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带关建”
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新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关工委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以下简称师市)前身是战功卓著的英雄三五九旅,1953年6月在阿克苏奉命就地集体转业,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阿拉尔垦区设立自治区直辖县级阿拉尔市,实行“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阿拉尔市地处塔里木河上游、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总面积6930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人,其中在校学生近4万人。近年来,师市关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国关工委和兵团关工委的部署要求,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明显。2013年,师市关工委荣获全国“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2015年,师市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一、党政领导重视,不断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
一是不断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师市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1991年4月成立了农一师关工委,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师市分管领导担任主任,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顾问,师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组织机构,并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通知》《师市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标准及实施办法》《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建带关心下一代工作建设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不断加强党对关工委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哪里有青少年,哪里就有关工委组织。目前,师市有4500余名“五老”活跃在“关爱工作团”“五老宣讲团”“校外辅导站”等各类关心下一代工作团体。
二是不断完善“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2013年4月,师市制定印发了《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建带关心下一代工作建设实施意见》,各级党组织与本级关工委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带教育、带组织、带班子、带队伍、带制度,指导和帮助抓好关工委建设。2018年12月,师市关工委制定印发了《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建带关建工作要点》,对“党建带关建”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措施进一步细化,明确帮带的具体抓手,依托党建把关工委的思想、组织、队伍、制度、阵地等各方面建设全面带起来。
三是不断健全关工委工作制度。依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精神,逐步健全完善了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主任办公会议、成员单位会议、学习培训、经费保障等各项制度,邀请原师市党委常委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主动作为,做到上下步调一致。师市文明办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检查范畴,同“四个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有利地推动了关工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兵团事业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师市作为红色“三五九旅”的传人,在长期开发、建设塔里木的实践中,老军垦们发扬“南泥湾精神”,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剿匪反霸,开荒造田,开启了塔河两岸农耕文明的新时代,用鲜血和汗水凝炼成了“三五九旅精神”。师市各级关工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红色基因资源”,依托“老兵讲堂”“青少年文明讲堂”“三五九旅老干部宣讲团”等载体,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兵团事业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宣讲“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党爱国爱新疆爱兵团的情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据统计,2018年师市各级关工委参与宣讲的“五老”达60余人,举办专题传统教育报告会50余场次,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100余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8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5万余人次。
二是不断深化“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近年来,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辉煌与梦想”“爱我中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等主题,师市各级关工委广泛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读书、演讲、征文、讲故事、知识竞赛、绘画摄影、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把从读书中获得的正确思想和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师银海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关工委连续多年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让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
三是持续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当前兵团、师市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思想文化更加多样,尤其是师市地处在反恐斗争的前沿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新疆、兵团关工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师市充分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访惠聚”、兵地共建、“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持续不断抓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二团关工委组织学生与新疆柯坪县启浪乡中学青少年开展了联谊活动;五团、八团积极开展了民汉学生手拉手、民汉教师手拉手文体联谊赛、“民族团结一家亲”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师第二中学与阿克苏市九中、市三小和五团民中等3所民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结对创建活动。
三、发挥五老优势,持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师市各级关工委注重发挥“五老”在政治、经验、威望、亲情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鼓励引导“五老”参加“网吧义务监督员”“看家护院队”“邻里协调员”“政风行风评议义务监督员”等关爱组织,加强“校外辅导站”“假日学校”“假日书屋”“家长学校”等关爱保护阵地建设,丰富活跃青少年课余及假期生活,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低俗文化侵蚀的能力。据统计,师市有200余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100余名“五老政风行风评议义务监督员”,开办“假日学校”“假期校外辅导站”等120多个。三团、七团、十四团、师第二中学、师医院、银海中心等单位关工委创新开展“阳光书法培训班”“101智慧课堂”“百家讲坛”“德育论坛”“健康进校园”“寻访军垦史夏令营”“假日影院”等活动,深受家长和中小学生好评。
二是精心打造关工委工作品牌。关工委工作品牌是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师市各级关工委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创建了一批独具兵团特色的活动品牌,对指导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5年以来,师市关工委陆续启动的“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编外爷爷 (奶奶)、编外爸爸(妈妈)”志愿牵手、“老新牵手、结对新职工”等活动,已经成为在师市全面推广的活动品牌,各团场创建的“青少年文明讲堂”“牵手结对、传承生辉”“十联十创”等活动品牌,也具有鲜明的兵团特色,得到了兵团关工委高度肯定。
三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兵团、师市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五老”人员的积极参与下,师市关工委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先进典型,带动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兵团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的十六团退休民警樊敬晶,连续16年义务维护十六团交通安全秩序,护送中小学生过马路,先后挽救了8人的生命,有效遏止各种交通事故60多起;荣获兵团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荣誉称号的三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姚邦珍,退休后一心扑在了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充分利用自己是退休老师的优势,常年义务为青少年开办书法绘画培训班,坚持手工编印关心下一代工作小报已有226期……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师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着光和热、为师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