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2024年贵州省毕节关工委做了这些工作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1月06日  来源: 贵州省毕节市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2024年,贵州省毕节市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

2024年,贵州省毕节市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德刚等一行亲临毕节调研,参加“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和中国工农红军贵州毕节七星关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调研期间,对毕节关工委工作作出了159个字的批示肯定。

1.jpg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一行在金沙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为金沙县后山镇初级中学揭牌“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2.jpg

顾秀莲主任在金沙县第一中学与学生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全市各级关工委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毛泽东诞辰131周年为主题主线,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宣讲。市关工委撰写了《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等4篇宣讲稿分赴各县市区开展宣讲活动。一些县区也撰写了《学习奥运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宣讲稿,向青少年宣传奥运冠军谢瑜的故事。2024年,毕节市关工委开展宣讲23场(次),受教育人数达8000余人;各县(市、区)关工委、乡镇(街道)关工委、学校关工委共组织212个“五老”宣讲团(组)开展宣讲1293场次,受教育师生达38.85万人。

3.jpg

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入推进。以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史国史教育、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69批次4608名青少年到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开展“游基地、学党史”活动,评选命名“优秀五老宣讲员”16名,优秀红领巾解说员9名。组织全市青少年参与以弘扬毛泽东崇高精神风范为主题的“中华魂”读书活动,征订发放《毛泽东故事》8028册,开展主题演讲、故事会、歌咏赛等活动500余场次,评选优秀征文一等奖32篇,二等奖64篇,三等奖97篇。

“一评三管好”活动创新拓展。继续把“一评三管好”活动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抓手。谱写了“一评三管好”歌曲在部分学校进行传唱。10月,在大方县组织召开全市“一评三管好”活动现场推进会。各级关工委表彰命名“美德少年”5973人,“一评三管好”活动覆盖到557所学校,639个村(社区)。

4.jpg

“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持续开展。为毕节一中、毕节民中、毕节实验高中45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6.75万元,向全市486名农村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20万元,向全市420名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放“开学季·关爱行”“助成长·关爱行”慰问金、奖励金27万元。毕节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帮助争取到北京市中策律师事务所10万元资金对较集中的易地扶贫搬迁点的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等5个易搬点的277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帮扶慰问。争取到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中阅伴学—同心助教”公益捐赠项目,为每个县(市、区)幼小初高中学校捐赠价值95.8万元的公益教育数字化设备。引进深圳爱同行恩慈公益基金会到大方县理化苗族彝族乡法乐小学等15所学校开展资助活动,为困难学生颁发奖学金11.45万元。2024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共筹集帮扶资金156.24万元走访慰问青少年6150人,515名关工委“五老”结对帮扶765名特殊困难学生。

“尽责优教”活动成效突出。市关工委、市民政局筹集资金购买了大米、食用油、书包等357份走访全市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动“五老”深入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的乡镇举办“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班。今年以来,市关工委和市直单位关工委共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20期,培训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1924人,各县市区关工委开展培训31场次,培训家长(监护人)11000人,走访慰问留守儿童2060名。各级关工委组织176名“五老”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家教家风宣讲64场次,9580名家长青少年受教育。

5.jpg

全市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

“双助”行动成效明显。筹集经费45万元新建研培中心9个,争取省慈善总会资金支持20万元建设研学基地2个,举办全市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班1期,培训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84人。据统计,在市关工委近年来支持建设研培中心的66所幼儿园中,2所成功升级为省级示范幼儿园,38所升级为市级示范幼儿园,13所升级为县级示范幼儿园。

6.jpg

赫章县核桃树大树更新项目启动仪式

助力乡村振兴效果显著。共投入资金65万元,新建乡村振兴青年科技服务示范基地9个,组织1120名青少年学生到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23场次。争取市林业局资金80万元在赫章县朱明镇共同组织实施“核桃大树更新复壮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更新10年及以上的核桃树800株。举办集中式培训班3期,培训青年农民329人。组织老专家深入七星关区、织金县等开展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青年农民600余人。

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有为。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参加了12.4宪法日宣传活动,深入到毕节六中、赫章民中等学校开展宪法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宣讲。各县市区关工委开展法治教育宣讲920场,26.32万人次青少年受教育。市关工委、威宁县和金沙县关工委共同组织关爱团到贵州省未成年人犯管教所对毕节籍罪犯开展帮教活动,发放帮教物资5000余元,帮教罪犯156名。全市“五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560次,204名基层关工委“五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8件;25名“五老”人民陪审员在20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帮助失足青少年123人。争取市司法局资金20万元,在金沙县红岩社区、群立社区、古楼社区、思源实验学校建立了4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召开了全市易搬点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7.jpg

全市第十八期关工委系统干部培训班

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坚持党建带关建,选送17名同志参加上级关工委的各类培训,举办全市第十八期关工委系统干部培训班,培训关工委系统干部121名。召开全市关工委办公室工作座谈会,对各县市区关工委秘书长、办公室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市区关工委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关工委系统干部546人。大力开展“孝老敬贤月”活动,2人被评为“全省最美五老”“全省五老优秀宣讲员”,命名了14名“全市最美五老”,走访慰问“五老”211人次,建成“五老”工作室330个。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