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教育系统关工委动态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深入开展科普“双百”活动 推动关工特色的科普教育工作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4月02日  来源: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
摘要: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塑造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出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创新人才。北京

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塑造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出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创新人才。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科普教育的系列文件要求,积极整合各类科普资源,大力推进实施“百校中小学生科普教育高校行”及“百场科普教育讲座”活动(以下简称科普“双百”活动),关工特色科普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效。

一、立足全局谋划,加强助力科普教育顶层设计

一是找准助力科普教育着力点。教育系统关工委具有涵盖大中小学的组织优势,同时还拥有一支有着深厚教育情怀与学术威望的老院士、老专家队伍。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与资源,以打破高校和中小学之间的壁垒、让青少年享受到高校的优质科普资源为着力点,提出了科普“双百”活动思路,推动高校优质科教资源与中小学校科学教育需求有效结合。二是健全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在面向各区、各高校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去年3月,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召开助力科普教育工作专题研讨会,针对助力科普教育工作设想和科普“双百”活动核心内容征求意见,印发助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方案和流程。北京市各区教育关工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初步形成了“全市统筹推进,各区各有特色”的推进格局。三是强化条件经费保障。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动争取北京市教委大力支持,将高校科普教育资源纳入“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项目,市教委专门制定了《北京市高校博物馆开放工作方案》,给予持续的财政资金保障,并按照社会大课堂“市、区、校三级协同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科普“双百”活动。

二、大力推进实施,创新助力科普教育实践路径

一是整合科普教育资源。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24所高校协同合作,推动38个高校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向中小学生开放,并征集遴选了79名科普教育专家。去年5月,在清华大学举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集体授牌仪式,印发《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名录》和《青少年科普教育讲座专家推荐名录》,发放至全市16个区教育关工委及中小学,实现科普资源“按需点单”、精准配送。是推动科普教育与弘扬科学家精神相结合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与教育部关工委、中国科学院科创中心联合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点亮科学梦想”主题教育活动,重温老一辈科学家感人事迹,并将活动视频作为加强科普教育的优质资源发放全市中小学使用。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要传承、弘扬好科学家精神,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三是搭建科技活动展示平台。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京市区域赛,仅2024年就吸引了全市中小学校7000余支队伍、9000余名青少年参赛,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连续取得好成绩。

三、深耕育人沃土,彰显助力科普教育实践成效

一是科普“双百”工作稳步推进。自去年5月科普“双百”活动启动以来,北京市各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科普教育活动280余场,受益中小学生9.5万人次。如房山区同时邀请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9名老专家、老教授走进18所中小学、面向房山区1.5万余名师生开展矩阵式科普讲座。密云区聘请13位专家走进13所中小学,开展系列科普讲座。二是“大科普”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科普“双百”带动更多高校将科普资源向更广范围辐射。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教授报告团先后到19个省市中小学开展400余场讲座,受众人数线下约10万人、线上约630万人;在2025年春节期间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6场航空航天科技与国防军事系列微讲座,吸引了约2000人次听众。北京理工大学科普团赴延安、石家庄等地开展送学活动,“五老”受聘成为校外辅导员,为老少边地区科教工作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学校所在地怀柔区的中小学全覆盖派驻科技副校长,举办科普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科普滨州行、老科技工作者雄安行等活动,通过国科大B站、抖音、快手等官方账户对“科学公众日”活动进行网上直播,线上观众超百万。三是科普教育育人实效持续彰显。通过发挥“五老”优势,推动科普“双百”走深走实,搭建起高校优质科普教育资源与中小学生需求之间的育人桥梁,将科学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中小学科学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源源不断地浇灌着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