展创建六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成都市龙泉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全区各级关工委围绕组织拓展、班子建设、扩大队伍、健全机制、落实经费、活跃工作等方面抓落实,目前全区村(社区)及以上关工组织“六好”达标率已达95%以上。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坚持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工作能力,通过以会代训、现场练兵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10期,培训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者5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骨干队伍的能力素质。


 46/47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