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
参 阅 件
第 4 期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5年5月15日
编者按:近日,中国关工委顾问邹瑜同志赴广东省就青少年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情况进行调研。现将《中国关工委顾问邹瑜同志赴广东省调研》一文印发,供各地参阅。
中国关工委顾问邹瑜同志赴广东省调研
3月25日至4月15日,邹瑜同志等一行3人,深入汕头、揭阳、潮州、广州和深圳等地调研。调研组走访了5个市,2个县直单位、1所中学、1个镇、4个社区、5个示范点,召开了9场座谈会。邹瑜同志认真听取了各基层关工委的工作汇报,感到广东关心下一代工作又取得了卓然成绩,特别是广东省全面铺开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开展帮教失足、吸毒和问题青少年系列活动,形成全国青少年法育进程中具有现实意义、富有生命力的活教材,并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4月7日,邹瑜一行到广州进行调研反馈会,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出席了反馈会。会上,邹瑜同志认为,广东省各地关工委在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发挥“五老”的积极作用,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推动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并有所创新;汕头、揭阳、潮州、广州等地关工委创“五好”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青少工作已经普遍展开,有效地开展了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实实在在地为广大青少年办好事实事,扶贫助学助困成绩显著;几个地方的关工委工作各有新的亮点,涌现了一批好典型好经验,许多乡(镇)、村关工委积极主动投入到下一代的普法教育中去,认真开展对青少年的实用法治教育培训;各地在执行中国关工委有关文件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党委重视 形成共识
从汕头、揭阳、潮州等地来看,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如汕头市陈茂辉书记、揭阳市委书记严植婵、潮州市委书记李水华等主要领导,从分管工作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抓起,从组织部到老干部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县的主要领导,都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落实到位、行动上积极参与、经费上鼎力支持。如汕头的工作经费从以前每年15万增加到现在每年45万。各地市委分管领导亲力亲为,逢会必出席,逢活动必参加,对关工工作的建议请求亲自督办落实。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等相关部门,都能结合本单位的工作职能和业务实际积极为关工委提供支持、服务和保障。
二、强化班子 健全网络
首先是强化班子。为加强关工委班子建设,各地市委多次听取组织部门的工作汇报并提出要求,高规格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成员。如汕头市委对关工委领导班子调整这项工作倾注了精力,加强了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进展情况,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调整充实后的市关工委领导班子,多为退休后社会公益事业的活跃参与者,多为原担任重要部门的主要领导,规格较高,结构合理,他们都有一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创业劲头。各级党委也高度重视,落实有效措施,选准配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如南澳县云澳镇关工委多年来热心为弱势青少年送温暖、办实事、解难事,使关工工作大有作为,群众威信高,在当地流传着“有困难找关工委”的良好声誉。
其次是健全组织网络。一是组织网络覆盖面广。各地市关工组织网络纵向覆盖到区(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横向覆盖到各级机关党群有关单位和中小学校,其中村居和社区的关工网络最为健全,其次是中小学。仅汕头全市共有各级关工组织1878个。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各级党委、政府对各级关工委组织建设高度重视,投入足够力量。各地均由在职领导干部兼任关工委名誉主任或副主任,基层关工组织由在职干部担任主要领导,各级组织部门则直接参与关工组织机构,参与并指导关工组织开展活动,而各级关工委常务班子基本以“五老”为主体,由组织部门进行选配。
三、突出特色 做好工作
一是深入挖掘本地题材。各市关工组织的“五老”们,利用当地的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些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积极协助当地党政发掘编辑史料,建设当地历史明贤,具有教育意义的史迹。如汕头把挖掘的史迹汇编成《光辉史迹 激励后人》、《澄海英风》、《英风永式》,录制成《潮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影碟,发给各村居、中小学。二是重视教育基地建设。各地以不同的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现场向青少年学生讲述革命先烈事迹。各地关工委还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基地,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一代,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汕头的潮阳区龙港小学还被中关工委、教育部、文化部授予“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示范基地”。三是建立健全宣讲队伍。加强宣讲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不离乡土的“教员”队伍,使教育基地发挥长效作用,以推进本地优秀思想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每年前往教育基地参观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达8万人次以上,使青少年教育有声有色。四是建立法治资源进校园机制。广东省一些中小学校,充分利用社会法治资源,与公、检、法、司建立共建机制,形成“检校共建”“警校互动”“司法与学校联手”,“家长与学校联动”的运行模式,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以“师生的健康成长发展高于一切”为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明确责任,确保实效。制定了《翠园初中法制教育方案》,真正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制度到位,人员配备到位。该校为积极探索建立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和罗湖区检察院成立了“检校共建单位”,以检校共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双方合作机制,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和知法、守法教育,同时,还组织“阳光使者社团”300多名学生到罗湖区检察院旁听庭审,把学生法育工作推到法律气候的前沿,让知法、守法目标落地有根。
四、搭建平台 形成气候
广东各地从实地出发,搭建平台,形成青少年普法新气候。如汕头市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一是成立关心下一代“百企联盟”,创新工作机制。“百企联盟”是汕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延伸到民营企业的工作组织和平台,是由汕头市200多家民营企业家自发自愿组建的非盈利性联合组织,是推进民营企业建立关工组织的一种创新和尝试。“百企联盟”成立以来,协助市关工委开展“绿满家园”共建绿色环保“少年林”,举办首届少年书香节、“爱心传递、幸福分享”活动和首届家庭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搞得生动活泼,扩大了关工工作的影响力。二是成立“关爱帮扶义工会”,创新工作手段。关爱帮扶义工会,是汕头关工工作一大新亮点。该市在南国商场举办了“关爱自闭症儿童·资助贫困大学生”公益慈善晚会,搭建起一个培养爱心、汇聚爱心、传递爱心的平台。市关工委关爱帮扶义工会先后在该市金平区和南澳县开展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发放助学金41万元,帮助145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三是成立农村创业青年联谊会。主要走了两步。第一步建立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基地,创新农村创业青年培训这一品牌。第二步是成立农村创业青年联谊会。把农村创业青年特别是参加过各级关工委培训的农村创业青年组织起来,加强联系,促进交流,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推进创业,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及群众致富。四是创建青少年书画创作基地。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参与书画创作交流的热情,市关工委依托市机关书画院创建青少年书画创作基地,定期组织书画创作讲座、书画创作比赛、书画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书画创作交流活动,鼓励广大青少年用手中的画笔畅想梦想,抒发情感,描绘蓝图,力争使青少年书画创作成为市关工委的一项经常性活动。
为适应新时期、新任务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要求,邹瑜一行提出五点指导性意见。一是要继续认真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教育。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作为对青少年开展法育的核心内容,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要与“五老”队伍建设、与创“五好”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为青少年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把工作做得扎实有序。二是要注重创新和实效。要继续以典型引路,推动全面,深化提高。要把青少年的法育、关爱工作增加到创新活动的内容中去,把创新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结合起来,再创新经验,再出新成果。三是继续强化关爱法育工作。关爱法育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成部分,其工作宗旨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通过老少共建、大手牵小手、结对子、帮扶助困等形式,关爱青少年特殊群体,使他们健康成长。四是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国关工委总体部署,努力跟踪解决问题。各地关工委要主动向党委领导汇报,取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关工委的组织建设要落实,班子要及时调整、充实、加强,关工委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五老”的动员工作,理顺办事机构的组织关系。五是要继续围绕建设法治化青少年工作寻找最佳节点。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确定的示范村、重点村,积极发挥关工委作用,提高现有的法治培训、法治咨询和法治服务水平,向培训一大批懂法律法规、懂科技文化、懂市场信息、懂经营管理、讲诚信服务的法治教育带头人的方向发展。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遵循青少年法治教育发展规律,培养德、智、体、美、法、劳全面发展的“六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