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妇联、团市委、市关工委联合下发的《武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3-2025)》,7月9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联席会议在市关工委召开。市关工委主任贾耀斌、副主任李丹芳,市关工委副主任、市委老干部局二级巡视员丁汉君,市卫健委公共卫生总师颜学举,团市委副书记刘洋,市妇联副主席袁甜,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汉强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市精卫中心(武汉心理医院)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及处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市关工委副主任李丹芳主持会议。
参会人员围绕《行动方案》的任务清单内容,交流本单位半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相关情况,市关工委通过打造“心语护航”心理专家工作指导站、深化“阳光赋能”心理健康服务行动以及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全面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服务数千青少年并积极构建育人共同体;市教育局从“抓长效机制,抓本职工作,抓关键群体,抓节点衔接,抓教育宣传”六个方面介绍了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下半年工作将重点围绕“育心工程,强师工程,护航行动,共育工程,净化工程,安澜工程”等六大工程,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市卫健委构建全方位宣教网络,通过多形式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深化家校医社协作,建立校医联动机制并推广医教融合模式。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优化门诊服务并开展专业培训。建成心理援助热线网络,强化规范化管理与应急处置联动;团市委上半年在平台建设、热线联动、品牌活动三个方面推进湖北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提质增效,深化“台站点”工作体系,建强“十百千”服务队伍,做好“12355关注成长”民生实事,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妇联从厚植家庭沃土、完善服务体系、聚焦特殊群体三个方面将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着力构筑家庭心育支撑网,多维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筑牢健康成长防线。市教科院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课程手册编研,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提案、对半年来心理危机实际进行整体分析并形成10万字案例分析报告,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教研组的作用召开区域研讨会。下半年将继续完成手册编写、开展学生心理状况监测、开展分析个案并积极创建全国心理健康示范区;市精神卫生中心重点围绕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早期识别、及时转介、精准干预、顺利返校机制建设,主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促进医教协同工作、12356心理热线、心理宣教与家庭干预三方面工作。
参会人员围绕行动方案的任务清单和工作目标(即“坚持一个主题、推动两轮驱动、抓好三个结合、开展三步走战略、实施五大工程、打造六大品牌”),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几家单位的优势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
在听取大家的交流发言后,市关工委副主任李丹芳指出,今年是《武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3-2025)》的收官之年,本次会议是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的关键节点,核心是启动“六个一批”品牌建设工程,要求各部门共同评选推出一批优秀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一批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如家长学校、热线等)、一批优秀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库(含案例、情景剧等)以及一支优秀心理健康专家队伍(含教师、医生、咨询师等),以此系统总结和展示三年工作成果,树立行业标杆。评选强调“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确保品牌质量与公信力。同时,要求各单位全面梳理三年来工作成效、不足及建议,形成总结材料,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会议还提出要提前谋划三年计划结束后联动机制的延续与未来工作主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奠定基础。
市关工委主任贾耀斌最后讲话。他表示,本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围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共识已成,特色初具,优势凸显,成效显著。下一步,各单位各部门要继续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议题,充分发挥联席会议“联”的优势(联心、联手、联合),聚焦三个方面的问题,确保这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一是聚焦青少年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聚焦共推、共联、共享,力争取得更好工作实效。三是聚焦落地落脚,着眼于长期化、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推动青少年各项措施生根开花。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五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各项措施边推动边完善边提升,当前要认真做好三年行动的工作做好总结评估,为下一阶段的深化、提升工作打好基础。
会议还对照《促进行动》任务清单,对2025年各单位重点工作进行了研讨。