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

河北省巨鹿县关工委委员左宝珍传承优良家风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7年08月28日  来源: 河北省关工委
摘要:近日,在巨鹿县关工委委员、离休老人左宝珍家中,儿孙齐聚一堂,召开了一场“传承优良家风家庭会”。

    近日,在巨鹿县关工委委员、离休老人左宝珍家中,儿孙齐聚一堂,召开了一场“传承优良家风家庭会”。今年88岁高龄的左宝珍老人,迫切希望后代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召开一次家庭会,为后代写下了40字“嘱语”,向晚辈们展示母亲留下的“传家宝”,向儿孙后代系统地讲述祖辈、父辈关于家风的故事,让优良家风薪火相传。

 

460块碎布拼成的“传家宝”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传承优良家风家庭会”上,左宝珍老人首先强调了勤劳节俭的优良家风。“从小就听奶奶说,‘要有耧田的耙子,还要有盛钱的匣子’,现在生活好了,你们挣钱也多了,但什么时候也别忘了勤俭持家。”说到这里,老人从箱底翻出一条被褥,“这条被褥,是我母亲在80岁时,用捡来的小碎布一点点拼起来做成的,一共是460块,这就是我们的‘传家宝’……”左宝珍老人的后代们抚摸着这件特殊的“传家宝”,纷纷表示要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40字“嘱语”传家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左宝珍老人一生衣着简朴,粗茶淡饭,却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倾尽家资,投资百万余元,建成了“爱华翰苑碑林”。碑林树碑238方,收藏古石古碑86块,把民族英雄、抗日名将等经典诗句刻在碑上,长久保存,呼吁世人铭记历史,热爱祖国。碑林建成后,老人将其无偿捐献给政府,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缘于左宝珍老人不同寻常的家庭背景,他对后代说:“抗战时期,我们全家12口人共赴国难。我爷爷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和抗日工作人员,被誉为爱国老人;我父亲早在193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等职,长期从事地下抗日救亡活动;我姑姑原名左若琳,抗战爆发后更名左爱国,承担起村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的重担;我大伯父为八路军当向导,在北陈庄村被日军炸弹将脸部炸成重伤……”泪水涌出老人的眼眶,“任何时候,你们都要爱党爱国。”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
  “爱国如命,赤胆忠心。勤政敬业,抓铁有痕。遵纪守法,玉洁冰清。与人为善,举目皆亲。珍惜生命,科学养生。”这是左宝珍老人在此次家庭会上为后代写下的“嘱语”,他还为每个人购买了一本名为《做最好的党员》的书。
  捧着爷爷亲笔写下的家训和赠送的书籍,40多岁的沈书恩说:“作为孙女婿,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已经20多年了,爷爷从来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却在教育后代的问题上不马虎、不吝奢、爱党爱国、勤劳节俭、宽容他人、敬老爱幼,他身上这些好品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和我的孩子。”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家教会,也是一场继往开来的家教会。家庭是社会里的每一个细胞,家庭好则国家好。80多岁高龄的老干部,为下一代传播正能量,奉献爱心,值得点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