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绍亮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2年11月17日  来源:
摘要:解绍亮同志是隰县人大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一位老同志,2011年担任隰县关工委主任以来,他发扬几十年来爱党爱国,无私奉献,勤奋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党史,忆党

解绍亮同志是隰县人大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一位老同志,2011年担任隰县关工委主任以来,他发扬几十年来爱党爱国,无私奉献,勤奋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党史,忆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坚持“两个维护”。用习近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工作实践。在新时期的新征程上,他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两办关于加强关工委工作的意见,下苦功夫、竭尽全力、深刻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带领县关工委一班老同志早出晚归、废寝忘食、调查走访了全县351个自然村和43所中小学校,填写了一万多份调查表,把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归纳为孤儿、单亲儿童、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特困儿童和在押青年等六类,针对性地施以关爱和救助。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名学生失落,不让一位青少年失足”的工作目标,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为了开发救助资源,他千辛万苦把有救助能力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动员起来,分别和贫困青少年结对子施救助。又通过自己的多种关系和网络媒体,先后动员和吸引省内外的133个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共救助特殊群体1万多名,救助资金累计达2000多万元。他本人率先垂范,亲自管教监护孤儿五名,还采取多种渠道和办法适时、及时地助钱、助物、助管、助教特殊青少年九十多名。亲身为孩子们配眼镜,找医生,买药,买衣,买书,买学习用品,救助金额达二十多万元。与此同时,他积极为县委政府出谋划策,指导全县259个单位建立了关工委,实现了全覆盖。做到了只要有党组织的地方、只要有青少年的地方、只要有“五老”的地方就有关工委。为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他积极开拓教育领域,确定了二十多个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征集了家风家训,编撰了青少年传承教材,全方位争创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在他的教育和帮助下,王萌同学被保送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悦、樊莹同学分别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的高丽华同学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军队的助理工程师。

多年来,他带领的隰县关工委工作持续领先,先后三次受到国家关工委嘉奖,三次受到省关工委表彰。2019年12月又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关工委”。解绍亮同志于2004年获得临汾市“劳动模范”,2013年获得“隰县最美共产党员”、“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2014年获得“身影全国榜样人物”,2019年获得省关工委“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2020年作为中国关工委“先进工作者”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省、市关工委曾分别做出决定、下发文件、印发通知,在全省、全市开展向解绍亮同志学习的活动。他的事迹在当地影响颇佳,“有事找关工委”成为全县男女老少的口头禅。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先后三十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并录制了专题片,广为传颂。突出特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挥参谋作用,引领基层关建

解绍亮同志德高望重,资历厚重,讲话办事影响力很深,任关工委主任以来,他带领隰县关工委一班老同志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的最大能量,千方百计把关工委工作融渗到全县各单位,促进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成员单位率先垂范,县直单位密切配合,关工委积极作为,社会团体融合,志愿团队共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关工格局。建成了纵横交错的关工委网络。

解绍亮同志积极努力、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参谋作用,帮助县委先后于2011年下发《关于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2019年下发《关于创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的意见》的文件。

解绍亮同志思路敏捷、行动迅速,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后,他及时提出统一标准,要求全部达到“十有”目标:一是建班子,确定到人。二是建队伍,全员登记。组建起3545人的“五老”队伍。三是定制度,遵循有规。四是建阵地,活动有场所。五是挂牌子,树起标志。六是设制记录簿。七是建立文书档案。八是有影像视频资料。九是有图书阅览室。十是有特色,有活力。

二、倾心救助事业,创新关爱机制

解绍亮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经过边实践,边创新,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落实政府救助机制。根据民政、妇联、团委、工会、文明办、扶贫办等单位的相关规定,与相应的救助对象相对照,为58名孤儿和事实孤儿办理了每月1000元的民政救助手续,为385名考入大学的困难新生联系了320多万的扶助资金。二是建立长效救助机制。发动爱心企业,联络爱心人士,搭建救助平台,沟通救助桥梁,千方百计为孩子寻求爱心救助资源,每生每月500至900元不等,按月打入关工委为孩子开设的专用账户,直至完成学业。截至目前已发展救助者133名,有机关事业单位,有个体工商户,还有县委政府的领导同志,被救助对象148名。救助时间最长的已达11年。有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送走第一批救助者,又接手救助下一批。有的救助者丧失救助能力后解绍亮同志及时联系新的救助人接续连助。他本人率先垂范,无私奉献。有一个孩子叫董杰,父亲犯罪坐牢,母亲不知去向,成了一名事实孤儿。解绍亮同志千方百计和其相关亲戚联系,都被对方拒绝。为了让这个孩子不失学,不掉队,不失足,解绍亮同志自己担负起了董杰的监护人。他先后跑福利院,访民政局,找爱心单位,求爱心人士,为他联系学校,管理生活,走访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引导这个孩子。为了安慰和鼓励这个孩子,2018年8月解绍亮同志亲自带上这个孩子,排除各种困难去祁县监狱探视其父亲,父子两相见,痛哭流涕,互相安慰,一致把解绍亮同志当做他们的终身恩人。现在,董杰已经考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类似这样的事迹还有许多。在他的组织和引导下,现在全县共有68个单位和个人参与救助关爱活动。临汾、隰县、祁县、侯马、太原、天津、北京、上海、无锡、直至团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外省外籍爱心人士和隰县籍在外地工作的、曾在隰县插队的58名同志都缘于解绍亮同志的感召慕名而来。形成了一个扶贫关爱救助集团,累计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受助对象达12000多人,收到感恩者送的锦旗88面、牌匾112块、感谢信400多封,互赠慰问品价值10000多元。感情越来越深,事迹十分感人。三是建立实用性救助机制。解绍亮同志发动机关、学校、工商户、小企业,为孩子们捐款捐物。武装部、妇联、团委带头捐赠被褥、书包等学习用品。意尔康鞋店捐助皮鞋,姐妹发廊义务理发,图书馆免费发放读书卡,县医院开通孤儿就医绿色通道,新华书店送赠工具书,波司登服装捐赠衣服,艾莱依捐助羽绒服,亨得利眼镜店免费配眼镜,城建部门解决廉租房,帮助维修房子等等。原临汾市万家福超市一次捐送150名孩子15万元,中国银联两次捐助119名残疾贫困儿童3万多元,临汾金百丰新能源公司五次捐款8万多元,并长效救助六名大学生。省市县驻村工作队及其驻村干部、村官都在村里为贫困青少年捐资捐物。献爱心的队伍越来越多,救助内容越来越广。为了增强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直接联系,解绍亮同志独具匠心,为需救助儿童发放了关爱卡、图书卡、诊疗卡等证件,给救助单位赠送了“青少年关爱之家”光荣匾,对爱心人士赠送了“爱心荣誉牌”。四是建立精神救助机制。针对一些孩子因各种原因情绪低落,思想消沉的问题,解绍亮同志安排他们参加“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赛,多次亲自带领着有服刑父亲的孩子去监狱探视亲人,安排专人为孩子辅导作业,补习功课。逢年过节给他们买衣服,发礼品,送压岁钱。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兴致,增强生活乐趣。孤儿王海燕,父母在她一周岁时先后离去,奶奶在她四周岁时撒手人间。这个孩子长到十二岁从没有过过生日。解绍亮同志在隰州宾馆为小海燕举办了十二岁生日庆典,使这个从未过过生日的孤儿,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慈母般的关爱。临汾日报以《不同寻常的生日庆典》为题,报道这一动人的场景。2020年王海燕所在的下司徒村土地被高速征用,补偿款和村民发生纠纷,解绍亮先后二十多次跑乡镇,去村庄,通过司法救助,进行了两次诉讼,维护了这个孩子的应得利益。孤儿白雪茹,父亲去世后,跟着姑姑生活,曾一段时间心情沉重,兴致低落,解主任有意识地选拔她参加了全省“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赛”,获得了第二名,并参加了省关工委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使得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确定了人生的目标,也给特殊群体和广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五是建立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教育机制。解绍亮根据工作需要,建立起“五老”网吧监督员队伍,配合有关部门取缔无证网吧,对违规接受青少年上网的网吧进行处罚。建立了88个校外辅导站,创办了29个儿童管护中心,对孩子们管教,管学,管生活。使孩子校内有人教,校外有人帮,校内校外结合,健康快乐成长。他还把本县籍失足青年底子摸清,多次去大墙内探视,中秋节送月饼,过年送饺子,编写劝诫歌,帮助在押青年端正思想情绪,积极接受改造教育,鼓励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三、精心传承红色基因,尽心培育时代新人

解绍亮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既精于谋略,又尽力作为,他把“中华魂”读书活动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深度融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隰县是一个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故事和英雄人物。解绍亮同志组织“五老”同志到档案馆查找,去史志办翻阅,上纪念馆访问,请知情人士回忆,将收集到的红色资料整理成影像和文字材料,编辑成讲稿、故事和教材,组织“五老”宣讲团巡回给青少年宣讲,先后给青少年宣讲15场次。

为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解绍亮同志组织全县关工委开展了具有红色教育意义的故事会、演讲赛、征文选、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举办故事会68场、演讲赛59次、书画展15次,征集优秀书画作品400多幅、征文280多篇。

在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中,解绍亮同志帮助各学校共聘任红色宣讲员389人、“五老”校外辅导员288名、优秀家风家训宣讲员23人。感党情、颂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在全县青少年中广泛形成。

解绍亮同志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痴迷的程度。更让人感动的是,面对一些难度大、问题多,连监护人都难以找到的事实孤儿,他不顾自己的体弱多病、年老体衰,毅然担负起监护职责,甚至拿出自己的钱对这些孩子管教、管学、管生活,看病、补课、配眼镜。现有一百多名孩子视他为恩人,唤他解爷爷。在他带动下,关工委成了群众心目中的慈善中心。一些有困、有难、有灾、有祸的人都前来找他求助。关工委机关应接不暇。关工委这个单位曾让人视为冷板凳,现在却让他坐的火热,热的吃香,招人羡慕。解绍亮同志也成了隰县人心中的大好人、大善人。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