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资料 > 参阅件

第十期 弘扬“四种”精神 融入“三爱”教育 引领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新成果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5年11月16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
摘要:编者按:近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黑龙江省关工委报送的《弘扬“四种”精神 融入“三爱”教育 引领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新成果》上做出重要批示:黑龙江关工委对“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编者按:近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黑龙江省关工委报送的《弘扬“四种”精神  融入“三爱”教育  引领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新成果》上做出重要批示:黑龙江关工委对“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十分重视,专门召开全省会议专题部署。以弘扬“四种”精神,即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为载体,发挥品牌效应,使“三爱”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引领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做法很实在,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效果好,值得学习、推广。现将该文印发,供各地参阅。



弘扬“四种”精神   融入“三爱”教育

引领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取得新成果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特有的宝贵精神财富。黑龙江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精神(以下简称抗联精神)的发祥地。多年来,全省各级关工组织和广大“五老”以弘扬这“四种”精神为载体,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初,顾秀莲主任到我省视察工作在讲话中提出:黑龙江特有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本身就有‘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内涵,也要与‘三爱’教育结合起来,使‘三爱’教育更有特点,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教育更加深入。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要把‘讲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活动深度融入,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态势。”按照顾主任要求,我们在全省4966所中小学(占比88.5%)开展的、有3293688名中小学生参加(占比90.7%)的“三爱”主题教育活动中,在继续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教育的同时,借助抗战胜利70周年契机,更加突出了弘扬抗联精神教育。实践证明,通过弘扬这“四种”精神教育,形成了全方位宣传教育态势,取得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实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育再深入的明显效果。

一、弘扬抗联精神,培育民族气节,大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这彪炳史册的伟大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14年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岁月中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黑龙江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主要根据地,抗日联军活动的地域最广。东北抗联的11个军,9个半在黑龙江战斗过,活动范围达108 个县(市、区),占134个县(市、区)8059 %;达 8个林业局,占23个林业局的3478 %。留下的故事最多,有抗战打响第一枪、抗战胜利最后一个战役的故事;有抗日先烈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周保中及八女投江等大量抗联英雄的故事。可供接受教育的基地遍布各地,有纪念抗联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烈士陵园、纪念馆、展览馆、纪念碑、抗联露营地遗址、烈士殉难地遗址等;有以先烈命名的兆麟公园、一曼大街、尚志大街、靖宇大街、尚志市等。开展“三爱”教育以来,全省各级关工组织和“五老”把讲抗战故事、弘扬抗联精神,同多年开展的其他主题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广泛深入地对青少年进行了抗联精神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抗联资源,教育引领青少年传承抗联精神。齐齐哈尔江桥抗战爱国名将马占山指挥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地方。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关工委组织“五老”与中小学生携手开展祭奠先烈活动,为学生讲解齐齐哈尔西满革命烈士陵园的历史和马占山、马识途、马仁兴、王大化等先烈们的英雄事迹,通过幻灯片演示,让爱国名将马占山、参加百团大战痛击日寇的抗日英雄梁德如等一个个英雄人物,通过屏幕走近孩子们的心中。佳木斯市是抗联发展的核心区。当年抗联的11个军有5个军诞生在佳木斯地区,有8个军曾经在这里战斗。市关工委将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作为“三爱”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三爱”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他们组织“五老”学习纪念抗战的文件、文章,学习佳木斯抗日史;抓好“书香满三江——话说抗战史”读书活动,与“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相结合,扩大阅读书目,扩展阅读人群;组织观看抗战影片、参观抗战展览、拜谒抗战烈士陵园、抗战遗址,举办抗战征文、演讲、文艺演出等,采取中小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刻苦学习、矢志报国的爱国热情。鸡西市境内虎头地下要塞,是抗日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场战役发生地。鸡西市关工委组织开展了“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专题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虎头地下要塞、二战胜利纪念碑、东北老航校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侵华日军鸡西罪证展览馆。省森工总局所属东京城林业局关工委与待业青年周保全共同筹建的抗战纪念馆于20155月正式建成开馆,邀请92岁的东北抗联老战士、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为“东京城抗战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并书写了题词:“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抗战纪念馆展出图片60多幅,实物200多件。这些实物是周保全自筹资金80多万元从牡丹江地区群众手中一件一件收来的,非常难得,十分珍贵。纪念馆开馆以来,东京城林业局关工委组织中小学生3000多人前来参观,许多退离休老同志、公安干警、机关人员、社区职工群众也纷纷前来参观,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林业局电视台专门开辟了《东京城抗战传奇》栏目,每天都播放各界群众参观抗战纪念馆的实况和相关内容。参观后大家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留言,表示一定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立足本职岗位,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二是组织老干部、老战士报告团巡回演讲,向青少年宣传抗联精神。佳木斯市关工委组织“五老”编写当地抗战故事及纪念文章;组成宣讲团到社区、学校宣传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在每所学校讲一堂有关抗日战争的专题课。鸡西市关工委请“五老”、《鸡东抗日烽火》作者王效明作专题演讲、电视演讲,介绍鸡西地方抗日史等,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双鸭山市关工委组织“五老”编写了《东北抗联故事选》,以此为基本教材,搭建和借助“讲故事”平台,大力开展讲故事活动,用抗联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感染青少年,用他们的优秀品德和爱国行为教育青少年。哈尔滨市南岗区关工委组织全区以各街道、社区为单元,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大面积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芦家街道关工委举办报告会,由街工委书记、街关工委名誉主任亲自撰写报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提出殷切希望。新春街道关工委组织各社区关工干部、“五老”、青少年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聆听英烈事迹的讲解,观看烈士的遗物,大家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和兴路街道关工委举办《光辉的历程,永恒的丰碑》红色经典图片展,“五老”王士屏以详实的史料介绍中国共产党94年的光辉历程和14年的抗战史。在半个月时间里,前来参观的辖区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络绎不绝,受到深刻教育。省森工总局所属绥棱、桦南两个林业局关工委分别组织老干部、老战士组成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报告团,请抗联老干部、老战士现身说法巡回演讲。老干部、老战士佩带着军功章和纪念章出席报告会,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演讲抗日英雄的事迹,诠释伟大的抗战精神。全省森工林区共组织26个“五老”报告团,145名“五老”作报告百余场,4万多青少年面对面地接受教育。

三是借助假日纪念日节点、各类教育基地资源,因势利导地开展“三爱”主题教育。各地普遍注意抓住这些时间节点,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因时而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用抗联精神进行“三爱”教育。清明节,牡丹江市各级关工委组织20多万名学生参观八女投江纪念碑、马骏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加“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争做四有新人”的纪念活动。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关工委组织400多名青少年到抗日烈士陵园,在赖马沟阻击战纪念墙和抗击日寇斗争事迹纪念墙前默哀,向抗日英烈致敬。森工总局林区绵绵山岭茫茫林海是当年抗联的重要根据地。这里记载着数以万计抗联战士抗击日寇英勇献身的壮烈诗篇。各林业局以此为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林口林业局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到八女投江遗址——乌斯浑河,缅怀冷云等八位女战士的英雄事迹;大海林林业局组织青少年到“梨树沟惨案”遗址参观,痛斥日军侵华罪行。省森林工业总局所属23个林业局建有5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森工林区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借助这些基地,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三爱”意识和热情。统计显示,开展“三爱”教育活动以来,全省各级关工组织和24万(占总数57.14%)多名“五老”参与其中,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活动5118次,有1740121名青少年参加;组织参观各种教育基地3649次,有912762名青少年参加。

二、继续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开展全方位宣传教育,助推“三爱”教育向纵深发展

“爱国、敬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奋斗、和平发展、经济建设年代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面临民族危亡、抵御外敌入侵战争年代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一脉相承,同样是我们的时代精神。发扬优良传统,传承宝贵精神,使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对推动“三爱”教育引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在“三爱”教育活动中,我省在把抗联精神深度融入的同时,进一步发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与深入“三爱”教育的结合点,通过借助各种载体,实现让“四种”精神与“三爱”教育的深度融合增强青少年爱党、爱祖国的情感,听党话、跟党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庆市关工委坚持以大庆精神筑基、用铁人精神铸

魂,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扎根青少年心中。

   一是坚持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中小学校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伴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存在和“三爱”教育的氛围。

  二是坚持发挥“六老”( 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会战)宣传引领作用。市关工委选聘了十位“老会战”为“大庆精神宣教员”,其中有四位原市级老领导、两位会战“五面红旗”代表。全市各单位聘任了2000多名老同志担任二级、三级宣教员,形成大庆精神三级宣教网络。他们常年活跃在社区、厂矿、学校,为青年职工和中小学生讲述大庆的发展历程、会战传统、二次创业以及大庆会战以来各个行业的建设成就,深化青年职工和中小学生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认知和理解。有的单位还邀请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李新民,“人民好法官”顾双彦等英模人物作报告,用他们亲身经历和感悟,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更好地在青年职工中开展“三爱”主题教育,引导青年职工爱岗、敬业,感受劳动的光荣,大庆市红岗区关工委、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联合开展青年读书学习报告会,已陆续举办15期,每期一个主题,让青年职工通过读书加深对“爱”和“感恩”的理解,对学习、生活、工作充满爱心,对父母、老师、祖国怀有感恩,用自立自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实现红岗梦、大庆梦、中国梦奋勇向前。

   三是坚持发挥各种教育基地作用。各学校、各社区关工委利用活动日、清明节、“五一”、“五四”等重大节日,组织青少年到铁人纪念馆、松基三井、油田科技馆、油田历史陈列馆、城市规划馆、党史馆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邀请“老会战”现场讲解大庆创业史,让青少年自已当大庆精神讲解员,用大庆几十年创业中积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开展教育活动。全市各单位自觉形成了这样一种惯例和常态,即厂矿青工、大学生入厂、入团、入党和各个学校新生入校、入队的第一堂课,就是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传统教育。统计显示,上半年开展“三爱”活动以来,全市共组织10万多名青少年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增强爱党、爱国、爱大庆的情感。

    ——从农垦总局到各管理局、农场,从各管区、社区到中小学校,农垦系统关工委把继承弘扬北大荒精神作为“三爱”活动的着力点,融入“三爱”活动始终。

一是组织“五老”重温创业史,组织青少年走访老前辈。组织“五老”走进场区、走进展馆,重温五、六十年代初创北大荒那段如歌岁月;组织青少年走访老战士、老农垦、老知青,听他们讲人生、讲理想、讲感悟、讲希望,感受老北大荒人以苦为荣的爱国精神,战天斗地的劳动精神,在干中学、学中干的学习精神;组织中小学生把个人梦、北大荒梦、中国梦结合起来,升华对北大荒的热爱,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是组织“五老”、模范人物深入宣讲、形成常态。垦区各

级关工委组织整个垦区上千名“五老”常年进农场、进管区、进社区、进中小学校,将北大荒精神播撒到青少年心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三爱”教育。红兴隆管理局曙光农场关工委邀请89岁的老垦荒祖秉文、转业退休干部刘芳渭、任焕喜、马春太等“五老”经常讲解垦荒事迹,深受感动的学生们表示要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做未来一代北大荒人,报效垦区,报效祖国。九三管理局尖山农场关工委组织召开了青年职工和大学生参加的学习报告会,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尖山农场场长冯占山做学习报告。冯占山重点报告自己在参加全国有关会议时聆听习总书记关于要从小学习做人、要从小学习立志、要从小学习创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谆谆教导后的感想,使在场的广大青年受到激励,纷纷表示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美好青春年华,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北大荒奉献青春力量

    三是组织“五老” 整理、宣讲好故事。九三管理局关工委组织“五老”整理北大荒故事200多个,收集反映北大荒精神的事迹50 多件,动手写回忆录500多篇,为“三爱”活动提供鲜活的教材。用宝贵的精神资源抚育培养新一代北大荒人,让北大荒精神所映射的以苦为乐的劳动态度、一往无前的劳动气概、无私无畏的劳动品德、不计回报的劳动风范,在新一代北大荒人的身上传承。与此同时,在全省开展的“垦地共建”活动中,把弘扬北大荒精神作为“垦地共建”活动的重点内容,使北大荒精神继续向与垦区毗邻的乡镇、村屯覆盖。

三、弘扬“四种”精神 ,进行“三爱”主题教育,使广大青少年“记住要求”、“心有榜样”,听党话、跟党走,思想道德有了新的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普遍增强  

一是青少年增强了爱学习意识,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为端正,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懂得了学习最有用。表现在校内:尊敬老师,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所上升。同学之间友善互助,对遇有困难的同学大家都能伸出双手。表现在校外:主动到书店、图书馆的多,到科技馆、文物馆、博物馆的多,不但掌握课本知识,还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广泛涉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为将来成为有用人才打好基础。除此之外,增加实践知识,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到实习实验基地、科技园区等,近距离观察、体验劳动生产场景。进行爱学习教育,也助推了“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的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蔚然成风。在鸡西市,“三爱”活动开展以来,普遍出现“六多”现象——爱学习愿学习的多了、养成好习惯的多了、自觉遵守纪律的多了、团结友善的多了、做好人好事的多了、关爱帮助他人的多了。

二是青少年增强了爱劳动观念,自觉参加劳动锻炼,懂得了劳动创造价值,懂得了劳动最光荣。农垦九三管理局开展“三爱”活动以来,爱劳动的好习惯正在变成全局青少年的好行为。在学校,做爱劳动小使者,主动打扫班级、学校卫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过去由家长代劳的现象不存在了;在家庭,做感恩小孝星,全局中小学生每周开展的洗碗、洗衣服、拖地、整理房间“四个一”活动渐成自觉;在社区,做环保小卫士,全局25所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校内外捡拾白色垃圾、护花护草劳动100多次,净化公益活动场所面积5万多平方米,参加植树劳动栽种树木1万多株。通过劳动教育,增强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蔚然成风。“三爱”活动以来,全局青少年学雷锋志愿者人数达到1500多人,共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150多次,助人为善做好事近万件。在社会助人为乐做好事已成为自觉行为,涌现一大批美德少年。

三是青少年增强了爱祖国情怀,意识到先辈们血汗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祖国最可爱,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进一步增进了爱父母、爱校园、爱家乡的感情。在农垦九三管理局,全局共征集7000多篇“爱祖国、圆梦想”主题教育征文、7500多篇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和3000多份“爱祖国、抒情怀”手抄报,有500多名青少年学生分别加入了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立志继承先烈遗志,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省森工总局,关工委组织开展“三爱 ”活动以来,青年职工思想要求进步、工作上进、爱岗敬业的多了,打仗斗殴、吃喝玩乐、好逸恶劳的少了。森工总局还分别对7个林业局2583 名学生进行了在家情况的问卷调查,有2324名同学有了孝顺父母的实际行动,他们有的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洗脚,有的进厨房帮妈妈做饭菜,有的主动打扫卫生做家务,对自己以前顶撞父母、乱花钱、吃零嘴等不良习惯有检讨、有道歉、有悔改意识。家长们对开展“三爱”活动很满意,他们说这让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了感恩。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