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关工委副主任关英才,退休十九年来,他始终把党放在心中,退而不休,在党的理论宣讲事业上继续发挥余热。多次被山西省、运城市关工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关英才3年前开始学习党史、宣讲党史,目前已撰写讲稿近50万字,开展基层宣讲300余场,听众上万人次。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他主动请缨,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义务开展党史学习宣讲,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群体的广泛赞扬。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虽然退休了,但义务还要尽,责任不敢放,脚步不能停,将讲党史当成重要使命坚持到底!”
提前学习早打算
为学习宣传好党史知识,关英才从2018年开始着手准备,将“学党史、写讲稿、广宣传”定为自己的“夕阳工程”。他自费订阅了《新华文摘》《求是》《山西日报》《运城日报》等报刊,坚持学习,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他先后搜集了《毛泽东传》《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和蒋介石》《红墙的瞬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八大文献》《十九大文献》等三十种四十多本资料,广泛参考,比较研究,力求精准地学好掌握好党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又把指定书目《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作为自己的案头书,时常翻阅,认真学习。每学一章,他都要反复读原著,还要参考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科学正确地看待和书写我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每一件大事,力求客观准确地把党史知识讲给每一个需要的人听。
精心备课作准备
资料找齐后,关英才耐得寂寞,青灯黄卷,开始系统书写讲稿。他的讲稿特别注意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重大历史事件放在一起相互对比映衬,故事性很强,既有中心事件,又有归纳小结,还有提炼的讲述重点。他还根据不同听众的特点,准备不同版本的讲稿,所以他的宣讲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为了完成党史宣讲讲稿,关英才坚持每天写2000字,起早贪黑,笔耕不辍。他曾一度因为用眼过度,患了眼神经麻痹症,不得不中途歇笔。但集中治疗了半个月后,又开始学习、写作。亲友们劝他说:“又没人逼你,你这样拼命干什么?”他说:“这是我的‘夕阳工程’,弄不完,我不甘心!”截止目前,他的讲稿写了六十二章,已改过三稿,共计五十万字。
用情宣讲重实效
从2005年关英才加入了临猗县关工委组织开始,他就开始发挥写作和宣讲特长,主动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寻找素材,编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讲稿、故事,深入中小学宣讲,传达党中央的声音,播洒革命崇高精神,滋润青少年的心灵。2007年,他听闻临猗县楚侯乡王见村埋有21名解放运城时牺牲的解放军战士的遗骨。他便多方奔走,在这里创建一个党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在这里举行党史教育专场讲座,向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又积极投身党的基层理论宣讲事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基层理论宣讲员,多次参与党的重大主题宣讲活动,努力打通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最后一公里。近日,他又在为搞好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奔走着、忙碌着,他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要进校园、下农村、到机关,利用关工委的优势和基层理论宣讲员的身份,宣讲党的百年奋斗史,宣讲红色革命故事,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