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我省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整体情况,按照中国关工委关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关工委组成8个调研组,对全省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题调研。通过入户走访、座谈调研、发放问卷和听取13个市、30多个县关工委,以及市县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妇联、团委等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初步掌握和了解我省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和建议,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5年底,我省普通中学有2956所,在校生351.9 万人,小学12126所,在校生596.2 万人。中小学在校学生共计848.1万人。据统计,全省共有留守儿童222796人,占中小学在校总数的2.63%,比例不大。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约占26.5%,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监护的留守儿童约为72.5%。在监护上,由隔辈监护的约为27%,由亲戚朋友监护的约有1%。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堪忧。据了解,留守儿童约80%能按时完成作业,也能够生活自理,但9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25%,中等的占45%。大约有30%的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差不多都是班上的问题学生,成绩偏差,作业往往不能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有骄纵、任性等坏脾气;有些甚至厌倦学习,沾染上一些坏习气,如说谎、打架、沉迷于看电视、游戏、网络等。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多,这些孩子中不同程度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
一是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关心照顾,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73%,一年一次的为24%,两年或者更多时间一次的有3%。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二是学习成绩不佳,学习兴趣不足。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调查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三是心理自卑封闭,情感世界空虚。据调查显示,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四是盲目逆反心理,情感隔膜较重。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五是家庭教育缺失,行为习惯不好。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三、留守儿童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约占留守儿童的4.7%。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上寄宿学校,年龄较大的孩子属于自我管理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这种类型约占2.3%,一般情况下孩子年龄在14岁左右,多为初中学生。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3、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
4、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四、我省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我省认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一是完善关爱组织架构。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留守儿童工作,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多渠道、宽领域地持续开展贫困留守儿童救助活动。沧州市委、市政府以“两办”的名义及时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两办通知精神的意见,市委书记商黎光同志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切实抓好落实,市委督查室对有关部门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了督办。据了解,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都把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确定由一位领导分管,并把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保定市关工委与市检察院、政法委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护蕾工程”,并成立保定市“护蕾工程”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吴立芳任组长。海港区、青龙县制定了《关于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定期调研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针对突出问题及时研判,制定相关措施。
二是全面加强日常管理。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全程跟踪家庭情况和思想学习情况。全省教育部门通过各级学校,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做到“五清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性格爱好;有何病史;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址和联系电话;第二监护人姓名、与留守儿童关系、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各市关工委、教育局密切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开设亲子热线、建立留守儿童驿站,多渠道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有的通过家访、家长热线、校讯通、校园网等合作平台,使家校沟通交流做到了日常化、随时化。博野县在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语知心园地、沙盘游戏室等心理驿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对班主任老师进行专题辅导,提高对学生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该县共建成心理咨询室18个、沙盘游戏室12个,初步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为主体、全体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三是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充分利用政策资金,狠抓薄弱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在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针对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积极协调各级党组织以及民政、妇联等单位,采取定期走访慰问、减免入园费用等方式,解决心理和生活难题。兴隆县在全面落实生均教育经费885元基础上,每年划拨2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在校生全部为留守儿童的开发区实验学校建设。近两年,该县共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20多所,落实配套资金近400万元,有力改善了在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是创新开展关爱活动。关工委注重与教育、妇联、文化、共青团等单位统筹联动。学校安排任课老师和留守学生结对子。不少村关工委也安排“五老”和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对子,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尚义县搭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管理人员、退休老同志、监护人、家长等各方力量,共同帮助留守儿童。实施一对一帮扶,实行“三包”(生活教师包一名、任课教师包一名,自理能力强的同学包一名)制度,建立了联系热线、定期家访、定期通讯等联络机制,加强了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实行留守儿童公寓化管理,由公寓负责人任代理家长,全面负责留守儿童的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永年县关工委与县妇联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启动仪式,向全社会发出了《爱心成就梦想,奉献托举希望》的倡议,并制作了反映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视频短片在全县播放。组织为留守儿童捐献救助资金和物品计3万元,协调2名企业家与13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邱县关工委为了解决好在县城没有住房没有近亲属的留守儿童问题,在为他们提供食宿的“小饭桌”的基础上,创办了由县关工委指导,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向留守儿童提供社会亲情服务的“社亲园”,并提出了“进家园、进校园、进辅导园”和“帮立志、帮学业、帮亲情、帮安全、帮解困”的“三进五帮”工作法,近两年,党政领导干部已帮扶留守儿童22人,18万元;办低保206人,年资46万元;救助残疾儿童13人,8万元;免费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儿童3例42万元。
五是构建关爱教育合力。各级关工委积极发动“五老”志愿者创办“青少年教育工作室”,为留守儿童课余时间提供学习、娱乐、教育场所;组织“五老”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子活动,开展一帮一的帮扶,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各级教育部门普遍制定了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实施方案,完善了工作制度;为留守儿童搭建了与父母的交流平台,加强心灵沟通;发动学校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和关心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和班级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增强留守儿童与同学们的感情,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各级团组织积极组织开展微心愿活动,帮助一些留守儿童解决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推广代理妈妈活动,对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与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维权活动,确保不使留守儿童受到伤害。各级公安、检察院部门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学法守法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
鉴于以上留守儿童问题,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值关注。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做到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一)家庭层面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诚实、善良的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时刻观察、引导和教育。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应与监护人经常联系及时交流,要求监护人对留守子女在学习、思想和生活上进行认真教育、监督和管理,及时反馈子女的情况,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是转变外出务工方式。相当多的留守儿童往往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这样的儿童较之父母双方有一方在家的更为不幸。因此,夫妻二人尽量不要一同外出务工,投入更多的时间同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比如每天或隔天在固定的时间打电话,定期回家看望孩子等方式,尽量消除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和不平衡感。家长们还应该经常以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向老师和监护人多询问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学校层面
一是加强师资建设。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弱化的现象,学校应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处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不仅在学习上给予鼓励与监督,还要在生活上多关照他们。教师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的沟通,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及时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帮扶措施。可以通过建立家庭联系卡、电话沟通等形式,及时向家长、监护人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密切家校联系。
二是建立监护系统。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加强学校综合环境的优化,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校园氛围。第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议在全学校范围内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登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第二,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学校教师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象,老师充当父母的角色,及时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让孩子们感觉到父母就在他们身边。第三,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对住校的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并安排专人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经常深入宿舍指导学生妥善安排一周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如果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及科学的引导,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可通过开设心理课程,由专门的心理教师讲授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测验、心理辅导、心理锻炼等多种形式系统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政府层面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首先要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进程,给农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引导和促进劳动力回流。同时为回乡创业人员争取优惠政策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并加大对农民创办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减少跨地域劳工的输出,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建立以常住人口为服务对象的管理模式和新型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降低农民工及其家属进城居住的经济成本,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变。第三、改革教育体制。受教育经费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上学难问题。因此,政府要逐步开放包括重点中小学在内的所有城市公办学校,让这些孩子能够得到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大力扶持民办教育,改革中考和高考制度等,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遏制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的趋势。
二是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不具备寄宿条件,部分实施寄宿制的学校的条件也非常艰苦,大多数中小学并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据了解,寄宿制学校深受师生们欢迎,主要原因是可以经常接触老师及同龄人,这样可以减少因思念亲人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于儿童的成长是有益的。在这种寄宿制的学校里,留守儿童可以更多地享受集体生活的氛围,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实践证明建立寄宿制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够解决留守儿童安全、心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能够有效的缓解家庭教育的不足。
(四)社会层面
一是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教育及监护体系。第一、建立“代理家长”制度,由各级团组织、团干部、村社干部、有能力的党员及社会有识之士,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成为该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针对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细心照顾其生活,悉心指导其学习,耐心引导其心理,做孩子学习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及成长的保护人。第二、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按时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排查,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正面的引导。利用现有条件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并制定监护人职责条例,宣传新的教育观念来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使他们真正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
二是加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一、发挥社区的综合教育功能,形成以社区、学校和家庭三者为主的立体式教育管理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第二,净化学校及社区的育人环境。学校周边的网吧、录像厅、游戏厅等场所都应禁止开办;社区中可以开办图书室、活动室等,方便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学习、娱乐。
从各级关工委来说,作为党委领导下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给政府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信息,提出建议;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发挥“五老”优势,开展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活动;三是与学校密切联系,为在校留守儿童进行陪护、辅导、教育等帮助;四是利用“五老”创办或联办的留守儿童辅导站、“四点钟课堂”、“农村书屋”、“城乡少年手拉手—快乐周末行动”等平台对校外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关爱和辅导活动等场所;五是组织各级关工委宣讲团举办“流动隔代家长学校”逐乡村为留守儿童隔代家长提供科学家教知识普及;六是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农村网吧和校车及家长拼车安全的义务监督,助力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七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氛围,动员更多“五老”和社会力量共同加入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