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江苏省南京市关工委品牌建设工作总结会和宣传工作会召开,旨在进一步推进关工委品牌建设和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关工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关工委副主任王咏红,各区分管副主任、秘书长,各系统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市报业集团、广电集团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各区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各区、各系统关工委特约记者(通讯员),市关心下一代好新闻作者代表参加会议,市关工委副秘书长陈炜和市关工委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方梅分别主持会议。
王咏红指出,在南京市关工委成立40周年的特殊节点,全市关工委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四项创新成果。一是以党建引领关工品牌发展。各区在“党建带关建、关建促党建”的政治方向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把关工工作融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形成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的新局面。二是以创新赋能品牌建设。各区、各系统关工委通过实施“对标职能、创建品牌,聚焦活动、丰富品牌,建强队伍、延伸品牌”创新举措,形成了老品牌锦上添花、新品牌不断涌现的良好格局。三是以职能构建特色品牌。各系统关工委立足职能和区域特点,创新创建“‘紫金草小讲解员’班”“百千行动”“三年提升年”“向阳花开”“三爱一践行”“民企青年走在前”“企明星学院”等活动品牌。四是以宣传助推品牌传播。作为全国第一家成立的城市关工委融媒体中心,没有辜负国家关工委顾秀莲主任在启动融媒体中心剪彩时的嘱托,已然成为支撑新时代南京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对2025年全市关工品牌建设目标和任务王咏红做了部署。第一,大力开展特色品牌建设。坚持把特色建设摆到首位,立足特色、围绕特色、催化特色、彰显特色,始终把特色作为我们关工品牌建设的衡量维度和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尺。第二,大力开展关爱内容创新。要以“青少年需要什么”“关工委能提供什么”“青少年能得到什么”作为创新的主线和方向,探索“德育+”模式,激发青少年的内生动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紧跟时代发展。第三,大力拓宽关爱覆盖和渠道。要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关建”的原则,持续扩展关工委组织的服务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线上关爱服务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教育和线上主题活动。第四,大力开展特色关爱活动。结合南京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建立红色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体验、传统文化传承等富有鲜明特色的关爱场所,配备专业的辅导员和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学习体验。第五,大力加强品牌传播推广。市关工委融媒体中心及各系统关工委自有媒体,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顺应媒体融合浪潮和舆论环境变化,切实遵循现代传播规律,全方位提升关工新闻宣传和品牌传播能力。
王咏红提出四点希望,第一,把握政治性,恪守使命、擦亮底色。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关工品牌建设的基本属性,也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关工品牌的“红色底色”更加亮眼、深入人心。第二,把握演进性,顺应规律、抓好重点。品牌的形成和成长具有演进性,要因时因势持续迭代创新,以新技术、新手段赋能品牌建设。第三,把握系统性,统筹兼顾、量质并举。要强化品牌特色,强化品牌内涵,强化品牌实效。第四,把握长期性,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是创新的事业,更是长期的事业,需要雷厉风行、开拓进取,更需要驰而不息、坚持不懈。
对2025年全市关工委的宣传工作陈炜做了部署。第一,进一步构建融媒传播矩阵。通过市关工委融媒体中心所属的“两网两号一报一刊”联通上下级媒体,打造市关工委线上线下有效互动的传播平台。第二,夯实传播队伍。不断完善以街道(社区)通讯员为基础、以区关工委特约记者为骨干、以媒体退休记者为引导的通联队伍。第三,策划系列传播活动。不断以“突出重点,扩大实效,提升品牌,强化传播”为策略,将具有实效性、吸引力的活动办成系列、建成品牌。第四,整合传播资源。要增强关工委工作宣传的权威性和社会面,扩大关工委工作经验和成效的宣传渠道。
品牌建设工作总结会播放了市城建系统关工委、市工商联系统关工委、秦淮区关工委、建邺区关工委和鼓楼区关工委选送的五部关工委品牌工作视频。宣传工作会展示了“关心下一代好新闻”部分优秀作品,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教育事业部记者孙娓娓、南京广电集团牛咔视频森林融媒创意部主管韩静文、栖霞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方玲、浦口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孙萍、溧水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曹源源做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