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李克仁同志在大兴区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就积极投入到关工委建设中来。在关工委工作的十余年里,用爱心与责任为大兴区关心下一代事业辛勤的付出。
一、倾情奉献,主动作为,引领关工委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坚持坐班制。带头每天坚守岗位,从未放松。二是坚持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关工委学习、会议、工作等各项制度。三是坚持不断创新。每年都为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新的思路、举措和任务。四是坚持纵向沟通,横向联系。他不辞辛苦,经常主动向区教工委区教委领导和上级关工委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整合资源,凝聚智慧和力量。五是坚持研究青少年特点、了解青少年需求。注意学习研究最新的有关青少年方面的理论,观察研究当代青少年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六是悉心做好宣传,不断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影响力,使更多人关注、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
二、潜心探索,勇于实践,夯实关工委工作基础
区教育关工委在李克仁同志的带领下,加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组织建设,使全区140余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立以书记任关工委主任、工会主席任常务副主任的关工委组织,将退休教师参与关工委工作的补贴落实到位,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团,并按照志愿者专长分成八大专家组,深入中小学校幼儿园视导调研。2010年,李克仁同志担任区关工委副主任后,充分利用在区教育关工委任职多年的工作经验,建议并形成了以“区关工委、区文明办、区教育关工委”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随着工作格局的变化,现又形成了“区关工委、区委老干部局、区教育关工委”协同合作的工作模式。积极推进大兴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现有区教育系统关工委、镇街关工委、村社关工委等基层关工委组织共计842个,形成关工委组织全覆盖的三级工作体系。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共3000余人,对1560名志愿者进行了实名注册,为服务青少年提供了人员保障。推动了区关工委与区教育关工委的“两委联动”机制,与41个成员单位的“合作机制”,实现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协调发展。
三、心系未来,倾情关爱,为下一代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基层、学校、家长学生的需求,开展了内容丰富的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区教育关工委持续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中华魂”等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组织“老少携手---我为祖国点赞”摄影比赛,“童心向党少儿绘画比赛”、建立“青少年活动实践基地”,建立5个“家校社共育咨询室”,编辑出版关心下一代教育丛书,现已出版《足迹》、《弟子规》、《三字经》、《烛光曲》、《我们一起读童谣》、《弯弯的永定河》等十余本,印刷近20万册。区关工委创设并持续开展了多个品牌活动,“我爱大兴 我爱家乡”系列主题展活动已开展10年,受益人数近80万人次。“智慧父母”家长学校菜单式服务活动开展9年,共举办280余场讲座,内容包括家庭教育、党史教育、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惠及学生和家长近70万人次。建立5个家校社共育咨询室。欢乐足球进校园活动,有46所小学和6所幼儿园参加。建立“关爱书屋”25家,同时开展“漂流书包”活动,受益学生上万人。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镇、村或社区工作,榆垡镇连续7年达到未成年人零犯罪目标,目前有161个村社开展,其中4个镇街全面展开。开展“金盾护航”青少年禁毒教育活动,举办线上讲座5场,观看人数近5万人次,对接35所中小学,举办有针对性的禁毒知识讲座,8000余名师生参加,培养禁毒小卫士300名。加强对基层组织指导,目前基层组织开展活动1100余场,未成年人参与达10万人次。
李克仁同志在13年的关工委工作中,一直遵循“急党政之所急,帮青少年之所需,尽老同志之所能”的工作方针,使大兴区关工委和大兴区教育关工委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大兴区关工委和区教育关工委共获得七项国家级荣誉,区“五老”8人次获得全国先进称号,大兴教育关工委3次被北京教育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2年被评为“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在“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连续12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编辑的教育丛书《书画弟子规》《烛光曲》《那些年那些事》等获市级优秀读物。他本人在2015年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