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江苏省南京市关工委融媒体中心特约记者(通讯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关工委的新闻宣传工作取得实效,10月14日-15日,南京市关工委在溧水区委党校举办了融媒体中心特约记者(通讯员)专题培训班。市关工委副主任王咏红出席并讲话,各区、各系统的关工委相关领导及融媒体中心的特约记者(通讯员)代表参加。培训由市关工委副秘书长陈炜主持。
今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赓续奋进之年,是南京市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不惑之年, 40年前的1984年,南京市关工委(当时名为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成立了。2020年10月,南京市关工委勇立潮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建了融媒体中心。在市关工委直接领导下,融媒体中心携同全市各区关工委特约记者(通讯员),以“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坚定不移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扎实有效地推进关心下一代领域的新闻宣传工作,讲好南京关工故事,彰显南京关工风采,为提升、扩大南京市关工委社会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截至目前,市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已有粉丝近51万人;今年1月—10月,金金网共发布稿件近1万1千条,访客数达70万余人次,浏览量达150万余次。融媒体中心今年还编辑出版了《南京市关工系品牌建设工作调研集锦》《2024年“逐梦心语”优秀作品选》。在金金网、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品牌建设和“逐梦心语”优秀作品展等专栏。
此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驻会副主席、新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缪小星做了题为《争做媒体融合纵深之旅》的讲座。通过分享历年来亲自撰写的《江苏新闻界》卷首语,缪小星生动地概述了融媒体的发生、发展以及走向趋势,对融媒体时代传播的特质、规律、方法和效果做了精辟的阐述,以自己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为关工委融媒体之“船”如何在媒体融合“大潮”中成为行稳至远的纵深之旅指点迷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媒体融合创研中心主任、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南京电视台原副台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唐宁做了题为《关工委新闻讲故事的策略》的讲座。唐宁从融媒体中心通讯员撰写的两则新闻入手,从标题制作到导语撰写、主体表现、背景叙述、结语概括,站在理论前沿,图文并茂、声像具备、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如何有策略地讲好关工委新闻故事。他认为全媒体时代,会讲故事是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关工委应当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故事的主角”与“故事的叙述者”的双重身份,既要规划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又要说好自己的故事,将其有效地传播出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文化与出版传播研究所所长于德山做了题为《融媒体时代行业新闻写作——视角与形式》的讲座。于德山从评析关工委新闻实例出发,阐述了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行业新闻传播的坚守、挑战和机遇。他通俗易懂地讲授了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角、运用融合的形式,将关工委工作规划与传播规划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和主流媒体的融合和合作,全方位、精准捕捉亮点,把行业的故事讲给社会听,展现行业新闻的领先性、创新性,体现行业新闻有用、有意义、有趣的传播价值。
★
王咏红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与传播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为应对这一变革,需精准把握信息传播规律,积极探索并应用新技术,以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向新高度,更有效地服务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她强调,要强化政治意识,把牢政治方向;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要加强对新闻稿件的管理;要以宣传报道的深度和厚度来不断提升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寻求创新,以创新驱动关工委新闻宣传工作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关工委行业新闻写作要深度融合工作规划与宣传规划,从全视阈范围出发,系统布局常规、创新及突发事件宣传策略,确保各环节精准到位;要坚守关工工作的宣传实效与成果,力求提升宣传内容的质量与深度,发挥优势,以共情为纽带,深入理解并传达关工委的关怀与愿景;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着力提升行业新闻写作能力。鼓励多样化的新闻作品的策划与写作,阶段性举办新闻作品点评、讲解与指导课堂,以促进基层新闻写作水平的持续提升;要强化各区、各系统的紧密联系,通过集体采访等形式将工作交流与质量提升紧密结合,共同推动关工宣传工作的高效与优质发展。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副秘书长何云、秦淮区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张义荣、雨花台区关工委通讯员井旭进、溧水区关工委通讯员管珏分别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