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详情页
精神与物质共济 爱心助梦想同飞——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关工委留守儿童工作站做法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7年06月06日

来源: 常德市澧县关工委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澧县人民同广大善良淳朴的湖湘人民一样,大批从农村进入城市,发挥一技之长,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进城务工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近年来,澧县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广泛关注留守儿童。2012年伊始,县关工委在双龙乡进行留守儿童工作站试点;2014年,县关工委认真总结“双龙经验”并报县委研究,决定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县关工委主导,各级党政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双龙经验”,全面创建留守儿童工作站。三年来,澧县关工委依托留守儿童工作站,采取精神帮扶和物质帮扶并重,关爱帮扶了一大批留守儿童,其主要做法是:

一、凝聚合力,倾心营造关爱氛围

留守儿童是新时代的产物,留守儿童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县关工委倾心谋划、多方奔走,多次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多次与有关部门单位协商,多次与社会爱心志愿者联系,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1.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县关工委多次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留守儿童工作,争取领导重视支持,并向县委常委会和县长办公会专题汇报了留守儿童工作站的有关情况。经县委主要领导同意后,县关工委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站的通知》和《关于组建澧县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伍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参照“双龙模式”,以学校主阵地为依托,积极组建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迅速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站,逐步实现留守儿童工作站全覆盖。

2.大力加强部门配合。县关工委高度重视与部门单位的沟通配合,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单位的职能优势。由县政法委牵头,明确由县教育局、县民政局等10家县直单位与10个乡镇(街道)结成帮扶对子,给政策、给资金、给支持,共同协作创办留守儿童工作站示范样板。与县慈善总会协商,成立了《澧县慈善总会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用于支助留守儿童;与县教育局联合,选配了一部分教师作为留守儿童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与县委宣传部配合,在全县范围内宣传报道留守儿童工作站的意义和作用。

3.多方动员社会参与。县关工委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和桥梁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凝聚爱心人士,共同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由县关工委老领导出面,募捐社会爱心资金20余万元,全部用于特困留守儿童帮扶;由县关工委牵头,组建了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社会爱心人士1万余人,并建立了近千人的志愿者资源库;由爱心人士刘青出资3000万元,联合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建立了励志家园(留守儿童工作总站所在地),长期供养60余名特困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直至他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二、树立品牌,悉心塑造服务载体

县关工委积极树立留守儿童工作品牌,重视支持留守儿童工作站的建设工作。三年来,县关工委按照“三站一体”的模式(县城建总站,乡镇建站,村(社区)建分站),现已建成留守儿童工作总站1个,留守儿童工作站19个,留守儿童工作分站371个。

1.统筹构建组织网络。县委成立了县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关工委主任陈爱喜担任组长,分管政法、教育的县领导和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副组长,政法委、教育局等十多家单位为成员。县城区设立留守儿童工作总站,由县关工委一名副主任担任站长,负责统筹全县留守儿童工作站工作;乡镇街道选辖区内一所中学设立留守儿童工作站,由学校校长担任站长;乡镇街道辖区内除建留守儿童工作站的学校外,在社区、村或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分站,站长由社区、村关协会长或学校校长担任。全县按照“三站一体”的模式,基本实现了留守儿童工作站的全覆盖。

2.科学搭建活动平台。各地留守儿童工作站按照“一站五室”的统一模式,分别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亲情交流室、沙盘游戏室和情绪宣泄室。留守儿童工作分站按照“一站三室”的模式,因地制宜地设有心理咨询室、亲情交流室和活动室。留守儿童工作总站设在县励志家园,建有高标准、高规格的综合大楼,集学习、活动、住宿、生活为一体,配备了专职文化、生活教师。留守儿童工作站的日常运行由学校安排老师负责,配备有专业的设备器材,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完整的留守儿童工作台帐,有详细的结对帮扶活动记录。

3.合理组建服务队伍。县关工委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调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伍,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在留守儿童工作站开展活动。留守儿童工作站配备1-2名心理咨询辅导老师,针对有心理问题或感情缺失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情感交流;其他志愿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宣讲知识、解决困难。针对心理咨询辅导老师不足的问题,县关工委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联合湘北心理咨询师协会组织志愿者免费为留守儿童工作站培训了一批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充实了留守儿童工作站的精神帮扶力量。

三、创新模式,精心构造成长乐园

留守儿童工作站在传统的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的基础上创新关爱模式,采取精神帮扶与物质帮扶并重,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开展亲情关爱、心理咨询、后进帮教等活动,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构造美好乐园。

1.注重心灵陪护。留守儿童工作站把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放在首位,不仅建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台帐,还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灵陪护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和纠正不良习惯。留守儿童工作总站每月开设一节团体心理辅导课,由心理辅导老师集中给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三年来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30余场。留守儿童工作站和分站由心理辅导老师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结成心灵陪护对子,引导他们到沙盘治疗室和心理宣泄室进行疏导和矫正,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心、消除困惑、排解烦恼,帮助近200名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敞开心扉和重拾信心。退休教师、心理学专家杨铮传亲自组建湘北心理咨询师协会,多次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援助,个人长期结对一名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

2.注重亲情联谊。为解决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怀和教育这一问题,留守儿童工作站定期安排留守儿童通过电脑视频、电话交流等方式,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交流学习、生活、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澧阳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退伍军人任泽渊长期帮扶一对双胞胎特困留守儿童,经常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和衣物,加强亲情交流,两兄弟最终双双考入名牌大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站每年在县城区学校选取一部分学生深入到偏远山区,和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手牵手”结对子活动,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游戏,加强了城区学生和乡镇学生的情感交流。留守儿童工作站还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等问题,每年为留守儿童过一个集体生日,送一份生日礼物;每年底,在其父母返乡过节时,邀请每一名家长参加留守儿童工作站举办的联谊活动,增加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和认同感。

3.注重后进帮教。近三年来,县关工委多次组织“五老”在留守儿童工作站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留守儿童科学学法、懂法、不违法。县关工委联合司法局、教育局创建了澧县育才实验学校,重点对后进青少年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帮教。育才实验学校由县财政全额拨款,常年面向社会招收11周岁至16周岁有违法、轻微犯罪或有严重不良行为习惯,不适宜留在原校学习的未成年人。学校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以“知错、知规、知恩、知礼、知友、知己”为教育主线,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潜质,培养正确的价值导向。三年来,共帮教和矫正后进青少年115人,转变成功率达97.4%

4.注重爱心帮扶。县委、县政府建立和完善了“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将每年的61日定为“澧县留守儿童关爱日”,集中与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交心谈心,开展一次亲情活动,举办一次爱心募捐,组织一次走访联谊。县关工委发起成立了《澧县特困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募集社会爱心资金115万元,另每年由政府划拨50万元。关爱基金由县慈善总会和县关工委共同管理,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由各乡镇关工委和留守儿童工作站进行申报,经审核、公示后将关爱基金捐助给特困留守儿童。县关工委还以两办的名义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党员干部与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结成关爱对子,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帮扶活动。三年来,共结对2065名贫困留守儿童,捐助爱心资金2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