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福建省厦门市关工委系统学习宣讲会议在厦门人民会堂隆重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精神,分享先进经验,凝聚关工合力。市关工委主任、市委原副书记陈秋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陈秀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叶晓东,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何秀珍,副主任陈佳鹏、赖菡、叶勇义,副主任兼秘书长洪爱萍等领导出席会议。各区关工委领导;市直机关、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同志;37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全市各街镇关工委负责人;在全国表彰大会上荣获先进称号的集体和个人代表,以及各级“五老”宣讲报告团,老战士关爱团、老妈妈关爱团、关爱联盟劳模志愿队、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五老”代表;市关工委机关全体同志等近2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何秀珍同志主持。
传达大会精神,锚定工作方向
会上,陈秋雄主任深入传达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核心精神,详细解读国务委员谌贻琴“抓好思想铸魂、红色传承、关爱服务、自身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及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工作报告中总结的35年来全国关工委“六大成就”“六条经验”与“四项重点任务”,并强调全国大会回顾了关工委的发展历程,着重凸显了党中央在这一过程中始终给予的高度重视与有力指导;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内涵、定位与价值作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阐释与科学定义,如“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关工委是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创新性成果、制度性安排”,将关工委工作提升至党的制度创新高度;再次强调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明确的关工委工作职责定位,关工委已成为“老有所为的重要舞台、老有所学的重要课堂、老同志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对“五老”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系统阐述,指出“‘五老’精神是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产物,是广大‘五老’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的锤炼和升华”;对新时代背景下关心下一代事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作出了精准且深刻的分析判断,强调如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征程上关工委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并围绕此课题系统提出了新时代关工委的工作方向、重点任务与实践路径。
陈秋雄主任满怀深情地指出,三十五载春华秋实,砥砺奋进;新起点再启征程,薪火相传。本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盛会,标志着我国关心下一代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是回顾35年光辉历程的“总结会”,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会”和“部署会”。大会的召开,不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再次庄严昭示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铸魂工程”与“未来工程”,为新征程上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实行五年一次的全国性表彰,是对全国关工委系统和广大“五老”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的崇高礼赞与极大鼓舞,它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如战鼓催征,激励前行,必将团结带领我们广大“五老”和关工干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新时代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壮丽篇章!此次表彰由中国关工委与中央文明办联合开展,将关工委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提升了工作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强化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必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情,凝聚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磅礴力量。厦门市关工委、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许跃生、尤美婕、喻秀乐、纪青华4位同志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这份荣誉是全市关工委系统共同的骄傲。
围绕不折不扣地抓好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陈秋雄主任结合厦门实际提出“三个紧锣密鼓”落实举措:10月底前完成专题学习,让“六大成就”“六条经验”“四项任务”入脑入心;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组织“五老”宣讲团深入基层;推动学习成果转化,结合厦门实际制定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法治教育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切实将大会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
分享先进经验,传递榜样力量
会上,5位先进代表依次登台,分享工作实践与心得,故事鲜活动人,情感真挚深沉。
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琦,作为全国先进集体——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代表,以“凝聚铸魂育人合力 笃定践行‘关工’使命”为题分享教育系统的关爱实践。全市教育系统以“党建 + 关工”深度融合为抓手构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关工委、学校“三方联动”机制,建立493个关工委组织、10个“五老”工作室,打造宣讲报告团、科技辅导员、教育教学督导组“三大天团”。从集美中学“与李林时空对话”的沉浸式红色教育,到72岁厦航退役机长手把手指导学生科创,再到“五老”教师为青年教师“传帮带”,教育系统关工人用专业与坚守,织就青蓝携手、覆盖全市校园的育人网络。
“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是‘常规任务’,而是‘民生工程’。”全国先进工作者、思明区关工委执行主任许跃生分享了主动作为的工作心得。他主导打造的“近邻家教分享荟”品牌,通过“精准选题、创新互动、深挖典型”,使线上点击量逐渐增加,到第九期线上点击量突破2万,让家教服务走进家长心坎;推动成立思明区企业联合关工委,挖掘捷安集团等企业“党建带动关建”典型,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大关工”格局;发现并宣传谢梦鹏等“五老”榜样,全区3800余名“五老”志愿者每年开展活动超900场,让“五老”精神闪耀基层。
“用爱的力量暖人心,用法治服务护成长”,这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厦门市司法局关工委执行主任尤美婕十年关工路的真实写照。市司法局关工委从组织、制度、阵地、队伍四个维度夯实基础,28年来近百名老干部接力奉献。他们开展“红色教育+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向50余所中小学赠送普法书籍1万余册;针对新厦门人家庭,协助筹建家长学校开展13场讲座;结对帮扶14名服刑戒毒人员家庭未成年子女,筹集助学款25万元,让“菜棚里飞出金凤凰”“用爱打开心锁”等温暖故事不断上演,更有“五老”匿名捐款5万元支持关爱工作,彰显赤子初心。
全国先进工作者、海沧区关工委“五老”志愿队副队长喻秀乐,13年来深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参与143人次看守所提审、49场庭审帮教。她以“爱心、细心、耐心”叩击迷途少年心灵,紧扣“教育、引导、挽救、鼓励”八字方针,从庭前了解症结、庭审强化警示到判后持续帮扶,助力多名少年回归正途。疫情期间克服恐惧坚持庭审、台风天冒雨出庭,她用行动诠释“司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惩戒,更在于拯救”;面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增多的新特点,她新增“网络素养”课,联动多方织密保护网,点亮少年归途灯。
“这份荣誉属于全区‘五老’和同事们。”全国先进工作者、湖里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纪青华谦逊地分享工作体会。湖里区关工委锚定政治引领,构建“党委领导、多方协同”格局,建立195个关工委组织覆盖全域;创新“1+N”“五老”工作室建设模式,制定“六有”标准,打造17家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涌现出知心姐姐工作室、退休法官秀丹工作室等特色品牌;推行“菜单式宣讲”,让宣讲既有“烟火气”又“接地气”;启动“心晴港湾”心理健康行动、“德法润家”计划,用精准服务守护青少年成长。
各位先进代表宣讲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展现了各自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不同领域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让现场听众真切感受到了全国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
下一步,全市关工委系统将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迅速组织专题学习,通过集中研讨、“五老”分享等形式,让大会精神深入人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厦门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与国家要求同频、与时代步伐同步。以全国先进典型为标杆,结合工作实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发扬“五老”精神,锐意创新实干,为培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