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青少年溺水风险高发期,山东省威海市关工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全市各级关工委深入开展防溺水专项行动,通过巡查、教育、宣传等多维度举措,为青少年打造安全防护网。各基层关工委积极响应,发挥“五老”优势,创新活动形式,确保青少年度过平安假期。
1.强化巡查防控,源头遏制风险
市关工委从工作经费中专项拨款购置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专业设备500余件套捐赠给一线,指导各级基层关工委组建专业巡查队伍,深入危险水域排查隐患。乳山市关工委发布《“五老”助力青少年防溺水倡议书》,组建15支“五老”义务巡查队,对60余处重点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累计劝导未成年人300余人次。邢素英等“五老”宣讲员走进公益市集和社区,为青少年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荣成市关工委组织70多名“五老”志愿者开展水域隐患排查,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在重点区域增设警示标识50余处,安装防护网2000余米,确保“重要时段有人巡、有物防”。
2.深化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推动各级关工委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提升青少年及家长的防溺水意识。环翠区关工委依托“四点半课堂”开展防溺水主题活动20余场,惠及青少年600余人。文登区杏坛社区关工委聚焦防溺水教育小切口,组织50多组家庭参与“亲子共学促成长,安全叮嘱记心中”家庭教育活动,亲子共同制作“安全亲情卡”,累计发放500余张。荣成市关工委开设防溺水专题课程,结合真实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组织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警示片,强化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的意识,累计培训青少年1200余人次。
3.提升救援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联合各级关工委进校园、进社区,组织专业培训提升青少年的自救互救技能。高区关工委组织“光辉领航”老兵志愿服务队走进钦村小学讲解防溺水知识,演示救援设备使用,针对教师群体开展专业急救培训,重点教授心肺复苏(CPR)技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技能,确保校园应急能力全面提升。怡园街道关工委在毕家疃社区开展暑期安全教育,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认识溺水风险,以沉浸式教学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