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 传承红色基因

河北省黄骅市关工委: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3年12月15日  来源: 沧州市关工委、黄骅市关工委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多年来,河北省黄骅市关工委秉持“赓续精神血脉为己任、传承红色基因育后人”的工作目标,深挖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多年来,河北省黄骅市关工委秉持“赓续精神血脉为己任、传承红色基因育后人”的工作目标,深挖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挖掘红色资源,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要不是今天参观大赵村惨案遗址,还不知道原来‘黄骅市’是以‘黄骅’这位烈士命名的,以前大人们常说黄骅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到今天才真正理解了。黄骅烈士的英雄事迹让人十分感动,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辈拿生命换来的。今后会更加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参观完大赵村惨案遗址后,渤海路小学六(1)班学生王婷婷感触颇深。像大赵村惨案遗址这样的红色资源,全市还有不少。为了能搞活红色资源,发挥育人作用,黄骅市关工委联合黄骅市老促会、民政局、各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在全市寻找红色遗址,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目前,已建成黄骅烈士陵园、大赵村惨案遗址、赵博生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12处。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组织青少年前往红色教育基地瞻仰参观,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红色革命历史,真切感受英雄先烈的奉献牺牲精神。几年来参观达6万多人次。

为了更好地宣传红色文化,关工委联合老促会组织编写、发放红色教育书籍。出版了《黄骅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一书。近几年陆续为各中小学发放《沧州抗日英模》《黄骅将军》《中国共产党黄骅历史》《中国共产党沧州历史》等书籍,并在各学校开展“读红色故事 荐红色书籍”读书活动,同学们踊跃推荐自己喜欢的红色书籍,激发了学生们了解红色历史的热情,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640-3.jpg

二、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侧耳倾听,宇宙充满饥饿声。警醒先锋,个人自由全牺牲。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这是赵博生烈士亲自创作的《革命精神之歌》。作为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第二中学的课堂上,“五老”人员贾荣伍正在为同学们讲述革命英烈赵博生的故事。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

贾荣伍是黄骅市关工委“五老”人员之一,像他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老同志还有30多名。他们经常到学校、社区、企业为未成年人和青年宣讲红色革命故事、建国后的奋斗故事与黄骅的发展历史。让大家深刻体会革命与发展历程中面临的艰难困苦。近年来,黄骅市关工委先后组织30多名“五老”深入市直中小学、社区、企业宣讲60多次,受教育者达2万余人。为了扩大宣传面,黄骅市关工委与黄骅报社联合创办“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专栏,老同志们积极投稿,3年共发行36期,宣扬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

640-4.jpg

三、利用“互联网+”,让红色教育焕发新生机

“我们组织‘五老’人员进学校讲红色故事,有一个局限,就是受众面窄,也不能实现常态化。为了破解这个问题,我们联系我市融媒体,把黄骅革命烈士的事迹做成一个个小视频,发到网上去,这样黄骅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看到,扩大了红色教育的宣传面。现在到处都讲‘互联网+’,我们这些老同志也得跟上时代潮流”黄骅市关工委主任商玉龙说。

黄骅市关工委联手融媒体,充分挖掘黄骅的红色文化,将其制作成微电影、微视频;录制了《黄骅革命先烈事迹》和《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两部主题片,刻制光盘300余份,分发到全市中小学;做成了十多个英雄先烈的微视频,发布到“海蓝网”等微信视频号上。创新红色教育形式,扩大宣传范围,真正实现宣传的常态化,长效化。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