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浙江省杭州市各级关工委纷纷开设“假日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
多彩趣味小课堂
杭州市关工委联合杭州老干部大学、小营街道金钱巷社区共同举办“假日学校”,依托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及年轻教师力量,以“安全托管+素质教育”为特色,为社区里的5至8周岁儿童开设艺术、语言、运动等趣味课程。双语绘本故事会、小小主持人(朗诵)、趣味折纸、手工黏土、水墨扇面画、悦动节拍等互动式教学,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市委老干部局局务会议成员、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吕云燕深情寄语同学们,希望他们在学习中认真投入、收获知识、感受快乐,让这段时光成为暑期里难忘的经历。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社区进一步紧密联系,持续优化课程设置,让“假日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社区服务的亮点。
劳模精神小课堂
“陈美芳阿姨,是哪些信念支撑您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的?”“您能跟我们说说你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吗?”杭州市上城区关工委红巷宣讲团带领同学们走进中国铁路上海局有限公司杭州客运段“陈美芳劳模工作室”,去探寻先锋人物背后的动人故事。陈美芳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自1997年踏上工作岗位,创立“12个一点”工作法,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一直勤勤恳恳,赢得了旅客们由衷的肯定与赞扬。同学们在参观的同时,认真聆听了工作室的创立发展、劳模爱心百宝箱、劳模智囊团、劳模荣誉墙等介绍。陈美芳用自己的生动经历诠释了奋斗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她的热诚善良、刻苦勤奋、超人付出和无私奉献,温暖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法治安全小课堂
“过马路要看红绿灯,骑电动车要戴头盔,这些交通规则可不是小事!”杭州市临安区关工委“五老”关爱团为暑期“小警察”夏令营的同学们量身定制法治安全教育课。区公安分局老公安志愿服务队成员马国华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向同学们讲授了安全防护、自我保护、交通安全等知识技能,并通过“模拟小交警”角色扮演等互动游戏,让安全知识从“纸面”走到“身边”。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张梅为营员们带来了《向阳而生,法护未来》主题课。她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法律责任年龄、校园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等法律知识,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可感可知,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
传统文化小课堂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棕榈湾社区关工委邀请良渚博物院的社教专员叶素芬为“假日学校”的同学们带来《良渚的陶器世界》。她一边展示,一边仔细讲解,从器物的形状特征到古人的使用场景,一个个有趣的小细节让同学们听得眼睛发亮,小手还忍不住轻轻比划,认真辨别着这些“会说话的老物件”。从泥料的选择、陶坯的揉捏,到火候的控制,叶素芬把良渚制陶的千年技艺娓娓道来,原来一块普通的泥巴,在古人手里能变成吃饭的碗、盛水的壶,甚至是祭祀的神器。“老师!我知道陶鼎是煮东西的!”“这个陶碗上的花纹好特别!”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课堂瞬间变成了“抢答赛场”。同学们在看实物、听故事、抢答题中,悄悄爱上了这些带着千年温度的陶器,更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传统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