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励军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2年11月16日  来源: 天津市关工委
摘要:张励军同志退休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谱写了新时代的“老兵新传”。自2008年担任滨海新区北部区域关工委“五老”宣讲员以来,他充分发挥自身理论功底扎实和基层工作经验

张励军同志退休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谱写了新时代的“老兵新传”。自2008年担任滨海新区北部区域关工委“五老”宣讲员以来,他充分发挥自身理论功底扎实和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深入学校、社区、爱国基地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和革命故事,本地人文特色等内容,成为滨海新区“五老”宣讲员优秀代表,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他宣讲达到2800余次,受众近30万人次,特别是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近1000场,受众10万余人次,促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扎根。2019年,他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并作为代表光荣出席了全国“双先”表彰大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还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天津市未成年人“快乐营地”优秀辅导员等多个殊荣。

“给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张励军同志自担任滨海新区北部区域关工委秘书长和宣讲员起,就担负起向青少年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国史、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等责任。为把课备好,他每天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市情区情、理论文章、鲜活实例等,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他花费大量时间,了解青少年最期待什么、最关心什么、有什么困惑,等等,准确掌握青少年的思想状况,使宣讲有的放矢。十九大召开后,他反复研读十九大报告,搜集整理了十多万字的辅导资料,并向专家学者、党校老师、学生家长请教,努力把十九大精神学深悟透。在此基础上,他撰写并亲手制作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多篇宣讲稿和多媒体课件。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张励军同志把用心用情向青少年宣讲好党的辉煌历史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制定了“三个一百”计划,即制作100个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课件和20个《红色遗迹里的故事》系列课件;推介100位《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党史人物;宣讲130余场党史课,结合自身成长精力,努力把党史讲清楚、讲透彻,让青少年能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他坚持每天学习,每天制作宣讲课件,并分享给其他“五老”宣讲员,共同研究探讨,激起他们的宣讲热情,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学习——调研——提炼——试讲”,这是张励军同志宣讲“四步法”。为了使宣讲更富感染力,他在语音、语调、语速上刻苦练习,几乎达到了专业水准,清晰流畅,抑扬顿挫,激情饱满,令人回味无穷。久而久之,他的宣讲形成了“理论大众化、语言通俗化、实例本地化、形式多样化”的风格,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自己的宣讲成为“畅销款”。

“你讲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张励军同志常说:“你讲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种“近”不只是时空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在宣讲中,他始终坚持“四个贴近”,即贴近中央、贴近理论、贴近青少年、贴近实际,确保宣讲导向正、内容实、情感真、效果好。为了让青少年易学易记,张励军同志把十九大报告概括为多组数字进行宣讲,生动形象、简洁明了、易学易记,在群众中流传很广。“订单式”宣讲,宣讲内容“量身定制”,坚持与听众互动,是张励军同志宣讲的方式和特点,也体现了他演讲的感染力。在学校,他会突出习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期望来做宣讲……他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一个个生动故事、一位位典型人物、一组组准确数据,大到国际国内形势、小到百姓生活,无不信手拈来,体现了很高的宣讲水平。汉沽三中、五中的同学们听了宣讲后,深有感触地说:“张老师的宣讲,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辉煌雄伟的画卷,感受到党的伟大和人民的豪迈,让我们有了拼搏奋斗的动力。”

疫情发生以来张励军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关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求是网、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微信公众号,搜集资料、组织文字,制作出百余个学习课件,通过微信转发到村居、学校等单位。这些单位把课件转发到党员群、家长群、教师群等,帮助大家及时学习党中央和市区委的部署要求。他为青少年制作了40多个课件,转发到学生和家长群,认真组织孩子们学习,帮助孩子们在平安度过非常时期的同时,提升道德情操,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

“从容走在淡泊路上,不要挣扎在名利途中”

宣讲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可对张励军同志来说却是幸福的事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除了个人自学外,还要向微信推送辅导信息,同时要思考当天的宣讲内容。十九大召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为了让青少年第一时间了解十九大精神,他不辞辛劳,不怕路远,不惧严寒,骑着一辆自行车,走社区、到学校、进农村、赴企业,整天东奔西跑,忙得像个陀螺。一天两场宣讲是“家常便饭”,有时还要挑灯夜战,一天宣讲三四场,回家已是半夜。一个多月,他就宣讲了70余场,但仍不知疲倦,忙碌并快乐着。的确,对于他这样一个“带着灵魂上路的人”来说,天天和青少年在一起,与理论和生命打交道,这就是幸福,这种幸福是任何金钱和权力换不来的。

张励军同志患有心脏房颤、大脑腔梗、萎缩性胃炎等疾病,但他不顾这些坚持一丝不苟地备课,全神贯注地讲课。

他上有一百多岁的老父亲需要照顾,天津儿子家还有十多岁的小孙女需要看护。于是,他就和老伴儿进行分工——他照顾老父亲,老伴儿去天津看孙女,做到老少兼顾,无怨无悔坚持进行宣讲。

有人问他:“你不图名,不图利,这么忙活图个啥?”张励军同志说:“共产党员就不能贪图个人利益。如果非要说自己图什么,那图的就是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更理解,图的是让祖国年轻一代能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