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1月05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关于对拟表扬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公示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市、

坚持五个创新  致力五个提升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关工委

近年来,方城县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常规工作创新做,创新工作重点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持机制创新,致力活力提升

创新保障机制。县委、县政府每年专题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五年来,出台县委常委会议纪要5个。2015年,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一是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表彰依据;二是建立由21个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把关工委建设目标任务融入党的中心工作,强化部门联动,推进齐抓共管;三是把乡镇办、村关工委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大乡5万元,小乡3万元,实行专款专用。对乡镇(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每人每月补贴200元,村关工委副主任每人每月补贴50元。以上举措,为关工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创新管理机制。2016年县关工委与县党政换届同步进行。由新退休的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六团一队”领导职务。坚持“用党的事业凝聚人,用祖国需要召唤人,用精彩活动吸引人,用真情实意感动人,用无私关爱留住人,用学习培训提升人”的方法不断壮大提升“五老”队伍。并从县老干部大学选出优秀学员充实到网吧监督队,有效增强了工作活力。目前,全县“五老”队伍3.5万人,关工委组织840个,“五好”关工委550个,占66%。

创新工作机制。在提升“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水平和基层“五好关工委”创建上下功夫。在农村两委换届前,明确村级两委,配齐配强关工委班子,全县571个村级关工委主任进行了重新任命,县委办、组织部、关工委共同落实党建+关建“巩固、提高、发展”要求。把每周一作为县关工委主任及机关例会日,双月15日为乡镇(街道)关工委常务主任及办公室主任例会日,“六团”团长每月第一个周一为例会日,网吧监督队每月25日为例会日。例会长期坚持雷打不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创新宣传机制。县信息中心开设网站,《方城消息》开设《关爱园地》,县电台、电视台开设《关爱之窗》,及时对全县关工委工作动态进行系列宣传。配合省、市、县新闻媒体进行“五老进万家”系列采风活动。2016年6月25日《南阳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方城关工委献智出力,发挥五老作用,呵护春苗成长》的文章。创作关工委之歌《托起明天的太阳》,精编《关爱乐章》,集中展现了25年的关爱历程;以《拥抱新时代、关爱谱新章》为题制作宣传板面30块在县宣传栏展出,并在城乡巡回宣传。

二、坚持载体创新,致力效果提升

——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县关工委与党史委、共青团、教体局联合下文,制定活动方案,统编县域红色教材,在县电视台开办电视讲座。二是在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纪念地和杜凤瑞展览馆举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启动仪式。三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举办红色报告会征文比赛,利用网络在线等新闻载体,把主体教育落实到各乡镇、各学校。四是发挥“五老”优势,组织20个德育宣讲团和17个文化团队常年坚持深入学校乡村进行巡回报告。五是充分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同时,县关工委把全县红色文化编印成册,印发至全县中小学生手中,并开展“我颂我国、我爱我家”演讲比赛。  

——深入开展“五老”进万家活动。按照市关工委“党建+五老进万家”活动,开启“党建带关建”工作新格局的安排,自2016年开始宣传发动、调研示范、总结经验,在全县培养50个“党建+五老进万家”活动示范村,带动全县农村2.6万“五老”人员进万家门、排万家忧、解万家难,化解矛盾2560件,办好事1800件。2018年以来,组织乡村“五老”人员积极参与德孝文化示范村建设,传播真善美,建设美好家庭,助力脱贫致富。清河镇500多名“五老”投身其中,已建成八个示范村。

——持续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组织德孝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传德孝、感恩励志报告会300多场,为全县30多万青少年播下立志成才的种子。同时开展家风家训传承活动,2018年与县文明办、教体局联合,组织了中小学生“我的家风家训”征文比赛,“五老”带头挖掘整理自己的好家风好家训。县关工委三位主任被评为县弘扬家风家训的模范。柳河镇关工委结合文明村、户建设,已组织八个村五千多户把家风良训精刻在门楣上,该镇司龙庄村被省命名为家风家训示范村,市级“五好”关工委小史店镇付老庄村被命名为河南省德孝文化示范村。

三、坚持服务创新,致力优势提升

“六团一队”针对青少年特殊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探索出“把脉个性抓住人心,深入浅出启迪人心,说理透彻折服人心,肺腑真情感动人心,生动风趣愉悦人心”的五心教育法,发挥优势,同心合力,倾情服务。思想教育团运用传承红色基因和传统文化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活动,端正其心态,完善其人格,确立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三观”。法制教育团组织公检法司“五老”报告团20个,聘请49名法制副校长,在为全县中小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的基础上,举办中学生法律竞赛活动,并制成光盘广泛宣传,还编印了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科技教育团组织中小学校园科学小发明、小实验、实践创新活动,为孩子们插上飞向自由王国的翅膀。在农村开展讲政治、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传、帮、带一批又一批培养青年人创业致富奔小康带头人。家庭教育团紧扣家风传承,家教智慧,成立家长教育中心,建立126个家长学校,开通“家长课堂”,建立师生、家长信息通道,强化了家长主体责任意识和教子方法。文化卫生教育团注重文明,普及健康。宣传《健康中国2030培训纲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心理教育团根据五老心理、青少年心理需求,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大场疏导与个性娇正相结合的办法,对高、初考生心理减压,为留守儿童建“心灵驿站”,指导他们健全人格、自强自立,健全心智和融入社会能力,并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及信访心理调适,化解社会矛盾。网吧义务监督队净化网吧,义务监督。以政法、文化战线“五老”为主体,相继300多名队员城乡往返,披星戴月,明查暗访,规劝业主依法经营,帮助家长教育孩子,曾唤醒600多名网迷儿童,筑起网吧和未成年人之间的隔离墙。五年来,各团队创新服务形式,组织的富有特色的演讲、诵读、竞赛、论坛、征文比赛、沙龙等系列活动近3000场次,累计发放科普读物十万余册,各类培训、讲课30多期千余人次。

四、坚持帮扶创新,致力情感提升

围绕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统开展“十百千万”“五老”关爱工程。一是联合民政、妇联、公安等部门,在全县设立了7个留守儿童之家,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从精神和物质上提供帮助。二是发挥“五老”人脉资源优势,内引外联,用情编织爱心网。加强与北京、陕西、广州、郑州、南阳等地经贸团体、驻外商会和爱心人士联系,搭建爱心平台,三年来筹资800多万元,对1600名贫困大学新生给予资助,圆其大学梦;帮助8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北京八维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同时加强与社团联手合作,对山区学校给予素质教育帮助。三是组织“五老”关注培养指导青年创业,省建行离岗干部卢学强,引进种桑大棚养蚕技术,回四里店镇余庄村建立专业合作社,带动60名回乡青年学习技术,勤劳致富。通过志、智双扶,发展支柱产业,全县已培养选树180多名乡村级“双带”青年,成为振兴新农村领头雁。

五、坚持研学创新,致力整体提升

一是集中学。把关工委人员培训纳入到全县党校统一培训计划。特别是去年在村两委换届后,对全县561个行政村关工委主任(村支部书记)和村“五老”主任进行了普遍培训和轮训,并利用党校乡科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培训班进行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关爱青少年工作”的专题培训和其它系列培训10余场,培训3000余人次。二是规范学。每周一上午为工作例会日,全体人员统一学,领诵经典文章,学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科技知识、业务知识和国学经典。三是研讨学。紧密结合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讨调研活动,建立主任、副主任联片工作责任制,班子成员每人每季度下基层调研不少于5次,两年来组织专题研讨会6次,收集研讨文章和调研报告98篇,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印发书面调查问卷3600份。四是外出学。组织“六团一队”骨干“五老”参加全国各地的学习交流培训。到济南、安阳、濮阳等地学习,多次组织乡村、社区、学校关工委到西峡黄狮村学习考察“家训馆”的创办经验。


 17/47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