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优秀案例——广东省关工委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1月10日  来源: 广东省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将创业青年培训打造成为农村关工委工作的关键抓手广东省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工作始于2003年。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关工委恪守初心,以“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韧

将创业青年培训打造成为农村关工委工作的关键抓手

广东省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工作始于2003年。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关工委恪守初心,以“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韧劲和“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落实,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培训的对象和范围越来越广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越来越丰富,培训的成效和影响越来越显著,使之成为了广东农村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关键抓手。据统计,全省各级关工委共举办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4000多期,培训创业青年28万多人;历年来接受过培训的青年中,绝大多数都安心在农村创业,超过半数走上创业致富之路,其中三分之一左右成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创业青年,还有不少担任各类经济组织负责人,加入党组织,当上村镇干部,被选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素质乡村新型青年人才。

一、深耕不辍,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每年分别办高级班、提高班、普及班的培训工作格局

广东省关工委开展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工作经历了试验探索、普及发展、创新提高三个阶段。尽管在不同的阶段,培训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培养“三农”建设青年人才、久久为功持续推进这条主线是一以贯之的。为持续推动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工作,各级关工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强与农业、科技、人社、财政、金融及共青团、妇联、扶贫办、老促会等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增强培训工作的合力。在关工委系统内部,探索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各有侧重、各负其责又上下联动、一体运作的开放型工作体系,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县关工委负责办普及班,主要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服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培训了一大批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大学生,帮助他们较快投身农业,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市关工委负责办提高班,主要是从普通班中成长起来的骨干和青年致富能手中挑选学员,对他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现代农业知识培训,增强他们农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并开展一系列联农助农意识和技能培训,引领他们成长为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型创业青年。省关工委负责办高级班,对普通班、提高班培训后涌现出的具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潜质的优秀创业青年进行综合培训,着力培养他们成长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为顺应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牧场”的大势和大局,今年省关工委在继续办好“双带”能力培训高级班的基础上,7月9日至11日,又在湛江市委党校举办了首期“海洋牧场”建设专题高级班。来自有农村创业青年培训任务的临海8个市的60名从事海洋养殖、海产品加工销售的优秀创业青年参加培训。这次培训使创业青年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投身海洋经济建设、做好“海洋牧民”、成长为发展海洋经济带头人的责任感和信心。20多年来,通过分级分类分层次实施培训,各有区别,全面覆盖,形成了规模效应。一批又一批接受过培训的青年,以坚定的志向扎根农村,像充满生机活力的种子一样,在南粤大地上发芽拔节、开花结果,为广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澎湃活力。

二、善作善成,创造了一个由创业青年培训、训后跟踪服务、创业青年联谊会、创业青年示范基地“四位一体”的培训工作运转体系

办好培训班,仅仅是我们培训工作的第一步。在集中培训后我们还开展跟踪服务,进一步在政治上关心,技术上指导,创业上支持,做到“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基层党政盛赞关工委“办班培训+跟踪服务”的模式是“真正的育人工程”。近年来,我们总结过去开展训后跟踪服务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开班集中研学、加强跟踪服务、促进互学互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等培训工作关键环节相衔接。既推动这四个环节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又推进四个环节的工作之间相衔接,从而形成完整链条,发挥整体效应。一是办好培训班。加强培训内容建设,根据实施综合素质培训的要求,分别研究确定省、市、县三级培训的课程设置和培训质量标准,采用专家学者、“五老”人员、创业青年相结合的方式集体备课,打造精品课程,提升培训质量。二是加强训后跟踪服务。对创业青年及其创业活动的基本情况建档入库、动态更新,做到可跟踪、可评估、可考核;加强技术指导,挑选合适的专家帮助创业青年进行技术攻关;注重政策辅导,帮助创业青年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三是促进互学互帮。各地普遍成立了农村创业青年联谊会,通过联谊会经常性开展培训交流、产品展示、合作兴业等活动,推动农村创业青年携手共进、相互成就。四是加强创业青年示范基地建设。培养“双带”优秀创业青年,往往是培养了一个好的带头人,就带起了一个产业、带富了一方百姓、带旺了一个乡镇。为此,各级关工委通过命名创业青年示范基地,宣传示范基地负责人的创业故事,组织广大创业青年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和交流研讨,进一步营造了广大创业青年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三、砺行致远,引领创业青年反向支持农村关工委工作向更广泛的领域发展

开展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工作,为农村“五老”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关工委老同志带着对创业青年的深厚感情投入这项工作,无私奉献光和热。办班时,关工委都派出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带队,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办班后,各级关工委都建立学员档案和联系制度,安排熟悉“三农”的老同志回访指导、跟踪服务;创业青年在创业创新中碰到困惑、困难,关工委老同志力所能及尽量为之排忧解难。“五老”的无私奉献也激发了创业青年回馈社会、奉献社会的积极性。他们深刻认识“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富”,主动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当自己富起来之后,从种养技术、种苗、资金、销售、信息等方面扶持周边群众,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梅州兴宁市创业青年陈伟波,人称“陈小鸽”,他一步步从小鸽场发展成一家集种鸽养殖、产品加工、品牌销售的省级龙头企业。他不仅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鸽苗、饲料等支持,而且为鸽农提供统一收购、贷款担保等服务。兴宁市龙田镇的肉鸽养殖户罗秋芳说:“跟着陈小鸽从事肉鸽养殖以后,让我们一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致富不忘乡亲,当自己富起来之后,不仅积极参加助学、扶贫、修桥铺路等慈善活动,大力支持乡村建设,而且发挥生产经营基地的作用,或成立关工委组织,或建设中小学生农业科普教育园地,或建设大学生研学基地,把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责任扛在肩上。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