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爱心接力传薪火 暖心护航桑榆红——记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知心奶奶”群体的先进事迹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3月25日  来源:
摘要:2024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先进代表,与“知心奶奶”蔡松英握手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南通市关工委系统的“知心奶奶”群体

20250325_100609_003.jpg

2024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先进代表,与“知心奶奶”蔡松英握手

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南通市关工委系统的“知心奶奶”群体受到表彰。蔡松英代表“知心奶奶”群体上台领奖。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与会代表时,带着微笑握着蔡松英的手,似在问“你来自哪个市?”。蔡松英自豪地对习近平总书记说:“我来自您去过的地方,江苏南通‘知心奶奶’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含笑着点头。

20250325_100609_004.jpg

2025年2月17日,蔡松英受到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的接见

20250325_100609_005.jpg

2025年2月17日,蔡松英受到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的接见

20250325_100609_006.jpg

2025年2月22日,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市长张彤接见蔡松英

时光不居,岁月如歌。自2002年通师二附离休教师颜怡挂出第一只“知心奶奶”信箱后,“知心奶奶”群体已走过了22个年头。二十二载,春风化雨,桃李芳菲;二十二载,大爱无声,砥砺前行。如今,在南通,“知心奶奶”的称呼,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忘年交、青少年的知心人的代名词,同时也因此成了这座城市中一抹温暖的亮色。

20250325_100609_007.jpg

南通市、崇川区关工委领导看望荣获全国先进领奖归来的知心奶奶群体代表蔡松英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知心奶奶群体,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近距离感受南通这座“慈善之城”的人间大爱。

20250325_100609_008.jpg

一只小小的信箱连着青少年们稚嫩的心

“亲爱的孩子们,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请告诉‘知心奶奶’”。2002年9月,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志愿军文艺战士)、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离休教师颜怡(电影《英雄儿女》王芳的原型),在社区挂出了第一只“知心奶奶”信箱,并开通第一部热线电话,发出《致社区家长和小朋友们的一封信》,告知大家,知心奶奶倾听孩子们的悄悄话,帮他们排忧解愁,并承诺“保守秘密”。

很快,信箱隔三岔五地,被各类求助和倾诉信件塞得满满的。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及其家人慕名而来,带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向颜老师“寻医问药”。“需求”的本质就是需要。此后,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受“知心奶奶”群体的感召,纷纷加入到这个光荣的群体里,“知心奶奶”的队伍也迅速扩大,共同的理想和责任,把这些老同志凝聚在了一起。

“让委屈与烦恼远离孩子,让孩子心灵洒满阳光”是“知心奶奶”群体的共同追求。从2003年起,奶奶们在街道所有社区挂出信箱,开通20多部热线电话,特别在紫荆花社区设立谈心室,发出2000多份公开信……寒来暑往,知心奶奶接待孩子与家长们,为孩子辅导作业、疏导心结,与孩子们互动游戏……通过小小的信箱,倾听心声、悉心疏导,帮助未成年人走出成长困境;小小的“谈心室”里,知心奶奶为孩子们消除了一个个烦恼,解开一个个心结,让孩子们发出了爽朗的欢声笑语。

随着一份份爱心的加入,“知心奶奶”爱的触角也在不断地拓展。在街道社区的支持下,当地公开招募了8名热心志愿服务的老人,正式成立“知心奶奶”群体。2007年10月,中国关工委时任常务副主任闵振环一行到南通调研,当他听了“知心奶奶”群体事迹介绍后深受感触,建议“像‘知心奶奶’群体这么好的社会组织,应该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壮大!”在当地与上级党组织的关心下,“知心奶奶”群体于2008年,正式在崇川区民政局登记注册,党支部、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相继成立,并选举蔡松英为理事长、曹云泉、冯迪彩为理事,制定了“知心奶奶”群体章程,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知心奶奶”谈心室也从原来6平方米的车库搬到了新建的紫荆花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并陆续建成了少儿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儿童之家”。

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们快乐成长的需要,“知心奶奶”群体的公益之路不断延伸。2014年,“知心奶奶”蓄力赋能、蓄势勃发,又创办了“青爱小屋”。定期开展爱心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和卫生知识教育,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打造“七彩周末课堂”,由“知心奶奶”们和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志愿者轮流值班,为外来农民工子女提供亲情陪伴、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公益服务······这一举措连创三个“全国第一”——全国首家街道青爱小屋(学田街道“知心奶奶”青爱小屋)、全国首家社区青爱小屋(紫荆花社区青爱小屋)、全国首家小太阳成长青爱专项基金。

知心奶奶群体定期开展“爱心教育节”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艾滋病防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知心奶奶”群体有24名党员。2009年3月,学田街道在全市“两新”社会组织中,率先成立“知心奶奶”群体党支部,选举蔡松英为党支部书记、曹云泉、冯迪彩为支部委员。在党旗引领下,“知心奶奶”群体的老党员们在关心下一代的实践中迸发出崭新活力。他们磨砺初心本色,设立固定活动日,全面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坚持通过“红色学习包”“传习小铺红书漂流”等激励党员加强学习。由于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使正能量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向远而行,其工作室获评江苏省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南通市“双带”型党员教育基地。

大爱无声,接力传承。如今,“知心奶奶”群体已由最初8人发展壮大到4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73.8岁,最大93岁,已过耄耋之年,最小的也年过六旬。20多年来,就是这群老人用博大无私的爱,满怀热情地倾注到青少年的关爱活动中,用爱的雨露默默滋润着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发光发热。

640.jpg

“知心奶奶”是孩子们的“心灵导师”

“奶奶您好!我有话想对您说,我不想读书了……”写信的孩子是小黄。原来,年幼的小黄因父母离异,父亲不肯给抚养费,母子二人生活异常艰难。无奈之下,他给“知心奶奶”写了这封求助信。颜怡奶奶收到来信后,第一时间给孩子回信,并主动找到母子俩,不仅帮助他向其父亲追要抚养费,还为母子俩寻找离学校较近的出租房。帮孩子转到离家近的学校,从小学到中学每学期资助其300元学费……一次次的关心探望,一次次为他捐款送物……因为颜怡的热心帮扶,帮助小黄走出了困境,顺利完成学业。时隔20年,已成为企业骨干的小黄依然充满感激。

20250325_100609_009.jpg

“知心奶奶”工作室里总是人来人往,笑声不断“亲爱的知心奶奶,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您们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我即将步入大学时,您们在此送来了温暖。您们的爱心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的心房……”这是2021年9月6日,蔡松英收到的一封特殊的来信,寄信人是刚考入大学的小戴。当年,小戴的爷爷、父亲在其二年级时相继去世,患有疾病的姐姐急需几十万元手术费,而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母亲开的裁缝店。蔡松英对小戴视如己出,不仅帮她的姐姐筹集手术费,还上门辅导作业,经常去学校了解其学习情况。正是知心奶奶们涓涓的爱心,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陪伴她度过了紧张的中学阶段,开启人生新的旅程。难怪,在小戴的信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蔡松英最真挚的感激。如今,爱心在传递。几年前,小戴的母亲也加入了“知心奶奶”群体,擅长裁缝手艺的她为困难家庭做衣服,分文不收。小戴也成为“知心奶奶”工作室“编外人员”,将爱心和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蔡松英今年78岁,退休前是如东曙光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2003年,蔡松英和老伴退休后到南通市区和儿孙团聚,得知学田街道有个专门帮扶困境儿童的“知心奶奶”群体,蔡松英的心被“勾住”了,成为一名“知心奶奶”。从此,她放弃了无数个周末、假日的休息时间,先后结对58个孩子,与500多个孩子成了“忘年交”。在帮助过的孩子中,给蔡松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曾经困难学生小葛。其父亲是智力残疾人、母亲是肢体残疾人,特殊的家庭让小葛性格内向、孤僻。认识这个孩子后,蔡松英心疼不已,从此她成了小葛家的常客,如师如母尽心照顾,数年如一日陪伴成长。当小葛考上职业大学,蔡松英不仅拿出工资资助,还想方设法争取爱心资金,助他跨进大学校门完成学业。在小葛心中,蔡奶奶是最亲近、最值得信任的人。而蔡松英则说:“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收获”。

是的,在蔡松英看来,最开心的事,就是“让苦闷和委屈远离每个孩子,让孩子们的心灵洒满阳光。”每年的寒暑假是这位知心奶奶最忙碌的时候。2023年暑假前,为了不耽误暑期活动的开始,蔡松英接受了眼科手术。但即便在视力恢复期,她也没有错过任何一条信息、没少写过一条记录、没少参加过任何一次和孩子们相关的工作或活动。小沈是一个孤儿,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蔡松英得知其情况后,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蔡奶奶定期去看望小沈,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他,为他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还在精神上给予关爱,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功夫不负苦心人。小沈最终顺利考取了大学。

退休工程师冯迪彩加入知心奶奶群体后,长期帮扶外来工子女和失足少年。她特别关注一对来自安徽的龙凤胎兄妹,像亲奶奶一样帮兄妹俩找到合适的学校,并鼓励他们发挥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最终哥哥成为厨师,妹妹成为护士。冯奶奶还帮助一名失足青年,帮助他找到工作,鼓励他考取驾照,重拾信心。

20250325_100609_010.jpg

“知心奶奶”辅导孩子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知心奶奶”群体22年的发展历程,漫长而艰辛。2000年退休的袁丽芬,加入知心奶奶群体后,先后帮助了小唐和小宇两位学生。小唐原来经常逃学、偷窃,袁奶奶带他到谈心室,进行心理疏导,并资助他生活费用,使小唐逐渐转变。小宇是外来工子女,曾想辍学,袁奶奶鼓励他上学,并帮助他申请奖学金,使他考上了常州大学。

张红伟于2008年加入知心奶奶群体,她结对帮扶了多位困难儿童。其中,小雨的父母离异、母亲当时正在服刑。张奶奶像对待自己亲孙女一样长期关心她,帮助她走出困境,使她考上了卫校,现已成为一名医院的护士。

朱宝芳从崇川教育体育局退休后加入知心奶奶群体,负责帮助年长的奶奶使用电脑、外出开会等。她结对帮扶了血友病孩子小远,为他提供精神关怀和营养品,还帮助脑铅含量过高的小希,为他安排特殊教育,并帮助其家庭解决生活困难。

今年68岁的马莉自2017年起与低保家庭孩子小琪结对帮扶。小琪家庭条件困难,父亲卧床不起,母亲照顾父亲无法工作。小琪性格自闭,与人交流困难。马莉奶奶经常联系他,与他交谈,发现了他的闪光点就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逐步取得了他的信任。马莉奶还联系仁爱社工,为小琪找到志愿者为其辅导学习。在马莉奶奶的心理疏导和物质帮助下,小琪变得开朗活泼了,学习成绩也很快得到了提高。

陈素萍擅长心理学和教育,退休前已从事家庭教育研究30多年。2020年,陈素萍加入知心奶奶群体后,就与孩子们经常谈心,尤其是到福利院关注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她鼓励一位9岁女孩报名参加了南通市少儿艺术团,帮助她重拾自信。此外,她还引导一位母亲转变了观念,使其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得以改善。

昔日受到帮助的人,成为爱心接力者。四川来南通生活的史女士是一位单亲母亲,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小儿子小慈由张红伟奶奶和冯迪彩奶奶结对帮扶。两位奶奶经常到他家探访,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还为他购买学习用品。小慈虽小,但独立能力强,聪明可爱。由于家庭变故,小慈与不在一起生活的父亲及祖父母关系疏远。知心奶奶努力为孩子提供关爱,不断地感化他。在学田街道妇联主席邹晓琳的协助下,帮助小慈顺利入学。

双胞胎兄妹小强、小璇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其父母是做房屋防渗水工程的。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强在小学二年级时成绩倒数第一,小璇虽然好一些,也跟不上全班的进度。知心奶奶知道后,分工冯迪彩重点去帮扶。冯奶奶除了做好家访外,经常请兄妹两到谈心室、七彩课堂,对他们既思想开导,又学业辅导,很快取得了效果。后来,小强考取了中专的烹饪专业,学得了一手好手艺,现已毕业,参加了工作;小璇则实现了成为护理专业学生的理想,现正在苏州一家医院实习,即将毕业参加工作。每当谈起自己的成长,兄妹不约而同地说:“都靠了知心奶奶群体润物无声的引导,才成就了今天”。

20250325_100609_011.jpg

在学田街道“知心奶奶”群体中,也有几名爷爷。2016年,已经80多岁的曹云泉得悉小铸因沉迷游戏被大学开除,导致家庭破裂。为了帮助小铸脱离网瘾,挽救一个家庭,曹云泉自告奋勇地接手帮扶他,一晃8年,曹云泉不仅关心他的心理和生活,帮助他融入社会,还陪伴他复读,帮助他重新考上了大学,开始了新生活。外地来南通生活的杨美兰是个不幸的人。她的丈夫和爸爸先后患癌症去世。2009年,她大女儿得了脑瘤,虽是良性却容易复发,家里经济条件极其困难。杨美兰是开缝纫铺的,在学田街道租了个车库,为顾客缝补衣服赚点生活费。当时曹云泉听说了她家的情况,就帮她到残联、报社等单位求助,杨美兰一家遇到了好多好心人,捐款资助她们一家。杨美兰大女儿18岁时,因脑瘤影响了内分泌,导致骨质疏松,如果到上海看病要20多万,而且可能要截肢。曹云泉于是找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刘凡院长求助,最终,杨美兰仅花了不到两万元,让孩子保住了双腿。日行小善,汇成人间大爱。知心奶奶用奉献渲染夕阳红,无疑是银发人生最美的境界。双眼失明的少年陈山勇,从如皋来到南通的特教中心学习,一度曾自卑,对人生感到迷茫。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知心奶奶”群体中的曹云泉爷爷。曹爷爷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子一样关心他,让他不要自卑,要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由于曹爷爷无微不至地关心、启发,使他自强自立,砥砺奋进,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后来陈山勇加入了盲童足球队,曹爷爷还陪他一起训练,在顺境时给他鼓励,在逆境时为他加油。由于刻苦训练,进步很快,越战越勇,成为中国队盲足球星。

2008年,他作为主力队员摘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盲人足球银牌。赛后,陈山勇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一直关心和激励他的曹云泉爷爷,表示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曹爷爷的帮助与关心,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曹云泉也十分高兴,笑得合不拢嘴。如今,陈山勇已退役,他想开一家“盲人按摩店”,曹云泉忙前忙后,为他找地方、买物料,事无巨细地提供帮助。当得知陈山勇想申请加入中共党组织时,“知心奶奶”群体都来鼓励他,在入党过程中竭尽全力地培养他。最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陈山勇已担任南通市盲人协会主席、市残疾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

2008年,“知心奶奶”群体正式与南通市特教中心结对,为80多名残疾孩子提供帮扶。他们还在学田社区成立了“残疾儿童实践活动基地”,捐款为市特教中心筹建“盲人植物园”,每年都开展为困难残疾儿童捐款、捐被褥、衣物等爱心活动。

“知心奶奶”冯秀英腾出自家车库在千禧园社区办起幼儿园,还当起了义务幼儿园园长;“知心奶奶”袁丽芬耐心地做一身坏习惯的小唐的转化工作,用温情为新市民子女撑起一片爱的蓝天;“知心奶奶”杨金飞将南通科院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知心奶奶”工作有机结合,给少数民族孩子送去温暖;“知心奶奶”张红伟在紫荆花社区,默默关心着失去父亲的小霏的健康成长……

在“知心奶奶”工作站的桌子上,叠着一册册工作日志和谈心记录,透过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字迹,仿佛听到“奶奶”们一声声叮咛勉励,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满含期待的眼睛……20多年来,知心奶奶提供爱心服务7万多人次,重点结对帮扶218名孩子,其中12名获评“江苏省美德少年”“市十佳三好标兵”荣誉称号。他们用“夕阳之红”点亮了青少年的“希望之灯”,一批批青少年在他们的暖心护航下,心有阳光,春暖花开,茁壮成长。

“知心奶奶”群体的工作逐渐延伸到全方位帮扶

知心奶奶们不仅是孩子的心灵导师,还是家长的良师益友。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知心奶奶成立了“托起明天的太阳”项目,不定期地邀请南通大学专家作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知心奶奶群体分头排查、分工协作,结对帮扶,关爱流动儿童、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开展为129名困境儿童献爱心活动,帮助孩子提升人生站位。“知心奶奶”冯秀英随儿子去美国后,还在美国创办了“知心奶奶”工作室,这一新鲜事,还被美国《知网》连续3次进行了报道。

知心奶奶帮扶青少年成长的故事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家长带着烦恼困惑,前来寻求帮助。20多年来,“知心奶奶”群体也逐渐整合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关爱困境儿童的平台,为更好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从2008年起,“知心奶奶”群体联合南通大学教科院研究生志愿者创办了“知心大课堂”项目,开设了“七彩周末课堂”,义务为新市民子女学业辅导、心理抚慰、兴趣培养、亲情陪伴。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蔡松英邀请南通大学教科院研究生志愿者、南通科技学院志愿者,南通高师志愿者走进课堂,一起为30多位孩子们讲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敬老习俗等优秀传统文化,为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检查作业。蔡松英饱含深情地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一句句激励的话语,如春风拂过,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上一颗小小的种子。课业辅导后,一堂机器人科普秀上演,志愿者首先讲述了机器人原理和制作意义,而后,孩子们又在零距离指导下,拼装遥控积木车,一辆辆小汽车成型,孩子们乐得合不拢嘴。

学田街道有一户回族家庭,家里有6名回族儿童,生活困难。“知心奶奶”们得知后,利用“七彩周末课堂”给孩子们辅导课业,一起阅读课外书、参加兴趣活动。受益人小冶说:“我特别感激奶奶们,她们经常给我们送学习用品和衣物,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我比以前更有自信了。”截至目前,“七彩周末课堂”为新市民子女讲课600多节,受益3万人次。“七彩周末课堂”也因此被评为“南通市十佳志愿者服务项目”;“知心奶奶”校外教育辅导总站被评为“全省城乡社区优秀辅导站”。

“出生不由己,道路可选择。你从小要学会独立勇敢面对命运的挑战,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蔡松英老人写给困难学生的话。走进“知心奶奶”工作室,长桌上摞满资料,那是蔡松英一次次用心写下的和孩子们的谈话记录,一次次用情传递的和孩子们的来往书信。如师如母尽心照顾,数年如一日陪伴成长。

青少年的“知心奶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蔡松英为了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经常四处奔波,与老师沟通、与家长交流、与孩子谈心;为了策划一个活动,细化某个方案熬到深夜;她抢时间忙完家务活,又赶去谈心室值班;曾因高温坚持工作而中暑;也曾因冒雨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而病倒……这些都未曾令蔡松英动摇过。她说:“有时的确有些累,但是内心却是充实愉快的。”

“知心奶奶”们积极参与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2009年起,蔡松英、康素琴、冯迪彩等11位“知心奶奶”分别被区法院、区检察院聘任为未成年当事人“特邀关护员”“特邀检察官”“未成年人特邀关护员”,他们担任“合适成年人”到场协助司法部门进行询问、讯问1000多人次,成功挽救网瘾失足等青少年12名。

2011年,知心奶奶还成立了“少年崇德法学苑”,组织孩子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参观戒毒所、法治教育基地,观摩模拟法庭等,教育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长期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沈雪珍建起了“益耆乐”互助养老服务社,7年来服务社区6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2万多人次。2021年,“益耆乐”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知心奶奶”群体不仅自身参与志愿服务,更是带动、影响、培养了一批青年志愿者团队,孵化出了新生代志愿团队。他们在辖区高校开办“知心奶奶谈心屋”“杨奶奶工作站”,设立“新生代职工心理疏导室”,在帮助大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的同时,引导学生们在参与“七彩周末课堂”等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

在知心奶奶群体的工作平台上,还设立了“奶奶论坛”“奶奶分享”“奶奶心语”等栏目。这些项目连续多年被入选“社区公益助力计划”,评为江苏省关爱下一代活动特色品牌。“知心奶奶”群体先后两次获评4A级社会组织。2006年,为了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困境儿童,在“知心奶奶”倡议下,街道又设立了“小太阳成长基金”,蔡松英将获得南通市第28次文明新风典型的奖金1000元拿出来,成为“小太阳成长基金”的第一笔善款。当年就对数十名困难学生进行资助。2014年起,颜怡每年都为基金捐款1万元。奶奶们不但自己捐款,还积极呼吁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多年来,“知心奶奶”们不但自己捐款,一股股“爱心的活泉”不断注入“小太阳爱心基金”,迄今为止,“小太阳成长基金”已募集到了48万余元善款,已累计发放30余万元,资助青少年1000余人次。

20多年来,“知心奶奶”工作室累计提供爱心服务5万余人次,重点结对帮扶300多名孩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融入社会,其中218名重点帮扶对象在“知心奶奶”的陪伴下,走出阴霾,拥有了光明的前途。其中10多名孩子获评“江苏美德少年”“南通市十佳三好标兵”等荣誉称号。数十本“谈心记录簿”记满了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迹。

22年,成风化人,桃李芳菲;22年,大爱无声,砥砺前行。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知心奶奶先后获评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佳优秀组织”,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100多项荣誉。南通市崇川区“知心奶奶”群体中还涌现出1名“中国好人”、2名“江苏好人”、11名“崇川好人”,他们都是闪闪发光的典型。

20250325_100609_012.jpg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