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阴霾的上午,黑龙江垦区八五二农场场直社区二委办公室来了一位满脸焦虑、头戴毡帽的老者,老人细高的身材,看上去身子骨比较硬朗,就是脸上的表情比较严肃,整个人散发的气息跟天气有得一比。
作为关工委的负责人我忙迎了上去:“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儿?”老人没有说话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上面写到:“我家水管漏了……”我奇怪地看着老人,是聋哑人吗?为什么不说话?看见老人写的字,我知道了原来老人家里暖气管需要排水,上午水暖站的两个工作人员去把阀门关了但是水还一直流,老人想再让人去帮忙看看。因为我害怕伤害老人的自尊,于是我就模仿他,在纸上问他的姓名、家庭住址,然后再给赵慧主任打电话说明情况。
赵主任正在调解邻里纠纷,接到电话在三分钟内赶了回来。到办公室看到纸条,接连就给水暖公司、物业公司等相关负责部门打电话,并安排好人立即给老人解决问题。一个接连一个电话地联系,老人一直认真地在旁边看着、听着,依然一言不发。
在听到赵主任说中午就有两个人去给他把暖气修好时,老人终于漏出了微笑。又重新拿出来一张纸,在纸上工整地写:我叫李吉发,今年79岁,患有喉癌,做过六次大手术,现在已经不能说话……看到纸上的文字,我的心猛然一抽,不禁想着:如果当时老人来的时候我冷脸以对、如果赵主任没有积极联系相关负责单位、如果老人的暖气没有及时修好,那么老人会以怎样的心情走上回家的路,到家面对冰冷的屋子,又是以怎样的心情面对病魔和未来的日子。
在我愣神的时候,老人又接着写到:没想到这小伙子真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典范。今年春天我来找你打扫楼门口的雪,咱俩还吵了一架。虽然我有重病在身,但现在看来,还是我不对。在这里跟你说声对不起,交个朋友吧!谢谢。这事儿办成与否,你都是关心群众好样的!
写完就给赵主任看了,赵主任看完老人家写的字条,爽朗地一笑:“老爷子别客气,这都我们应该做的!”老人连连点头,高兴地走了。
等送完老人回来,赵主任跟我讲述了他和老人家之间的“恩怨”。
原来,今年3月份的时候,老人来过一次。反应说他家楼门口的路被积雪融化的水给泡坏了,想让社区出人把积水给排出去。赵主任勘察现场,判定属于门前三包的范围,不属于社区职责范围内。于是跟老人家解释,这应该让楼里的居民一起来排水。一来可以让居民知道自己的职责二来可以避免老人身体不适劳累过度,而老人认为是社区不作为。于是,老人气呼呼地走了。老人走以后,赵主任做了老人邻居的思想工作,最后由大家共同把积水排出、路修好了。
听完这段“恩怨”我心里感慨很多。记得农场党委副书记陈姜在社区培训课上曾经讲过:“只有把社区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社区工作才能做好。”是啊,舌头没有不碰牙的时候,一家人吵吵闹闹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所有的党员干部像赵主任一样,把所有的居民都当成自己的亲人,那么这些亲人也会在你付出真心的时候,对你露出最真诚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