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筑梦育新人
湾区少年携手行 科技赋能少年梦
近5年来,广东省各级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关工委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3月13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广东省关工委工作会议,并作了题为《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创关工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辅导报告
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走深走实。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省每年举办关工委主任学习班,各地每年举办“五老”骨干培训班。二是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红色基因库组织瞻仰参观活动,利用各地红色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根据青少年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异,实行分类施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以中小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全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形成采用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创出了关工委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四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岭南文化体验活动。深化“‘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组织“五老”参与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制定《关于促进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助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举办百部粤剧漫画展、醒狮武术表演等体现岭南文化魅力的活动。近5年来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五老”开展线上线下思想政治宣讲6万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1223万多人次,开展文化育人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逾12.8万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超2255万人次。
推动青少年发展能力培养出新出彩。加强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投身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扶贫济困、生态保护、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组织“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人机AI象棋大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参加科技实践,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深化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完善省市县三级分别举办高级班、提高班、普及班的工作格局。召开全省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工作会议,举办“海洋牧场”专题培训高级班。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创业青年训后跟踪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跟踪服务,确保培训质量。联合搭建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助力农村创业青年拓展市场。近5年来全省各级关工委举办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1599 期,培训学员9.4万多人。推动青年发展能力培养向新领域新业态延伸,组织外卖、快递等新业态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人社部门联合举办“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特色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复合型技能人才。
推动青少年关爱服务和维权保护工作越做越精。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青少年的关爱服务。精准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组织“五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课后托管等经常性服务以及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化服务。配合中国关工委实施“健康童乐园——儿童全面健康支持计划”,为乡村儿童提供帮助。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达11.9万多人。宣传推广“重症地贫儿救助专项行动”,推动关爱服务社会化、项目化。开展“同在蓝天下”教育活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社会。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持续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助力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和“零犯罪学校”创建工作。开展“以法载德护你同行”“健康上网校园行”“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配合司法机关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助力“平安广东”建设。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参与教育转化、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的“五老”超3.37万人,开展法治教育活动4万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逾1039万人次。
推动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有声有色。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持续开展“穗港澳青少年走读湾区研学行”“深港姊妹学校合作交流”等活动,促进粤港澳青少年的思想文化交融。港澳青少年来粤交流超3.15万人次。创新工作机制。宣传推广“关工委+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媒体+企业+社会力量”多方联动机制,推动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向纵深发展。
推动新时代关工委自身建设改革创新。落实中央“两办”文件精神,配合省“两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增加3个完整条文,明确“支持关工委汇集社会力量、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各级财政部门将同级关工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等举措。做好领导班子配备和管理工作。省委组织部对省关工委领导班子的层级结构、职务名称、审批办理程序等进行规范,挑选1名工商界人士兼任省关工委副主任。加强“五老”队伍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试点组建“五老”宣讲团、“五老”关爱团与“五老”顾问团等专业化团队。完善“五老”工作室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五老”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工作室的定义、功能、类型、标识、人员构成、管理形式、品牌生成与输出等进行规范。制定《关于学习宣传全省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的暂行办法》,近5年,有7671名“五老”先进典型受到表彰。推动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加强政策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社会化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的整体化建设。推动辖区内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联合关工委。建立和推行基层关工委“联建融合”模式。做好关工委系统的信息沟通工作。加强对年度常规工作数据和专项工作数据的统计分析。做好新闻报道通联工作,召开全省关工委自办媒体通联工作会议,推动通讯员队伍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