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鼓动海归创业潮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7年10月22日  来源: 人民日报
摘要:在9月14日的郑州项目对接会上,肖文丁(前)向三门峡市的工作人员展示自己在湖北的工厂信息。在全球人才竞争大背景下,经过持续多年、从未间断的国家政策引导,中国的人才智力引进规模不断加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对接

近年来,以海归回报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为特点的“对接”开始火爆起来。各地为海归专门举行的“对接会”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细化,形式越来越活泼多样。

早期的“对接”目的单一:为海归的研究成果、技术专利寻找与市场之间的匹配与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下,海归对各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早已不局限于只是在当地建立一个研究机构或者科技企业。

“我有技术,我能解决你的问题”

9月14日下午,一场“留学人才科技项目对接会”在郑州举行。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河南各地政府与企业机构抓住机会,沿会场四周排开展位,摆出了抢“人”抢“智”的架势。每个展位上都摞着几沓引才计划和人才需求目录,好几名负责人同时向前来询问的海归进行讲解。

在三门峡市展位前,一位头发已显花白的海归与工作人员聊得起劲。这位从美国回来的海归叫肖文丁,在矿产开发领域工作。他的企业在湖北,但目前正考虑把业务范围扩展到更多省份。“我曾经考察过三门峡,但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人家难以接受,所以最后无功而返。但我不甘心,所以这次又来了。我有技术、有项目,而且不缺钱,我希望能把自己的技术带给河南当地,提升社会效益。我是搞选矿的,处理尾矿污染这个问题我有办法,这是我的价值所在”。肖文丁这样自我“推销”。

“对接”助力智力资源转化

国家的发展动力,最终来源于智力资源实力。

“对接”的价值之一,是为智力资源的流动提供信息对称平台。一方是海归手中的项目、技术,另一方是市场需求。将这两者匹配起来,化智力资源为实际效益,是各地“对接”的基本目的。

在郑州“留学人才科技项目对接会”上,河南高校的展位前驻足的海归人数最多。展位上摆着蓝色的《河南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手册》,里面详细列出了29所高校的需求信息,不仅注明空缺的岗位、招收人数、专业、学历等要求,还按照人才等级详列出相应的待遇。一位女士激动地向工作人员介绍自己的丈夫,希望能为他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她对交谈的结果感到满意:“我觉得对接把市场需求信息最大程度地集中起来,如此一来,买家找到了卖家,卖家找到了买家,供需双方都解决了各自的问题。”

“对接”具有成果转化与智力服务双重功能

“对接”最重要的内容,仍然是需求成果转化,即海归针对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岗位需求信息,将自己的项目、技术、资金等资源,转化为能够进入市场的成果。如在今年8月举行的首届国际科创园区(上海)博览会”上,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推出的“万名海归创新创业对接会”即以对接为主题,组织了1万名海归人员,对接100家高端猎头公司和100家科技园区,帮助海归创新创业。而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联合主办的“海外赤子北京行”至今已举办7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各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多会举办留交会专场人才对接会,使海归人才与园区进行深度对接。

不过,现在的“对接”不仅仅局限于智力和成果的“相亲”了。

同样在郑州,与“留学人才科技项目对接会”同时,还有另外一次“对接”——河南邀请14位院士为河南发展出主意。

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陶明伦说得很恳切: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更是经济大省。但河南人均GDP偏低,高等院校偏少;尤其是“985”院校更是为零。

那么,河南怎么发展?

参会的杜祥琬院士说:未来,垃圾资源化能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作为人口大省,河南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也必须要过这个坎儿。他希望河南省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走在前面。

上海交通大学的徐雷院士建议河南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他的观点是:从公司的数量和投资来看,中国在世界排名第二位,有可能成为跨越发展的机会。而2016年的数据显示,国内主要的人工智能公司大都在北京,上海不到17%,深圳不到16%,广州7.7%,接着是浙江、江苏,但占比很小。这些数字说明,除了北上广深以及江苏省之外,其他省份还没有动作。这对河南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机会。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