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县级关工委动态

安徽省金寨县关工委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创新建设一支管用的农村“五老”队伍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1年11月23日  来源: 安徽省金寨县关工委
摘要: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下简称五老)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和30周年时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

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下简称五老)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和30周年时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县虽然退休的老同志逐步增多,但真正能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人数不多,热情不高。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办法。

一、调查表明:农村基层“五老”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我们通常所讲的关工委“五老”,主要是指退休的由财政、人社部门供给的人员,他们大部分是乡(镇)以上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和退休教师。我县至今年6月底退休的老同志共有9465人,其中:领导干部类1392人(处级105人,科级1001人,一般干部286人),行政事业类的专业技术人员3633人,教师2599人,其他3233人;60-70周岁的1641人,70-80周岁的1108人。他们大都居住在乡(镇)中心街道和县城,居住在农村的很少。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这些退休的老同志也有很大一部分随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居住,帮助带孙子、做家务等,难以回居住地开展工作。但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重点是在乡(镇)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相对应时空、交通、地域等因素极大地制约了“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五老”登记在册的多,开展活动的少;县城和乡镇街道居住的多,农村居住的少;退休人员符合条件的多,愿意出来工作的少等“三多一少”现象。因此,在广大农村中依靠传统意义上的“五老”来做关心下一代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关工队伍建设存在严重缺失,问题突出。

二、主动探索:形成五措并举的解决办法

1.拓宽“五老”范围。针对农村中拿退休工资的“五老”人员少的实际,我们在村及村以下的关工委中,明确了凡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党员、老村干、老乡贤、老民间艺人和老土专家等作为农村关工委中的新“五老”,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

2.建立组织机构。2020年,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根据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际,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发挥特长、就地就近”的原则,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能力、有效服务”的要求,通过采取“组织号召安排一批、宣传倡导发动一批、登门拜访邀请一批、表彰先进激励一批”等措施,动员尽可能多的有威望、身体好、能力强的农村新“五老”加入到关工队伍中来。我们明确要求,县直单位和乡镇关工委要成立不少于10人的有退休干部组成的“五老”志愿服务大队,村(社区)成立不少于5人由农村新“五老”组成的“五老”志愿服务分队。

3.切实加强管理。“五老”志愿服务大队或分队在同级关工委领导下开展各类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人员组成是由乡镇关工委对照条件,认真摸排,自愿申请,精准考核的基础上认定,乡镇党委、政府下文批准,由县关工委统一实行“三个一”管理制度,即:授予一面“五老”志愿服务队队旗、颁发一本“五老”志愿服务证、佩发一枚关工委徽章,要求他们持证上岗、持证服务,既增加了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又增强了集体、团队观念。乡镇关工委驻会主任或常务副主任任“五老”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村关工委主任任“五老”志愿服务分队的分队长。服务大队的“五老”志愿者由乡镇关工委管理,办公地点设在乡镇关工委,服务分队的“五老”志愿者由村关工委管理,办公和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明确要求各服务大队、分队硬件做到有办公地点、有标识牌子、有办公设施、有活动经费、有档案资料。软件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必须上墙、“五老”志愿者名单必须上墙、工作活动和工作制度必须上墙、年度行事历(志愿服务活动)必须上墙、责任制清单必须上墙。与此同时,建立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度。结合“五老”志愿服务大队、分队成立仪式进行“五老”志愿服务岗前培训,县关工委统一编印培训资料,在全面学习中国关工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章程》的基础上,就“五老”人员如何围绕“五教”、“五助”开展工作,如何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农业科技教育以及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农村防溺水、交通安全、森林防火、家风家教等方面进行培训。我们还明确提出,“五老”志愿服务组织可与其他志愿服务组织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既突出关爱青少年为主要活动内容,又积极参与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实行集中与分散、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项、各类关爱服务工作,不断提升“五老”志愿者的关爱服务水平和质量。

4.建立激励机制。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关怀广大“五老”,我们县很多乡镇都有明确规定,凡“五老”出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次都给予10-20分的振风超市积分卡,他们可凭积分卡到村振风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等。各级党委、政府和关工委对“五老”志愿者还坚持做到“四看望”,即:重大节日时看望,生病住院时看望,高寿生日时看望,家中遇到困难和不测时看望。县关工委还坚持做到每两年召开一次“五老”志愿者经验交流会,每两年表彰一次优秀“五老”志愿者。县关工委在《金寨关工》中开辟“五老”志愿服务专栏,同时向其他媒体推送“五老”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和好的做法。总之,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激发“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5.充分发挥作用。“五老”志愿服务大队、分队建起来后,关键是要动起来、活起来。只有开展各种关爱活动,才能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影响。自2020年7月以来,全县现已成立“五老”志愿服务大队24个、分队242个,登记在册“五老”5247人,“五老”志愿者 2584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五老”志愿服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县大部分乡镇“五老”志愿者都在清明节组织中小学祭扫烈士墓,讲红色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疫情防控期间进行关工护学活动,组织老教师设立护学岗。梅山镇“五老”志愿服务大队组织开展“童心向党、听老党员讲党的故事”进校园活动。古碑镇组织“五老”开展党史教育进村宣讲和“五老”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活动。斑竹园镇“五老”志愿者开展书法、二胡和反电信诈骗志愿服务活动。铁冲乡“五老”活跃在村头路边监督农村红白喜事操办和义务为贫困户摘茶。沙河乡组织“五老”参与社区矫正,槐树湾乡动员“五老”培训栽桑养蚕技术。油坊店乡组织老土专家义务传授“六安瓜片”制作工艺。麻埠镇、桃岭乡、大湾村等乡镇、村组织“五老”开展文艺演出活动。长岭乡组织3名“五老”到号称全省“八大金刚”之一的老上访户李某某家,用一天时间做通了思想工作,并保证不再上访。这些“五老”志愿服务活动,深得党委、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

下一步,我们将在县直单位组织以退休的党史专家和思政教师为主体的“五老”志愿服务“五红”教育分队,以退休政法干警为主体的“五老”志愿服务司法分队,以退休农业科技人员为主体的“五老”志愿服务农业科技分队,组织动员更多的“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