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豪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2年11月17日  来源:
摘要: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英豪协助省关工委主任陈玉益主抓关工委日常工作。多年来,他主动作为,重视调查研究,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

海南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英豪协助省关工委主任陈玉益主抓关工委日常工作。多年来,他主动作为,重视调查研究,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的工作定位,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用高度使命感与责任感从事关心下一代事业,他组织省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线,以落实“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为抓手,促使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受到中国关工委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2019年海南省关工委被授予全国关工委“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优秀组织奖。2022年陈英豪同志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奖。

一、政治忠诚、思想上与党中央自觉保持一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关怀和教育下一代的工作至关重要。陈英豪常务副主任在政治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学习党的十九大历届全会精神、以及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素养,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认真负责、抓好关工委日常工作

实践为基,以躬行求真探索关心、教育下一代的新模式。现年已89岁高龄的陈英豪常务副主任,善学善思,求真务实,抓起工作来办法多、效果好,对每项工作都力臻完善。关工委的事务性工作繁多,他便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近年来他不顾年事已高,坚持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帮助各级关工委组织开展工作。

创新为法,以协同育人助推梦想启航。陈英豪常务副主任协助基层关工委研究探索“党建带关建”的制度体系、有效载体和长效机制。向全省各级关工组织推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全省关工系统的组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不遗余力、推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作为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对自己的反思、定位和提醒,也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的再温习和在发展。陈英豪常务副主任始终不移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在推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中,他带领大家深入分析青少年思想现状,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更好的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党史国史教育入脑入心,他推动建立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琼崖一大会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3个国家级“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和15个省级“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的挂牌工作。

四、不忘初心,探索“输血”与“造血”功能

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关乎农村贫困家庭是否具有稳定脱贫能力的关键,更是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陈英豪常务副主任在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深知,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要从娃娃抓起,特别注重农村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性教育,他多次深入海南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基础性教育的宣讲、参与省工委实施助孤帮困工程。教育扶贫是激发农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源泉,是激活和培育贫困地区“输血”与“造血”功能、实现共同富裕无可替代的手段。他积极主导推进省关工委“三个十”“三个万”“五老”关爱行动,用以对接中国关工委的“十百千万”“五老”关爱工程,他主动作为、务实高效,截止2019年底,全省已完成了14家省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7家省级“儿童之家”、6家省级“科技帮扶基地”的挂牌工作。提前完成“培训一万人次的青年农民”“帮扶一万人次的困难青少年”“为贫困家庭儿童捐赠一万套爱心书桌椅”的目标。

作为一名老干部、老党员,陈英豪常务副主任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二十多年来退而不休,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对党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尽心竭力、无限忠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不懈奋斗、无私奉献。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