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工委35周年专栏 | 天津市关工委五年工作综述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8月26日  来源: 天津市关工委
摘要:海河关爱润童心津沽关爱声致远 “五爱”育才筑未来天津市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领导和中国关工委指导下,围绕“四个善作善成”要求,构建

海河关爱润童心

津沽关爱声致远 “五爱”育才筑未来

天津市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领导和中国关工委指导下,围绕“四个善作善成”要求,构建“党建领航、阵地筑基、五育融合、精准服务”工作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强基工程。坚持政治建设铸魂,组织体系筑基,制度创新赋能。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天津工作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聚焦市委部署和天津发展,谋划设计关工委总体工作布局。及时印发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关工委组织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建带关建,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两厅印发的具体实施意见,研究制定落实举措。制定印发《天津市关工委系统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暂行)》,推动建立各级关工委组织4834个,普遍建立功能性党组织,构建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和教育、军休、国企等系统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认真落实关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合、联手、联动,做到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深化“五爱”阵地建设提质工程。自2016年起,天津市关工委会同市文明办在全市1859个社区建设“五爱”教育阵地,2024年提前实现全市社区全覆盖的目标任务,打造示范阵地300个。充分发挥社区“五爱”教育阵地育人作用,健全校家社共同育人机制,组织“五老”宣讲团成员常态化走进社区“五爱”教育阵地,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向国旗敬礼”“争做文明有礼天津娃”等阵地活动,培育打造“萌娃自习室”“好榜样博爱自习室”“‘五老’隔代家庭教育”等一批阵地活动品牌,受益青少年百万人次。教育阵地充分利用各类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孩子们走进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及劳动实践基地等学习参观,拓宽阵地活动空间,增强活动实效性。

创新“五育”并举融合发展工程。挖掘红色资源,开展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推动“润园——毛泽东与天津人民在一起”“抗日英雄吉鸿昌故居”“张伯苓故居”等一批爱国主义旧址修缮和纪念展陈工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园大思政课紧密结合,形成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协调机制。编写出版《金色的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作品集》5.5万册,赠送给全市少年儿童。持续推进“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搭建科创展示平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连续举办青少年无人机、机器人竞赛及“小小科学家”主题科学营等活动。组织开展军体活动,会同市体育局、市教委、团市委连续举办3届夏季冬季少儿体育节,吸引30多万少年儿童参加。会同市公安局等部门在全市开办市区两级17所少年警校。依托华夏未来基金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美术展演活动,特别是举办2024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吸引40个国家和地区1300余名儿童参与,促进各国少年儿童艺术交流。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劳动精神,市关工委授牌12个“少年农场”作为全市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小学生争做劳动小模范、劳动技能比赛和视频展示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加深对劳动的认识。

20250826_170535_011.jpg

抓实“五老”长效服务保障工程。我们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五老”登记制度,基本摸清全市各级关工委共有“五老”51898人;登记注册“五老”团队1836个,团队成员18433人;“五老”工作室1582个,成员7483人的底数。着眼“五老”独特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评选天津市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和“十佳工作品牌”,培树一批先进典型。分别成立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5个工作委员会,示范带动更多老同志发挥专业优势投身关工事业。深化调研实践,建立理论研究专门队伍,加强与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合作,组建20人高校专家智库,深入研讨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理论创新推动关工委工作创新。创新宣传模式,打造“30周年成果展+传统宣传+新媒体”矩阵,与《天津日报》、《今晚报》和津云等媒体建立稳定的供稿流程,组建“老人与孩儿”直播平台,宣传展示关工委工作成果和“五老”风采。2024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的盛况报道,总阅读量达72万余次,进一步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精准服务青少年,构建社区、关工委、社会力量、职能部门四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联动机制,依托青少年服务热线,累计为青少年提供义务心理咨询服务1900余人次,编发《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案例》。会同市残联、医科大学开展自闭症儿童关爱等活动。基金会先后在公益慈善、捐资助学等方面设立89个公益项目,共捐资1794.96万元。同步关爱“五老”健康,举办“五老”心理咨询培训;组织多学科专家义诊2800 余人次,建立疾病预警及就医绿色通道,形成“老有所为、少有所护”的双向赋能格局,实现关工委工作社会影响力与实效双提升。


Copyright©1990-2025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