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凉山州“爱心助孤”情况的调研报告
四川省关工委调研组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脱贫攻坚,省关工委于2015年12月在凉山州启动了“爱心助孤行动”,救助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月14日至18日,省关工委调研组分赴甘洛、越西、喜德、昭觉等4个国定贫困县,深入到4个乡7个贫困村、6所学校和3所幼儿园开展了专题调研。3月17日,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同志参加了昭觉县普诗乡李子村、杉树村实地走访调研,并与州民政局、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凉山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研座谈了解到,目前凉山州有孤儿6852名(含315名极度贫困及艾滋病感染儿童)已全部纳入国家孤儿保障体系,其中机构供养81人,每人每月领取基本生活费最低标准1246元,分散供养6771人,每人每月领取基本生活费最低标准748元。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由于分散供养为主,监护管理难度大。
全州事实无人抚养的特殊困难儿童有19072人,未纳入国家保障体系。按户籍分,农村约有18700名,占98%,城市约有370名,占2%;按区域分,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6888名,占88.55%,安宁河谷地区6县、市有2184名,占11.45%;按成因分,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服刑、重残、弃养或失踪的约有16000名,占84%,父母双方重残、服刑或弃养的有3000余名,占16%。
综上,凉山州事实无人抚养的特殊困难儿童,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基数比较大。据省民政厅掌握,全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共8.3万余名,凉山州就有1.9万余名,占22.9%。二是贫困程度深。集中分布在农村,绝大多数在彝族聚居的国定贫困县。在昭觉县普诗乡李子村,调研组了解到,曲木布哈、曲木伍来、曲木小平三兄弟,分别为7、5、3岁,父亲因脑梗塞病逝,母亲去向不明,只能同75岁的老奶奶一起生活,生活极度贫困。三是救助标准低。凉山州对特殊困难儿童的生活补助(包含低保和省、州、县补助资金),农村每人每月补助只有295元,城市每人每月395元,虽然高于低保,但与散居孤儿补助标准差距大。
二、凉山州救助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办法举措
通过对凉山州四个县的实地调研和座谈,我们深感,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州民政、教育等部门和关工委在救助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民间涌现出了一批热心助孤助困的先进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大爱精神令人感动。
1、建立救助机制。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2年4月,凉山州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将“特殊困难儿童”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通知》,将全州事实无人抚养的特殊困难儿童,全部按“当地最高补助标准”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同年,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特殊困难儿童”援助保障工作的意见》、《凉山州特殊困难儿童救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州孤儿救助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将事实无人抚养的特殊困难儿童纳入制度化保障体系,并享受由民政资助的免费“参合”“参保”,享受城乡医疗救助等保障政策。政府每年发放给孤儿等困境青少年的各项救助金、慰问金约530万元。此外,加强孤儿福利机构建设,目前州上建成儿童福利院一所,床位350张,收有孤残儿童40人。省上下达给凉山州孤儿机构集中供养床位新建任务3700张,省级项目补助预拨资金现在已全部下拨各县,建设任务正在加快推进。
2、加强基础教育。着力推行15年免费教育,从今年春季开学起,除9年义务教育外,全面免除3年幼儿教育保教费和3年普通高中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全面实施“一村一幼”计划。调研组在昭觉县普诗乡了解到,全乡5个村都利用村活动室,因陋就简,办起了幼儿园。加强教育的一系列普惠政策,为孤儿和特殊困难儿童入学提供了保障。喜德县冕山镇洛发村村长阿的五呷莫,利用自家房舍自办幼儿园,她亲自担任生活辅导员,部队复员、24岁的儿子担任专职教师,从2013年开始,免费接收村上最困难家庭的17个学龄前儿童入园, 其中有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自费承担孩子们的早、午餐费用,还特地买了汽车专门接送这些孩子。
3、关工委主动作为。凉山州从州到县、乡、村、社区,都建有关工委组织,全州共建关爱活动室72个、留守儿童之家184个,关工委和“五老”志愿者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常年开展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结对帮扶等活动,关爱孤儿和特殊困难儿童。去年底,启动“爱心助孤行动”以来,州、县关工委组织对232个极度贫困村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雅砻江公司向省关爱基金会捐资的100万元,全部用于凉山州11个国定贫困县,对2291个未享受国家和社会帮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给予生活补助,并对盐源县、甘洛县、越西县、喜德县、昭觉县部分村幼儿园建设给予适当支持和对职业学校部分特困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关工委在救助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凉山州基础差、底子薄、地域广阔、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情况复杂、分布面广,救助关爱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标准亟待提高,分散供养孤儿的监护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补助和监护人责任仍然没有落实到位;“一村一幼”计划还存在资金短缺、办学条件简陋、辅导员队伍招人难留人难、保教质量不高等问题;有的地方救助关爱工作更多停留在生活保障上,缺乏精神、思想、亲情上的关怀;不少地方的村级关工委小组还受经费等因素制约没有很好开展工作。
三、调研的体会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深切体会到,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凉山州现有25924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特殊困难儿童,确实是救助关爱的重点和难点。其共同的特点是失亲,通过救助关爱,要使其失亲不失爱,失亲不失管,失亲不失学,失亲不失志,从小志存高远,放飞梦想。“爱心助孤行动”,贵在献爱心,重在见行动。要做到孤儿不孤,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结合精准扶贫,在精准救助、精准关爱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救助到人、关爱到心。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有五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
1、民政救助要加强。建议省政府出台有关救助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政策性文件,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救助标准,对凉山州给予重点支持,进一步完善民政救助关爱机制。要建好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以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重点,关心其疾苦,服务其所需,依托社区、乡村,切实加强动态管理。通过民政救助关爱,使其生活得到保障,从小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学校教育要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因家教缺失,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凉山州在推进15年免费教育中,要认真解决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入园入学的特殊困难,有条件的,应入校寄宿。通过学校教育,抚慰心灵,增长知识,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省关工委将配合省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向凉山州部分贫困村小学、幼儿园赠送一批有益读物。建议省教育、财政等部门进一步支持凉山州办好教育。
3、法律保护要加强。要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认真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切实保护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合法权益。建议民政与公安、司法等部门通力合作,依法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明确其责任,进一步加强法律保护。
4、结对关爱要加强。关工委在“爱心助孤行动”中,要与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密切合作,配合基层干部,落实好结对关爱。省、州关爱基金会,要与慈善基金会合作,广泛动员爱心企业、人士,加大对凉山州极度贫困村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壮大“五老”队伍,带动全社会爱心助孤。救助关爱工作,只有落实到村,才能落实到人。贫困村关爱任务重,活动经费缺,建议凉山州研究解决。
5、统筹协调要加强。爱心助孤,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明确责任,有序推进,整合各方面资源,把爱心助孤这件雪中送炭的民生工程办好办实,为脱贫攻坚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