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灾区、大爱无疆
--吉林市昌邑区关工委抗洪救灾在行动
受7月19日、20日强降雨影响,吉林市大绥河、搜登河、鳌龙河等河流水位持续上涨,三条河流汇聚到昌邑区桦皮厂境内,现今,导致桦皮厂镇大面积土地过水,镇内主要街路也已经漫水,百姓已经转移3万多人,经济损失惨重。
面对洪灾,昌邑区关工委立即行动起来。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发出《倡议书》,倡议《五老》做好帮护工作。
昌邑区关工委齐志才主任虽人在大连,但一直在关心家里的工作,7月14日下午他发来了信息,、代表区关工委向全区《五老人员》发出了《倡议书》,倡议五老同志们,坚持发扬为党尽忠,为社会尽善,为下一代尽心的精神,在水灾面前:1、要保重身体,少外出,不给家庭和社会填乱,2、当好家庭后盾,支持家中青壮年积极参加抗洪。3、当好志愿者,力所能及的加入有组织的,辖区内的治安管理队伍之中。4、沟通学校,了解学生上,下学的情况,力所能及的做好帮护工作。5、收集信息,了解辖区相关情况,为灾后的关爱工作提供资料。6、传播正能量,不传,不信小道消息,客观真实宣扬抗灾中的好人好事。
关工委的六点倡议得到了全区各级关工委和《五老》们的积极响应,也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二、利用《微讲堂》,宣传《好家长》《好孩子》的抗洪救灾事迹。
2017年7月14月晚上20点整,吉林市昌邑区关工委国学微讲堂第一讲堂,有着241名家长的课堂里,传出了昌邑区关工委法制教育关爱团讲师郭景文浑厚的声音。他“以救灾为课堂,用爱心滋润孩子心田”为题目,讲述了玉林培训学校关工委组织学生家长参与救灾,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感人事迹。玉林培训学校在关工委主任、校长张荣侠的带领下,他们学习、践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博爱之心、用仁爱之志,用感恩之举,把培养下一代、铸就青少年灵魂的学校,办到了社会上,办到了解救家乡遭灾的危难之急。
这次,永吉发生特大水灾,牵动了全市人民的心,张荣侠主任想灾民之所想,急灾民之所急,她想到了玉林学校的孩子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来个家长与孩子互动,在表达爱心的同时,给孩子们心里深深埋下一颗爱与善的种子。为此,玉林学校把学生家长们组织起来,成立一支心系灾区、奉献爱心的志愿者队伍,24名学生家长,捐献了6480元,跻身到轰轰烈烈的救灾人群中。经过充分准备,7月19日,他们几经周折办理了通行证,携带食品进入灾区,有的灾民被困,接到求助食品,他们感动得涕泪盈眶。
平时,玉林学校的家长就跟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今看到家长们处处冲在前边,给他们做了榜样。
玉林学校还开展了每日一善活动,鼓励家长们省吃减用,鼓励孩子们节省零花钱,每天都要为灾区做捐献,虽然钱数不多,却可以提示孩子和家长们不忘灾区还有人在艰难之中。昌邑二实验五年级的学生庄志博还跟妈妈一起去了灾区,妈妈说庄志博从灾区回来变得更懂事了。庄志博说:灾民们太苦了,他们太可怜了。我们能无忧无虑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我再也不要零钱,买零食了。这次,他把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还有平时攒下的零钱,一次次的捐给了灾区。我们培育孩子的爱心,就等于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最优秀的种子,是种子就要发芽,孩子有了爱心,他就有了幸福与成功的保证。
郭景文老师慷慨激昂的宣讲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家长的心,同时,孩子们的心灵也受到了震撼。
三、心系灾区,为灾民送去救灾物资
2017年7月21日下午,一趟由四辆车组成的抗洪救灾队伍,车上贴着《昌邑区关工委救灾物资》玉林学校《救灾物资》大红标语,正在赶往灾区。这是由昌邑区关工委协同玉林学校关工委,共同发起的支援灾区统一慰问行动。昌邑区关工委副主任王雅茹;玉林学校关工委主任、校长张荣侠亲自带队前往。随车前往的还有:昌邑区关工委副主任常国栋;秘书长佟飞;法制教育关爱团团长郭景文;网络通讯站主任李金山。玉林学校家长7名、学生6名。
随行的车辆有东局子街道盛昌社区关工委主任、副书记杨乐爱人开车、玉林学校家长开车;随车捐赠的物资有:新棉被100条、矿泉水10箱、面包10箱、娃哈哈八宝粥10箱。
当救灾车辆到达灾区前鸭河村指定救灾点时,受到了村长、乡亲们和孩子们的欢迎。大家共同把救灾物资搬到了屋里。随行的6名学生与当地孩子们举行了互动,背颂了《弟子规》,向关工委《五老》爷爷奶奶们行了感恩礼。并合影留念。
最后,王雅茹副主任发表了讲话,她说:“我们这次带领孩子们来救灾,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有爱心,更加有善心,更加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成为我们祖国和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吉林市昌邑区关工委网络通讯站 李金山 文图

这是学生家长们在卸救灾物资
这是慰问团成员与村领导见面
这是慰问团成员与孩子们互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