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五老”工作室优秀案例——甘肃省平凉市“高禄璋心理工作室”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4年11月11日  来源: 甘肃省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与心灵相约 伴健康同行“五老”工作室,是团结“五老”的根据地,也是发挥“五老”作用的桥头堡。在甘肃省平凉市有这样一个“五老”工作室,一提起它,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学

与心灵相约  伴健康同行

“五老”工作室,是团结“五老”的根据地,也是发挥“五老”作用的桥头堡。在甘肃省平凉市有这样一个“五老”工作室,一提起它,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学生,都会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很多外地家长带着学生慕名前来,专程寻求帮助指导,它就是全省“最美五老”高禄璋创立的“高禄璋心理工作室”。

“高禄璋心理工作室”始建于2014年,是由“心理学会阳光心理咨询室”发展而来,目前,高禄璋已先后在平凉市图书馆、崆峒区中街街道广成路社区、崇信县城市社区鱼堡子社区建立了3家工作室。创始人高禄璋曾先后担任崇信县第一中学教务处主任、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文化局局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他不仅仅是一名高级讲师,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一级健康管理师、一级社会工作者。2014年,高禄璋发起成立平凉市心理学会,成为创会会长,退休后,他依旧保持对教育工作的炽热之心,更加笃定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引导和塑造,义无反顾投身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和关心下一代伟大事业,将个人专长与教育事业需要紧密结合,带领团队,用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心理辅导。

桑榆非晚,砥砺前行,构筑心灵“承重墙”。“高禄璋心理工作室”始终秉持“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知识普及为重点,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案心理咨询工作。10年来,工作室以“关爱心灵 关注成长”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为抓手,开展“智慧父母公益心理成长沙龙”“周末家庭教育公益讲坛”“亲子公益沙龙”“阳光少年成长”等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讲座1200多场次,受众超过15万人次。协助平凉市教育局在全市教师学生中开展焦虑、抑郁障碍心理健康筛查,受测学生及教师2万多人次,为教育部门研判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设立周五“心理咨询日”,为青少年免费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累计超3000小时。注重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帮助18名有严重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为100多名厌学弃学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重返校园。通过婚姻家庭咨询,挽救了76户濒临破灭的家庭。坚持为驻地部队官兵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累计为3000多名平凉驻军、武警、消防官兵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服务,帮助筛选射弹人选,改善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承担平凉市青少年12355心理健康热线接听工作,累计接听时长超过7万小时。

薪火相传,承前启后,打造育人“金名片”。“高禄璋心理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心理辅导平台,更是一个培养新一代心理工作者的摇篮。近年来,高禄璋带领工作室积极招募和培养年轻的心理咨询师,为学校负责人、代课老师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式方法,为教育系统累计培养输送心理健康辅导员726名,有效助推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推行工作室规范化管理,对照“六有”(有工作人员、有活动场所、有活动设施、有经费保障、有活动内容、有工作制度)标准,采取“定岗、定员、定责”方式,吸收7名“五老”骨干参与工作室运营管理,健全完善“五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度15项,逐步提升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水平。“高禄璋心理工作室”已成为平凉市关心下一代事业的一张“金名片”。

老骥伏枥,初心不改,争做宣讲“排头兵”。“高禄璋心理工作室”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使命,在抓好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注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坚持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优势和理论专业特长,积极向社区居民、青少年学生及家长宣讲党的最新政策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足迹遍布平凉市七县(市、区)近百所学校和上千个楼院小区,每年累计开展各类宣讲、讲座15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1.2万人次。特别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先后深入学校、村(社),开展分众化、差异化、接地气的宣讲报告300多场次、道德讲堂56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动创稳主动创安等方面积极作为,为职高学生、退伍转业军人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48期,受益群众达到2400多人次。

多年来,“高禄璋心理工作室”以其专业的服务和温馨的氛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无数孩子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成长的动力,家长们也在这里学到了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支持孩子的方法,用爱点亮“心灯”,不断推动平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向前发展,为社会贡献了一份“银发力量”。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