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定了,我们龙泉驿区关工委、区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将继续每年支付一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张世宝、张世敏两兄妹完成职业高中阶段的学习。”事情的缘由还要从三年前龙泉驿区关工委收到了来自龙泉驿区双槐中学教师的一封求助信说起。
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个温暖的家
2015年10月,学校有老师发现就读于该校的张世宝、张世敏兄妹因家庭贫困,长期午餐都偷偷藏在校园的角落里吃一个干馒头果腹。正在发育长个的孩子需要营养;沉重的学业压力需要健康的体魄。原来,张世宝兄妹并不是龙泉户籍学生,他们随父母打工从云南老家来到龙泉驿区洛带镇上学。
父母年事已高,母亲患内风湿病长期服药。在洛带镇长松二组的出租房内,家徒四壁,两间房内堆满了药盆,仅有的一张床垫铺在地上,床上连一床垫絮都没有,昏暗的房子仅有一个小窗子能透进一点光。张世宝兄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挤在一张房东丢弃的小桌写作业,天暗了就借着一盏10多瓦的节能灯发出的微弱的灯光学习。在这样的条件下,兄妹俩还努力学习,进步迅速。特别是张世宝,品学兼优,担任着班长职务。
同年10月28日,龙泉驿区关工委、区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及时给张世宝兄妹送去了急需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浓浓的爱,还联合洛带镇关工委对其出租房进行了安全排查和改建,给兄妹俩建了一个温暖的家。
一封炙热的感谢信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初中三年转瞬即逝,我们毕业了。三年的时光虽然短暂,然而我们要感激的人却很多,最想感谢的人是您们—-各位关工委的爷爷奶奶们!是您们让我有了温暖的家,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张世宝在感谢信里这样写到。2018年7月2日,龙泉驿区迎来入夏的第一场暴雨,大雨阻断了交通,却阻断不了张世宝兄妹的感激之心。张世宝兄妹带着炙热的感谢信找到龙泉驿区信访办查找到区关工委的地址,冒雨前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张世宝动情地说道:“初中三年,也就是三个寒冬,然而我却从未感到寒冷,因为你们为我以及我的家庭送来的衣服、棉被温暖着我,在我的心中这不单单是几件衣服、几床棉被,更是满满的关怀,感激你们能在我的生命里出现,对我施以援手,对我这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成就理想 放飞梦想
如今,张世宝兄妹已经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分别入读成都汽车职业学校普职融通班和旅游班。花样的年华,花样的岁月。哥哥张世宝心中开始了新的梦想:“新的学校,新的开始。来到普职融通这个学校,校园中一切的一切都给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一股昂扬向上的动力。同学们十分亲切、友爱、互助,老师们对我也十分的关心。我想读大学,考本科。机会就只有一次。接下来的学习,我会更加努力,因为我坚信—学习改变命运。”妹妹张世敏也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在新的学期里,我认识了很多同学朋友老师,他们都对我非常的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会的问题,我会去问老师,或者同学,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更加的努力,努力做得更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想成为一名导游,带领着更多的人,让他们的知识更广阔。”雏鹰展翅,铿锵玫瑰。简单的话语表达了两兄妹年轻的心,路就在脚下,只要你努力!
2018年10月30日在成都汽车职业学校小会议室召开的关于资助张世宝兄妹完成学业专题会上,龙泉驿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肖文英、常务副主任兼基金会秘书长杨光晋等代表区关工委和区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做出了以上决定。在会上,汽车职业学校谢兴贵副校长把张世宝、张世敏两兄妹就读该校三年的学习、生活、住宿、保险等等费用罗列了一个清单,除去汽车职业学校给予的补助和该学生能享受的国家救助金以外,还有三万余元的缺口,区关工委和基金会当即商定继续给予救助。在会上,区关工委还请求学校对两兄妹除了学习、生活方面的照顾外,还要给予一定政治上的帮助,鼓励两兄妹要提高思想,积极入团,做社会合格的接班人。
龙泉驿区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的“五老”们一直心系贫困学子,关心关爱其成长,成就理想,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