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人如其名,人生如枫叶般火红。她是普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局级退休干部,是呵护祖国未来的“园丁”,孜孜不倦地奋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
选择“关爱事业”担使命
1948年出生的叶红,是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长期以来,她有一位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需要照顾(丈夫于去年不幸逝世),有一位98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陪伴,但她仍挤出时间和精力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用坚韧的意志、扎实的行动和炽热的真情践行着老共产党员的初心。
叶红是67届的师范毕业生,有过15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她,对孩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和热爱。2008年,叶红从区局级领导岗位上退休后,立即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成为一名主将。
2009年8月,叶红创立了普陀区关心爱护下一代工作团并任团长。关爱团成员全部由退休局处级干部组成,成为关工委的生力军。在她的率领下,关爱团实施并完成了《传承红色基因三百行动计划》:
校园政治辅导活动一百场。如“青春普陀·祝福祖国”庆国庆升国旗仪式,“放飞青春的翅膀”主题团课,“寻访最美老干部”走访活动等。
社区主题共建活动一百次。如“红漂流·心链接”悦读红书启动仪式,“夯实信仰的基石”主题活动,“不忘初心,永远长征”红色印记寻访活动等。关爱团与长征镇以及万里、曹杨等街道建立共建关系,帮助154名青年积极分子入了党。
网络红色传承课件一百个。叶红率领关爱团成员积极参与网宣达人培训活动,提出关爱工作与网宣工作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让关爱工作借网络而腾飞。在网络被热情点赞的微党课有:《燃旺信仰的火焰》《托起心灵的天平》《不朽的丰碑》等。近两年,编写摄制“苏州河的红色故事”微视频38部,大多被《新普陀报》、市委老干部局微信公众号及中宣部“学习强国”转发。
倾心“呵护春苗”促和谐
叶红率领关工委成员以家事审判调解员的身份走进法庭,参与涉及青少年民事案件调解,帮助即将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挽救破碎的家庭,为落实孩子抚养人和抚养费用心调解,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殚精竭力,促进了社会和谐,也留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叶红多次自掏腰包采购文具及玩具,和区法院法官一起回访离异家庭。当看到那些活泼可爱、健康快乐的孩子,她感到无比欣慰。原先,这些离异家庭,有的双方父母抢着要孩子,有的双方父母都不想要孩子。她心疼地说:“这些孩子所获得的爱是缺损的,不完善的。我们老同志们要为其添一份亲人的爱,加一份长辈的情。”叶红和关爱团成员长期坚持参与案件调解,讲法律,讲亲情,讲责任,竭尽全力维护孩子们的权益。叶红和老同志们认真学法律、学心理学、社会学,以提高与当事人沟通、调解的能力。她和关工委成员以“爱心爷爷奶奶”的身份,参与庭后回访工作,为缺失亲情的孩子送去关爱。
每年寒暑假,叶红会同区矫正中心、新航普陀工作站等共同举办雏鹰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带领那些父母在“大墙内”的孩子参观学习;过年时带他们到新华书店挑选开心压岁书与学习用品,陪孩子们吃年夜饭。每年召开“大手牵小手、爱心伴成长”关爱助学座谈会,受助的有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
构建“爱心港湾”助重生
叶红还带领关爱团与区法院少年庭、区青少年保护办公室、区社区矫正中心等部门共同建立“普老伴成长”工作室和“爱心港湾”,对涉案青年进行帮教,联系落实工作单位,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叶红为刚走出大墙、缺失亲情的“浪子”,购买鞋子、衣服等生活用品,激励失足青少年重新走上正道。
叶红与各有关方面积极共建“爱心港湾”,着力构建关爱特殊青少年的工作“闭环”:要与特殊孩子的父母进行“责任”谈话,要给特殊孩子的居委会提出“关爱”建议,要给特殊孩子的学校提出“反馈”请求,“三个要”有效形成了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叶红还组织被判缓刑的青少年开展“用阳光书写七彩人生”主题活动,激励他们在新时代的灿烂阳光下开启崭新的人生;组织帮助普陀区在押籍犯人子女顺利考入大学,并完成学业。
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和实践,普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越来越壮大,从关爱团、枫叶红辅导员、网吧义务监督员,到法院社会观护员、家事审判调解员、党史宣讲团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普陀区现有31支普老志愿者队伍,骨干成员达上千人。叶红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最美申城老干部。
退休14年,年逾古稀的叶红初心如磐,勇担使命,奋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是什么让瘦弱的她内心如此强大?是什么让她克服种种困难,永不言弃?她的回答是:“我原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是党的教育和培养使我成长为一名局级干部。我很乐意发挥我的余热,关心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我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尽管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我要继续为党工作,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