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助力福建“三茶”统筹发展
福山福水,出福茶。福建是中国茶叶第一大省,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福建省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关于“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福建独特自然资源和茶产业发展基础,组织实施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把培育高素质的茶产业发展人才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技能培训、跟踪服务、宣传推广等措施,助推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茶农增产增收,在福建众多乡村书写“一片绿叶,成就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故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培训,培植创新创业“人才链”。做实培训指导。将茶叶技能培训纳入“种子工程”重点内容,省市县三级关工委围绕茶叶精制加工技术、茶叶评审技能、茶叶栽培技术、“三农”政策和茶叶互联网营销等内容,开展“理论+实操”技能培训107期7800多人次。创新培训方式。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举办茶叶研习班,指导学员参加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帮助350多名学员考取评茶员、制茶师等职业资格证。丰富培训内容。采取“游学式”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前往广东、浙江等茶产业大省学习先进技术;“陪读式”全程跟班,邀请茶科技、茶文化、茶经济等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授课;“追踪式”结业跟进,进行专业考核与总结分享,开展跟踪服务,帮助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聚智汇力,健全项目帮扶“服务链”。提供现场技术服务。组织老科技专家深入茶园、生产一线,开展现场技术咨询和新兴技术传授。如,由老专家和当地老茶工手把手传授“绿改红”、铁观音、武夷岩茶的品种改良、栽培和烘焙等核心技术和工艺。茶学教授郭雅玲、一级茶艺师吴雅真、国家茶树育种专家陈荣冰等3位教授分别牵头成立“种子工程”“五老”工作室,就地就近为学员提供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品鉴、文化等全链条技术咨询和服务。组织参与各级评比。与省人社、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建立良好沟通机制,组织学员参加“闽茶杯”评选,举办“种子工程”自产茶样点评会,对种子学员进行高质量高水平的点评和技术指导。构建赛育融通,做好相关技术孵化与人才培育,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以赛促才,组织17名优秀种子学员参加2023年全省评茶员、茶叶加工工、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获银奖1名、铜奖1名,优胜奖4名。指导申报各类项目。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成立指导小组,组织召开资金项目申报指导会、专家见面会,指导种子学员申报福建现代农业(茶叶)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现代茶园测土配方和综合防治项目,累计申报福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30多项,所获财政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
(三)扩大宣传,激活持续发展“品牌链”。加大宣传推荐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新媒体的优势,拍摄专题片,在福建电视台乡村振兴频道宣传推介典型种子和示范基地的创新创业经验。坚持每2年召开一次全省“种子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邀请学员作典型介绍,交流创业经验。主动融入发展布局。连续4年组织种子学员参加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设立专门展位举办“福建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茶叶班成果展”。推荐学员参加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厦门等地专业展会,多渠道助力“福茶”品牌的推介宣传。线上线下融合推广。鼓励茶企茶农利用“福茶网”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创新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短视频等电商模式,实现茶叶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指导学员组织产品入驻京东商城、阿里巴巴、唯品会、亚马逊等销售平台,开设微店等不同渠道销售“福茶”。
二、实现效果
(一)培育大批新茶人。“种子工程”培育典型学员1.6万人,仅茶产业典型学员就有5158人,有152名茶产业学员被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大国农匠等。如,莆田学员黄仁杰积极发挥省级龙头企业的作用,开展技术指导、标准规范,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宁德福安市青年农民郑国华致力于茶叶新品种研发、传授技艺,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茶专家。
(二)助力茶产业蝶变。通过“种子工程”实施,种子学员的生产思维和经营理念出现转变,更加注重企业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更加注重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转型。如,闽清县学员姚朝响听取省关工委农业委老同志的建议,由传统茶叶种植向绿色生态种植转型,创立的“麒麟”品牌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省级龙头企业。福鼎市学员林西英创立的“福茗芳”品牌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日可加工茶青4万多斤,全国开设连锁店20家,被评为宁德市龙头企业。隆合茶业、天毫茶业、幔亭峰、璞玉茶叶、溢园春茶叶、吾要茶业、卢峰茶叶等企业或品牌,其成功转型的背后均有“种子工程”贡献的一份力量。
(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培育的青年茶农在实现自身致富,成为致富带头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带动5万多户群众发展致富。如,龙岩武平学员王新宝搭建“企业、党员、合作社”帮扶平台,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帮扶群众1000多人从事绿茶产业,发展生态名优茶园户均10亩以上。宁德古田县农家女孩余海燕创办鹤塘明艳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208户村民发展茶叶、食用菌生产,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翻3倍、近3万元。
一片小小茶叶,蕴含着福建历史和文化,有其独特的底蕴和内涵。福建茶品牌发展潜力无限,未来,福建省关工委将再接再厉,让“种子工程”深深扎根基层,以弘扬茶文化为引领,以做强茶产业为目标,以提升茶科技为支撑,强培训、抓服务、创品牌,探索出一条关工委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