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民营企业关工委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民营经济强省,一代又一代民营企业家秉持着“四千精神”,始终坚守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民营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关工委如何发挥优势作用,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浙江省GDP第一县——慈溪市为例,市关工委探索成立了民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促进会,提炼了“五结合”工作原则、“四建四抓”工作模式、“六大工程”工作职责等一整套制度化建设模式和科学性推进方案。省关工委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深入开展个案剖析,探讨新时代县域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必要性、规范性和可复制性。主要工作启示是:
一、组织规范是基础。民企关工委工作要坚持“党建带关建”,理清关工委人员队伍、工作职责、学习培训、联系宣传等一揽子规章制度,帮助抓好企业内部“党工”“关工”“青工”三支队伍建设,以组织的规范化推动民企关工委工作的长效化。市关工委制定的“六好”建设标准,夯实了民企关工委组织基础。
二、资源集成是关键。民企关工委要注重多跨协同,树立互融互通、同向发力的工作思维。市关工委创新成立了促进会,建立了统一的运行机制,搭建了统一的工作平台,聚合了分散在不同企业的党建联络员力量,将原先“一对一”的帮扶辐射成为“多对多”的党建优势。以促进会为发力点,改变原先上门动员、逐点挖掘的工作方式,更便于将“五老”力量、政策利好、社会资源等注入企业之中,推动校企、地企之间的良性互动,极大提升了民企关工委工作的执行力和建设效力。
三、部门协同是支撑。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融合各种资源,汇聚各方合力。市关工委加强统筹指导,将民企关工委建设纳入镇街党建工作整体布局。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依据区位条件和企业实际,探索建立工作联盟,将原先纵向“条状”管理形式转变为“促进会+区域联盟”的交叉式、扁平化的“条块结合”管理模式,定期总结工作、通报进展,帮助解决困难。
四、服务专业是优势。民企关工委要服务企业发展、助力青工成长,必须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提升专业化能力,提供精准化关爱。市关工委成立“青年员工导师团”,聘请企业董事长、工程师、劳模、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律师等各行业领军人才作为成员,有效缓解本企业“五老”少的现实。搭建导师团与成员企业的桥梁平台,采取“五老”领办、社会专业力量联办的方式,在青年职工技能帮扶、权益维护、矛盾纠纷、心理关爱等方面,提供师傅式关爱、娘家人式呵护。
五、体验幸福是目标。民企关工委要密切关注青年职工在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权益上的需求。市关工委突出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关心关爱纾困和志愿公益服务,在引导青年员工技能成长、解决生产生活和身心问题、关爱帮扶职工下一代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让他们感受来自党委政府和企业的温暖,得到了更多的认同感、满足感、获得感,也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和奉献社会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