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大会上指出,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要弘扬“五老”精神,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关工委的支持帮助下,槐荫区关工委坚持以“党建”带“关建”, 搭建“五老”志愿者联盟和关爱下一代行业志愿者队伍等工作平台,强班子、建机制,扩队伍、增活力,搭平台、抓项目,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努力营造“五老” 发挥正能量、积极投身于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党建引领、以老带幼、以史树德、以德育人”的共同发展新格局。《中国老年报》、《济南日报》、网易等媒体相继报道了我们的做法和经验。中大街道裕园社区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宏开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关工委主任韦沛同志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老公安王长海同志被评为“济南市身边好人”和槐荫区道德模范。
一、“党建”带“关建”,整合资源、建机制
近年来,面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形势,我们一直在高度关注和潜心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充分调动老同志继续奉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乐”、“为”有机结合,发挥正能量,形成统筹运作、统一管理、高效服务的整体合力。
整合资源建联盟。2014年初,槐荫区关工委在充分调研和准备的基础上,依托各机关、街道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的百余支“五老” 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建立了银色之春“五老”志愿者联盟,从各队骨干成员中推选产生了联盟理事会。联盟是全区关心和服务青少年的公益性志愿者自治组织,也是关工委的主要工作平台。联盟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贯彻“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奉献社会”的“五老”精神,整合全区“五老”人才资源,搭建“五老”志愿服务活动平台;组织、协调和实施重大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有组织的志愿活动;注册管理“五老”志愿者,引导和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发挥自身优势传递正能量,广泛开展关爱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志愿服务活动。
党建引领建机制。为更好地落实“党建”带“关建”,切实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关心下一代服务水平,在银色之春“五老”志愿者联盟设立了党总支,隶属于区委离退休党工委。按照“社团+支部”基层党建模式,在联盟所属的各志愿队伍设立了“功能式”党支部。社团和志愿服务队中的“五老”党员,不论住所,不论组织关系,均可把组织生活转入,便于有共同特长、兴趣和爱好的老党员在同一党组织参加活动、发挥作用。制定了联盟章程,健全和完善了联盟及党组织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了党员、会员登记备案、多向菜单服务、星级浮动管理、沟通协作会议、定期总结评定等规范化运作机制。
有机结合强服务。联盟打造的志愿服务体系,为“五老”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主动服务奉献、提供了适宜的平台和载体。老年社团建设与党支部建设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搭建起联盟党总支-社团党支部-兴趣党小组的基层党组织新型架构,为联盟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志愿服务重共建,扩大队伍、增活力
联盟从槐荫区的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共建服务,构建“纵横交织、网格分布、全面覆盖”的立体式志愿服务体系。在纵向上,联盟有老公安、老教师、老专家等10支直属专业志愿服务队,发挥行业、专业和特长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在横向上,活跃在全区76个街道社区的百余支社区“五老”队伍,依托社会资源和各类载体,为和谐社区建设、关爱和帮扶社区青少年发光发热。
各专业志愿服务队和社区“五老” 队伍,推选出一批曾担任过领导、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专业特长的老同志作为带头人。在原有服务队的基础上,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无私奉献”的原则,引导“五老”们按照志趣趋同、爱好一致、专业相近,进行了调整、扩充和组队。根据新形势下广大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全区已汇集了涉及老干部书画服务、网络宣传、老教师志愿辅导、老公安法制教育、文学创作诵读、老医生保健服务、艺术团演出、义务帮戒网瘾等大大小小的167支志愿者队伍,联盟的“五老”成员由建立时的1000余人增至近4000人,老同志有了自己的组织和联谊活动的载体。
区关工委和联盟都非常注重队伍建设和专业素质培训,相继组织了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培训、队伍带头人培训及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实地考察参观等活动,“五老”志愿队伍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实现了青少年志愿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老同志们因相同的爱好和志趣聚在一起,参加联盟和服务队组织的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充分享受愉悦的同时,将对下一代的无限爱心和真挚帮扶,倾注到广大青少年身上,真正实现了从老有所长、老有所乐,向老有所为的跨越。老党员们辛苦工作一辈子,退下来后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有了相应的场所和载体,联盟和志愿服务队的凝聚力、号召力也不断增强。
三、有效对接精服务,搭建平台、抓项目
为增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关工委联合区教育局,围绕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困难需求等,组织了问卷调查和信息研判,就广大青少年最需要、最欢迎的志愿服务内容,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根据这些需求和上级关工委的工作部署,“五老联盟”志愿服务队依托丰富的社会资源和22处志愿者活动实践基地,按照工作运行项目化的要求,开展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活动。
法制教育项目注重实效。由老公安、老法官等组成的法制教育队,诸多成员分别兼任全区各中小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法律辅导员。近年来,老同志们积极参与了创建零犯罪学校、法制进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年”、“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百案释法进校园等一系列专题活动,仅今年就在中小学校组织专题法制讲座50多场次。建立了“五老”网吧义务监督队,实现了全区注册网吧监督的全覆盖。济南宏开教育培训学校是法制教育队开展活动的重点基地,针对网瘾和问题青少年进行系列重点授课,先后帮助3000余名青少年摆脱网瘾和心理障碍,恢复正常生活。该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青年文明号”;校党支部被市委社工委评为争先创优“先进党组织”;校关工委被省、市、区关工委评为“五好关工委”、“五好关工委先进单位”和“关心下一代贡献单位”;校长、关工委主任韦沛同志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传统教育项目入脑入心。槐荫区学“两史”报告团、讲师团的330多名“五老”,主动承担中小学校的专题教育项目,走进学校和社区,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党、爱国优良传统教育。通过组织青少年参观展览、实地考察、寻访典型等,引导他们熟知党史国史,增进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实感情。联盟还联合社工组织――济南大学的“积成社”,创立了“真人图书馆”长期活动项目。每位老同志是一本“活书”,广大青少年是读者。通过老人讲故事,让青少年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党史国史。老公安王长海就是“真人图书馆”里的一本最忠实的“图书”,他融合职业基础与写作特长,在社区牵头建立了QQ联络信箱,撰写和发表法制专题文章,及时化解潜在的青少年问题;亲自牵头编排了青少年防诈骗情景剧,在各社区巡演。王老先后被评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济南市身边好人、“泉城学习之星”和“槐荫区道德模范”等等。
解难助困项目多办实事。为了解决孩子放学早和假期没人管的难题,各社区的“五老”志愿服务队,争取和利用社区资源,开办了“四点半” 学堂、暑期夏令营、候鸟驿站等载体,老同志认真负责、主动参与,既促进了孩子们的教育辅导,又解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借助“五老”力量,合力在西街工坊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免费提供平台和系列化服务,成为解政府之忧、社会之难、家庭之苦和学子之急的公益项目。各专业志愿服务队还立足行业和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开展的“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搭建学雷锋活动平台,全区千余名“五老”和万名青少年加入到学雷锋活动之中,做好事、解难题、办实事蔚然成风。
心理咨询项目助力成长。“五老”志愿者的校外青少年心理辅导队,通过开展心理讲座进社区、进学校等,对有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有的街道和社区针对辖区问题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红、黄、蓝”分级预警帮扶体系,分类施教。需要紧急干预的标记为“红色”,由司法所、社工、心理咨询师和片警等组成帮扶队伍,实施预测、预防、警示及谈话教育,进行心理矫治和跟踪考察等“多帮一”的重点帮扶。有不良倾向的标记为“黄色”,定期入户交流,配合亲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解决心理障碍,鼓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个人价值。暂遇困难尚无社会危害的标记为“蓝色”,由“五老”志愿者直接结对帮扶,帮助技能培训和职位定制,协调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助其尽快就业。
五里沟街道发祥巷社区未成年人张某,网瘾严重,辍学在家,经常与社会闲散人员聚集滋事,导致家庭内部、邻里关系都非常紧张。老党员李成国分工重点帮扶,入户进家耐心细致沟通,带其参观劳教所,体验戒除网瘾学校的生活。多次的耐心劝说和真心交流最终换来“浪子回头”。之后,李成国一帮到底,帮其调研分析,协调联系市场鼓励创业,协助张某开办了“卖凉皮”小店。如今,张某每提及过往都激动不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作为社区志愿者以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社区教育帮扶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槐荫区银色之春志愿者联盟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全区“五老”资源,发挥了“五老”队伍发展的“蓄水池”作用和老有所为的“放大器”作用。“社团+支部”的基层党建模式,极大强化了联盟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各社团由原来以自娱自乐为主,转变为由联盟统一组织协调、为下一代成长成才奉献服务与自娱自乐有机结合;行业服务队伍和实践基地的建立,创立了“五老” 服务青少年的新品牌,累计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文化科普、文艺演出、助学帮教等六大类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230余次,惠及2万余人。
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做好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服务观念和进取建设,注重实效,扎实工作,推动全区关心下一代事业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