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开阳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五老”工作室
一、基本情况
贵州省开阳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五老”工作室位于开阳县水东文化陈列馆西厅,面积220余平方米,由32名退休教师和美术工作者组成的“五老”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和刺绣技艺)传承公益教学。2020年1月,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精神,持续实施教育和文化扶贫战略,开阳县关工委组织动员5位退休老同志组建工作室,会同研究水东文化的学者,深入高寨乡、禾丰乡提升苗族村民和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提高苗族村民、学生绘画技能。目前,集教学、研讨、展陈等于一体,以绘画、书法、蜡染、刺绣为研学主要内容的文化交流研创中心已初具雏形。
二、工作内容
工作室“五老”走村串寨挖掘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保留本地传统文化技艺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对禾丰乡7个行政村(居)村民和4所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儿童开展蜡染技艺培训和绘画辅导,近年来开展义务教学1400多个课时,带领学生创作绘画、蜡染、手工作品等1000余幅(件),并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创作系列活动、“五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成果展示等活动。
三、社会效益
通过对民族乡镇非遗文化技艺传承公益教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提升了刺绣、蜡染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实现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同时转化成经济效益。如高寨乡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兰德芬,刚开始只是自己在家按照传统朴拙的图案和技艺进行一些蜡染手工艺品制作和出售,后来在工作室“五老”志愿者的帮助辅导下,在高寨乡平寨村创办了自己的“蜡染园”,组织当地5名绣娘一道进行手工艺品制作,产品更加丰富,图案更加精美,销路更加畅通,一个小小的蜡染工艺手提包,从原来的80元提升到了现在的300元左右。高寨乡苗族品牌“蓝阿央”公司与工作室按照前台公益服务+研创,后台开展体验经营+作品销售的模式开展合作,当地绣娘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推动了当地村民进一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