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实施“三位一体”网络 深化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5年12月16日  来源: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关工委
摘要: 一、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区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全区年度工作目标,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建立起“区党政领导亲

   一、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区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全区年度工作目标,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建立起“区党政领导亲自抓,区关工委、区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区关工委、区文明委定期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联席会议,研究未成年人的热点难点工作。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各街办等重点责任单位建立工作领导小组;街办建立辖区单位、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学校、班级建立家教委员会,层层强化组织领导。二是明确责任分工,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实。我区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内容进行归纳和分解。印发《年度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方案》,明确了重点项目、责任单位及工作完成标准,并纳入年初区委、区政府与各单位签定的目标责任书,与年终的评先表优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范运作。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安排;各职能部门积极争取经费,加大了工作投入;社会各界及群团组织积极资助,拓宽了筹资途径。完善考评机制,坚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五个纳入”,即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计划、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考评指标体系、纳入教育管理规章、纳入重点研究项目、纳入志愿任务实践活动,对各单位进行考评。
   二、注重强化阵地建设,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力
   一是充分发挥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我们与辖区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广泛联系,积极开展德育共建活动,利用入学、入队、入团和重要节假日等特殊意义日子开展活动,使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二是完善基层阵地建设。区政府筹资800多万元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和区体育中心,为节假日未成年人在社会开展有益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每个社区都建有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为辖区青少年提供活动场所。三是建立社区型教育平台。电脑、网络已成为城区青少年最为关注的媒体。根据这一特点,社区陆续建立了社区文化资源共享支中心,发挥社区网络阵地作用开展特色活动。同时,积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社区普通建立了社区心理咨询室,廖家台等社区还建立了区级心理咨询站,开展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三、开展特色品牌活动,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不间断地开展教育,弘扬正能量。几年来,按照中国关工委和省关工委的工作部署,我们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老少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中华魂”读书活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让社会、学校、家庭始终充满正能量的浓厚气氛,让广大青少年始终生活、沉浸、感染在向上、正义、友爱、和谐的氛围中,呼吸新鲜空气,吸收进步营养,不断地激发进取精神,争做“四有”新人。
   2、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增大教育成效。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我们大力发挥和利用地理、人脉、文化等优势,创新教育活动载体。“五老网吧监督”、“爱心小课桌”、“孙万清平台”、“假日妈妈工作室”、“金阳光计划”、“微爱传递工程”、“春芽工程”等一批富有时代气息、鲜明时代特色的做法迅速推广,受到广大青少年、家长的欢迎,得到社会的认可、支持和参与。区教育局针对辖区学校有3000多名留守儿童的实际,实施“微爱传递工程”,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城市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设置亲情电话、亲情QQ群,完善亲情关爱机制和包保责任制,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仅三江小学开展的“笋芽儿”活动,不到半月,就有上千市民报名参加“笋芽儿”活动,仅仅半月,学校就为127名留守儿童找到了“爱心妈妈”,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保障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院街办建立农民工子女档案300多件,组织辖区单位和志愿者结对子65个,一对一联学帮扶。街办机关和18个社区全部开设了农民工子女“爱心小课桌”,寒暑假建立托管站,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学习、成长的乐园。
   3、不断开展活动,推进教育深入。在建立起的“三位一体”网络中,社会、学校、家庭纷纷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开展的“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教育中,各单位广泛开展读唱写(读好书、唱红歌、写日记),听访看(听讲传统、发展、成就,访英雄、模范、先进,参观景秀河山、劳动工地),学讲做(学榜样、讲体会、做高尚的人)活动。全区29所中小学纷纷开展“文明伴我成长、青春共筑梦想”实践活动,广大中小学生走上街头、社区、公园、广场、车站、养老院,身体力行的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全区42个社会型社区,360多个居民楼组建了互助会(组),社区热心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达3000多人,青少年在社区随时、处处都可得到关心、关爱和关照。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