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陕西各级关工委扎实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
陕西日报2025-05-08 09版
本报记者 刘枫
4月22日,一场精彩的“五老进校园”活动在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小学举行。“五老”代表柏景森以“创新·体验·践行科技强国”为主题,展示无人机、机器人、直升机等自制模型,认真讲解科学原理,吸引不少学生参与互动体验。
2011年退休后,柏景森全身心投入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科技辅导员”。他自费购买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航模遥控器材等,深入全省10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科技创新动手做”大讲堂和航模科普活动,累计使3万多人受益。
“青少年时期是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的关键时期。我希望通过听得懂、有意思、能互动的科普课堂,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孩子喜欢上科学。”4月30日,柏景森说。
如今,在陕西,越来越多的人像柏景森一样积极投身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据介绍,陕西各级关工委联合多家单位,积极探索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品牌,动员“五老”、志愿者、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常态化开展“科技之春”进校园、“点亮科普梦”、青少年科技嘉年华等活动,推动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鼓励学生走进校外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教育效果评价引导,让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爱上科学,不断延伸学校教育、服务家庭教育、促进社会教育。
不仅如此,为提升农村科学教育质量,省关工委积极协调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开展“少年硅谷”创客项目,为全省7所红军小学捐赠价值70余万元的少年硅谷科技设备,并帮助建立创客教室,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丰富学校的科普教育。
当前,人工智能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业态持续涌现、新应用加快拓展。我省关心下一代科普活动不断适应新变化,精准对接青少年素质教育需求,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2024年10月,省关工委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等成员单位,在宝鸡市眉县举办2024陕西省“筑梦杯”关心下一代科普创新活动暨世界机器人大赛选拔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7300多名青少年选手同台竞技。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沉着冷静,不断调整方案、调试组装机器人、修改对应参数。经过激烈角逐,大赛产生冠、亚、季军各102个。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和老师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我的创新意识。”参赛学生陈相廷说。
“我们希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平台,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热情和探索精神。”省关工委主任郑小明说,全省各级关工委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支持和推动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的热情,为青少年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