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4)》。
蓝皮书指出,在数字时代,家庭教育应当融入数字教育的内容从而形成新的教育模式,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家庭数字教育的发展。
首先,研发家庭数字教育课程,并利用新媒体工具积极予以推广。调查表明,家庭数字教育意识和家长的网络教育素养水平都有待提升,怎么进行家庭网络素养教育、如何形成积极主动的家庭网络监管方式等都是家长需要了解的知识,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可联合专业科研机构、学校、企业,开设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家庭数字教育课程,并通过对家长教育方式影响较大的学校宣传、网络新媒介等渠道进行推广,逐步实现家庭数字教育的普及。
其次,将家庭数字教育辅导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多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数字教育指导,以解决数字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对于已开展的一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可将数字教育融入其中,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村家庭、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家庭等给予更多的关注。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长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开展家长培训的优势,可发挥深入学校、家庭、社区和单位的讲师团的这一优势,在现有的指导体系中融入数字教育内容,与学校、社区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普及数字教育,同时在家庭数字教育薄弱的地区投入更多力量,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最后,加大力度宣传家长开展家庭数字教育的责任,增强家长教育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长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也规定了家长有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责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合理使用并指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保护软件、智能终端产品等,创造良好的网络使用家庭环境”。这些法律法规强调了家庭数字教育的责任所在,应加大力度对此进行宣传普及,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主动进行家庭数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