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工委35周年专栏 | 北京市关工委五年工作综述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8月26日  来源: 北京市关工委
摘要:聚力育苗向未来开创首都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5年来,北京市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锐意进取、

聚力育苗向未来

开创首都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5年来,北京市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锐意进取、奋楫笃行,推动首都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换挡提速、加速发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50826_110340_071.jpg

一是党委、政府高位推动,关工委工作开创新局面。党的领导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保证。5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关领导每年亲临全市工作会议部署指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强调要带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走在全国前列。为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2年5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意见》,为推进新时代北京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对各级党委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老干部工作重要任务、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考核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各项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工作力量进一步充实,为开创首都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50826_110340_072.jpg

二是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政治责任,聚焦主题主线,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充分发挥首都红色资源禀赋,依托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扎实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党史国史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共有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9个,建设和发展本市红色教育基地306个,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联合天津、河北两地关工委在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举办全国关工委2024年“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启动仪式,实现京津冀三地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共建共享。组织发动各区及教育系统“五老”宣讲团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宣讲7000余场次。邀请央视主持人康辉等名人作为阅读推广人,“红色阅读”“中华魂·薪火读书汇”青少年阅读活动品牌社会影响显著。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读懂中国”“院士回母校”等各类交流活动,讲述民族复兴的中国故事和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成就,5年来累计惠及青少年300余万人次。

三是协同优化成长环境,服务青少年成长展现新气象。立足首都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以品牌带动促进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格局,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立“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送课进校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受益学生80万人。联合市体育局、市妇联举办“享受阳光·一起长大”家庭总动员健身嘉年华活动,2000组家庭共享幸福时光。连续举办4届“我们爱诗词——北京市小学生诗词大会”,网络总浏览量达到120万人。建立“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打造“我们学科学”活动品牌,加强科普教育,线上线下覆盖95.2万人次。开展“五老助双减”工作,490余名老教育工作者入校帮助指导,服务学生15万余人,全市建立120个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开展讲座、咨询活动2400多场,服务学生和家长近10万人次。深化拓展“老校长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覆盖京内外学校140余所,惠及学生7万余人次。联合市委政法委等8家单位打造“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品牌活动,组建“五老法治工作团”,推进“未成年零犯罪”街镇试点,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困境儿童关爱工作,深化“五老”结对帮扶,为5000余名困境青少年送去温暖;教育系统关工委向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捐赠衣服数十万余套,努力为困境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四是强基固本凝心聚力,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坚持以两个《意见》的贯彻落实为主线,不断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在机制创新上想办法、在队伍建设上求实效,立德树人工作格局基本建立,开展工作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完成。大力推进“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推动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发展,全市组建8000余个关工组织,实现市、区、街乡三级和教育系统全覆盖,社区、村的覆盖率超过50%。定期开展关工委干部培训,推动工作能力水平提升。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出台《北京市关工委工作规则》《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等制度文件,有力促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发展壮大工作队伍,创建“五老”工作室234个,“五老”队伍实名制注册超过5万人,全市16个区全部落实“五老”工作补助。“五老”作用发挥因此广受好评,5年来,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1个、“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6人,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10个、“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8人,全国“最美五老”2人。


Copyright©1990-2025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